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出现在“工厂”里的东西是碾磨棒吗?
浙江在线12月22日讯 浙江省是一个经济发达、工厂林立的省份,不过假如问你浙江最早的“专业工厂”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你说得上来吗?昨日,省考古所与桐庐县政府在桐庐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过近两个月的发掘,桐庐方家洲遗址被确定为一处距今约5900——5300年前的玉石器加工场,这是迄今为止长江流域发掘的第一处新石器时代玉石器加工场。用通俗的话说,它可能就是我省“专业工厂”的老祖宗。
一个传统的观点打破了
原始社会也有“生意”
传统观点认为,原始社会的人生活都是自给自足的:人们自己打制石器,自己捕食猎物,自己建造茅屋,一个村庄定居下来就会延续几百年乃至上千年,很少会跟外界交流。不过,方家洲遗址这个“专业”玉石器加工场的出现,将会打破这个传统观点。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刘斌告诉记者:“这个遗址的发现意义重大,为研究我省先民们的原始交换和原始贸易提供了难得的资料。”
方家洲遗址位于桐庐县瑶琳镇潘联村,遗址主体年代约当于浙北地区的马家浜文化晚期崧泽文化阶段,距今约5900-5300年左右。考古队员在此处发现了大量的石器加工工具和加工对象,石器加工工具主要有石锤、石砧、磨石等,另外还有少量石斧、石刀、石钺等残件出土。由于该遗址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发现墓葬和生活区,专家推断其为当时专业的玉石器加工场。
难得的是,该遗址还发现了石英质地的玉玦一块以及大量与玉玦有关的原料以及半成品。该玉玦作坊的发现是继澳门黑沙遗址制玦作坊之后的又一次重要发现,在早期玉器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个崭新的疑问产生了
这个工厂的产品销往何处
既然是“工厂”,就肯定要卖产品,那么方家洲玉石作坊出产的石器、玉器都卖给了谁?又通过什么方式交到买家的手里?厂有多少工人,“厂长”是否也像现在的老板一样,对工人“包吃包住”呢?
考古领队方向明告诉记者,由于该遗址仍在发掘之中,根据目前的资料,这些问题都是没有准确答案的。那些石器、玉器的去处,只能做合理的猜想。
方家洲玉石作坊产品的去处,最有可能是流向同属马家浜文化至崧泽文化的上海及嘉兴等平原地区。方向明说:“这些地方,基本上没有山,因此生活在那边的先民要制作大量的石器是很困难的,所以他们有可能会向诸如方家洲作坊这样靠近山区,有丰富原材料的玉石作坊进行采购。当然,具体的采购细节,比如买方拿什么东西去交换玉石,又通过什么方式运输回去等等,这些问题现在还是未解之谜。”
“而方家洲的工人有多少,是否‘吃住全包’,这个问题也没有准确答案。现在我们在遗址内发现了两处烧土坑,一处烧坑内还出土了一件可复原的粗泥铲形足鼎,这说明当时做饭就是在工厂里面进行的,因此可以推断工人们吃饭就是在工厂解决的。”
一个有趣的游戏开始了
猜猜看,这个东西干嘛用的
方家洲遗址的未解之谜,还远远不止以上这些。目前,该遗址出土的一种文物也在困扰着考古专家们——“该给这个东西取个什么名字好?”
这个困扰着专家们的东西(如图所示),是一种两端或一端有乳突状旋痕的棒条状石器,以前在全国各地的新石器时代玉玦作坊比如澳门黑沙遗址中有零星出土,而方家洲遗址一下子就挖出了10多件。
由于这种器物只出土于新石器时代的玉玦作坊,因此它肯定是与玉玦制作有关的一种东西,但具体是用来干什么的在考古界却没有共识。有的专家说它是“钻头”,有的专家说它是“手持砺石”,也有的专家认为是连接两个磨盘的“辘轳承轴器”,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刘斌干脆以“碾磨棒”加个“?”来描述它。
聪明的你觉得这个器物在打造玉玦的过程中是起什么作用的呢?欢迎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96068发表高见,你的这些意见对我们的考古专家们或许将大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