浙江在线12月20日讯市区北门街改造后的定位是文化艺术街,类似杭州的河坊街,然而经过近一年的运营,北门街的文化艺术品店越来越少,饭店却越来越多,北门街似乎又回到了小吃一条街的老路。
网友发帖:变成小吃一条街
“政府改造北门街确实花了不少心思,古色古香的街道,让人感觉衢州不愧是千年历史文化名城。美中不足的是街边的店铺非常凌乱,小吃店最多。”一位网名叫“衣苒”的衢州网友在三衢论坛上发表的一篇题为《试着给钟楼底的发展提点个人看法》的帖子,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记者近日早晨在北门街看到,街面上小饭店非常多,众多卖早点的摊位摆到了马路中间,油烟环绕着钟楼,油污附着在路面上。而一些文化艺术品商店生意冷清。记者仔细数了一数,在沿街现有的79家店面,属于文化艺术品经营范畴的店铺只有8家,占总数的10%。小吃店有19家,占了24%,此外住宅、空置的店面有30家,占37%,其他杂货铺、理发店等有22家。
文化艺术品店主:担心今后的发展
当天下午3点,北门街上人来人往,18岁的老板杨逸凡却清闲地坐在店里上网。“一个下午只来了两批客人,什么都没买。这条街看着热闹,但基本上是路过的人。”
杨逸凡的“国货小铺”主打经营海魂衫、回力鞋、搪瓷罐等仿制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用品。今年4月他从金华来到衢州创业,一眼就看中了北门街的店面。“古街的风貌与我的小店很搭调。”
杨逸凡说,他选择在北门街开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整个街区的定位——文化艺术品一条街。“如果这个定位实现,客源就不用发愁了,衢州喜欢文化、艺术品的潮人自然会来。”
杨逸凡最担心的不是现在生意清淡,而是北门街今后的发展方向。“下半年新开了很多小吃店,我们更没生意了,这样的趋势下去,自己的店铺前景很暗淡。”杨逸凡说,北门街目前的发展没有一个明确定位,小吃店、文化艺术品店、杂货铺、房屋中介等分散经营,无法聚拢相应的人气和客流。
在北门街南段开“大可手绘店”的店主杨琦也有同样的烦恼,她的彩绘店终日弥漫在从隔壁飘来的油烟味中。杨琦说,之前很多想开艺术品店的朋友都看好北门街,但现在这条街的状况让他们打起了退堂鼓。
管理部门:期待管理条例出台
说到北门街管理现状,市城投公司工程师兼北门街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周立军很无奈。他说,北门街改造后,他们花了很大力气劝导住户们将房子出租给做文化艺术品的客户,不要租给经营饭店、花圈店、美容店这些影响古街风貌的项目。一些住户愿意配合,而有些住户嫌租金太低,不如自己开小吃店,见效快、利润高。
每天,周立军忙完手头工作后,都要到北门街去劝阻那些占道经营的饭店撤回店内经营、撤掉那些与古街风貌不符的灯箱式广告等。“一开始他们还听劝,但日子久了,他们也爱理不理。”周立军说,餐饮业的发展对街区影响很大,油烟会腐蚀木结构建筑,并存在较大的消防隐患。
“如果管理办成立、保护管理条例出台,我们有法可依,就可以联合多个部门对北门街的经营项目进行有效管理和引导。”周立军说,下一步希望能得到工商、环保、卫生、综合执法、旅游等相关部门的支持,把衢州的民间手工艺作坊、本地特产引进街区,将这条街经营好,成为衢州的一条特色街区。
(据衢州日报 记者 姜珣 实习生 徐健春 通讯员 施林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