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20日讯“9亿农民是个大事情,嘉兴率先走了一步。”2005年3月6日,胡锦涛总书记与出席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浙江代表团全体成员一起参加政府工作报告的分组审议,胡总书记“一语点睛”的概括,让南湖儿女深受鼓舞。
时隔5年多,嘉兴在城乡统筹之路上走得有多远?
2006年,嘉兴被列为全国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城市,3年后,全市农村劳动力从事一产的比例由27.5%下降到18%;
2007年,“全民社保”这一名词从嘉兴“飞”向全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出台,嘉兴把城乡各类劳动者特别是广大农民纳入到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之中,近百万城乡居民受益;
2008年,嘉兴成为三大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之一,嘉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地这一决策部署,以嘉委[2008]1号文件印发了《嘉兴市打造城乡一体化行动纲领》;
同年10月,嘉兴向全国宣告:我们没有“农民”的叫法了,“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的称谓告别嘉兴历史舞台;
1.95:1,嘉兴城乡居民收入比2009年首破“2字关”,远远领跑于全省乃至全国,所辖五县(市)全部进入中国百强县;
2009年、2010年,嘉兴提出的“两分两换”概念“不胫而走”,学习考察的团队接踵而来……
城乡统筹,全国看嘉兴!
在“十二五”的大幕即将开启之际,回眸“十一五”,“城乡统筹”注定作为最耀眼的关键词载入嘉兴发展史册。
统筹样本:托了“两分两换”的福——王玖根的生活之变
今冬首场大雪后的第一个周末,天气晴朗,49岁的王玖根吃完早饭后来到小区里散步。小区里有很多户外健身器材,王玖根一会儿踩踩单人太空漫步机,一会儿转转太极揉推器,他尽情享受着冬日里的暖暖阳光。
在几年前,这样的生活场景王玖根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两年前,家住南湖区七星镇七星村的王玖根还是一个正宗的“泥腿子”,每天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在田间辛勤劳作、挥汗如雨。虽然一年到头几乎没什么空闲时间,但王玖根和老伴从田里“扒”出来的收入也就8000多元。
后来按照“两分两换”的相关政策,王玖根家的地被征用了,政府部门一次性帮他和老伴买了15年的养老保险。如今,已到退休年龄的老伴每个月都可以领到580元的养老金,王玖根则还要再等几年。
家里的房子被拆掉后,王玖根分到了三家浜公寓的3套房子,总面积超过230平方米。不过,由于三家浜公寓还未交付,王玖根一家人就暂时租住在江南新家园二期。
做了一辈子农民的王玖根现在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他再也不用在田地里折腾了。现在,他和老伴各找了一份工作,两个人加起来每个月大约有2400元的收入,这比以前种田可是强多了。
上学时,王玖根是学校里的乒乓健将,不过自从离开学校开始与田地打交道后,王玖根就再也没有摸过球拍了。如今,小区里有很大的乒乓球室,没事的时候王玖根就到那里挥上几拍,感觉自己又年轻了不少。
相比以前,现在人轻松了,住的地方也干净了,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了,王玖根和老伴整天笑得合不拢嘴,他们逢人便说“这是托了‘两分两换’的福”。
再过几个月,王玖根就可以拿到新家的钥匙,到时候再把多余的房子出租,他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一来一回省了4元——诸阿照的出行之变
公交车很准时,稳稳地停在诸阿照的面前,上车,掏出IC卡,在刷卡机前轻轻一靠,只听“滴”的一声,屏幕上显示收费一元。车上还有好几个空位,诸阿照找了一个靠窗的座位坐下,这样在车子开行的时候,她还可以好好地看一看一天一个样的余新。
到嘉兴市区只需要一元钱!这是家住南湖区余新镇农庄村36组的诸阿照从未想过的事情。诸阿照的孙女在嘉兴市区上幼儿园,她每天下午都要从余新赶到市区去接,以前这样一来一回总共要花6元,而现在2元就轻松搞定。
从去年11月22日开始,嘉兴市区原有的202辆民营城乡公交车全部收为国有,转由嘉通集团下属的国鸿汽运公司统一经营,实行城乡一体的“公益票价”。嘉兴这一城乡公交体制的改革,可以说在省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当然,最直接受益的就是和诸阿照一样的普通老百姓。
班次不准时、车辆小、环境脏、座位少、司机抢客弄得乘客人心惶惶……回忆起以前坐公交车的情景,诸阿照心中有太多的怨言,但如今,这些怨言早就随着城乡公交的改革而烟消云散了。
方便、省钱、舒适,这是诸阿照对现在城乡公交的评价。她说,城乡公交回归公益,农村人可以和城里人一样享受“公交待遇”了,这给老百姓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因此,这项改革一推出,诸阿照就去办了一张公交IC卡,到嘉兴市区接孙女、看儿子,经常往返嘉兴市区和余新的她这样可以省去很多钱呢。
其实,城乡公交一体化后,受益的不仅有像诸阿照一样的农村人,城里人同样对此拍手称赞,很多城里的老年人一大清早就坐着公交车去下面的镇上买菜,那里的菜既新鲜又便宜,乘车还免费,何乐而不为呢?
政策点睛:串串新政绘就嘉兴统筹发展路线图
城乡统筹发展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它需要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新政来支撑,唯有如此,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嘉兴统筹发展路线图“起笔”于2003年。市委、市政府在市第五次党代会上,将城乡一体化确立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次年,市委、市政府以嘉委[2004]1号文件印发了《嘉兴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纲要》,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明确总体目标是:到2005年,城乡一体化工作步入轨道,一些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机制和推进体系。到2010年,初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城乡大部分指标实现接轨,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2020年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奋斗目标。
2008年是嘉兴统筹发展的“拐点之年”。
当年,嘉兴被列为三大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之一,市委、市政府以嘉委[2008]1号文件印发了《嘉兴市打造城乡一体化行动纲领》,明确提出“全面实施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组织保障等七个推进体系,力争到2012年,城乡体制基本接轨、城乡产业相互融合、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差距明显缩小,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目标任务。研究制定《嘉兴市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按照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的要求,全面开展以土地使用制度、统筹城乡就业、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居住证制度、涉农工作管理体制、村镇建设管理体制、农村金融体制、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规划管理体制等“十改联动”为主要内容的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一个名为“两分两换”的创造性改革开始在嘉兴部分乡镇试点。它的运作模式是:将宅基地与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以承包地换股、换租、换保障,推进集约经营,转换生产方式;以宅基地换钱、换房、换地方,推进集中居住,转换生活方式。全市提出要将17000多个自然村落集聚成376个城乡一体新社区,城乡规划纳入“一张图”,村镇布局实现“一盘棋”。
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已签约换房(或搬迁)农户15735户,完成农房拆迁11022户,在建(已建)安置公寓房、安置联排房、单体房分别为18667套、5187套和2099幢;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7.92万亩。据测算,通过农民集聚居住,平均每户可节地0.5亩以上,预计到2020年,全市将年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68万亩,发展空间豁然开朗。
当土地这个最为敏感的神经被触动,一系列新政喷薄而出。户籍制度改革,公民按经常居住地登记户籍,目前的嘉兴,没有城里人和乡下人的区别,只有“有地居民”和“无地居民”的身份印记;城乡公交回归公益,与城市公交“平起平坐”;农合联模式,“1640”的网络型城市构架,城乡医疗、教育等“趋同化”……以“一改”带“九改”从纸上走进现实,统筹发展路线图渐次清晰。
专家原声:一系列的制度创新支撑了城乡统筹
杜欢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循环经济与环境评估预测研究中心副主任,长三角循环经济技术研究院(浙江)院长,嘉兴学院副院长、教授
嘉兴是全国第一个制订出台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地级市,这表明嘉兴有敢为人先、先行先试的胆识和勇气。近几年,嘉兴又在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有很多有益的探索,比如制订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地行动纲领,标志着嘉兴城乡统筹改革与发展更加系统、更加完善。
这些年,全国各地都在提城乡一体化,相较于其他地区,嘉兴统筹城乡改革与发展有不少亮点:从制度层面上来说,嘉兴统筹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比如,户籍制度、“全民社保”、“两分两换”等。一言以蔽之,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要进行相关制度创新,“嘉兴实践”对全国有示范性和可推广性;从实际操作层面上来说,嘉兴提出了网络型大城市建设的思路,以“一主两副五中心”的模式构建大城市,创造了新型城市化模式。我们并不是简单地让“农民进城”,而是使城市立体化、网络化,这个发展思路是超前的。
此外,嘉兴在统筹发展过程中还注重“惠民性”,城乡一体化确实给农民带来了实惠,体现了政策的惠民、利民。2004年以来,嘉兴农民收入增幅连续6年超越城镇居民,连续6年在全省居于首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注重推进资源要素尤其是公共资源配置向“三农”倾斜,全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而且,嘉兴自始至终以综合配套改革来推进城乡一体化。嘉兴提出“十改联动”,以“一改”带“九改”,使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发展权益。
南湖晚报 记者 张奎超 赵天斌 漫画 张利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