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值9毛钱的老式火车票。
乔司的菜农每天搭这趟车进城卖菜。
铁路工人坐着它上下班菜农坐着它进城卖菜
还有一群人坐着它怀旧
杭州有列绿皮车
哐当哐当穿行在记忆里
浙江在线12月22日讯 一根长扁担,两大筐刚割下的蔬菜。每天上午8点半,周大妈都会准时出现在火车乔司编组站的站台前。
20分钟后,一辆绿皮火车“哐当哐当”地来了,载上周大妈进城。
下午两点半,周大妈挑着两个空箩筐,再次坐上小火车,回到乔司。
“一来一回只收三块五毛钱,比公交车便宜,还不堵车。”周大妈有点得意地说,“你们小年轻,多少年没坐过绿皮车了?我们天天坐,坐了10多年了。”
小绿皮原是福利车
小绿皮其实是“福利车”,原是供铁路沿线员工上下班用的。只有7节车厢,也许是中国最短的仍在运行的火车。
小绿皮每天只开三个来回:早上7点10分、下午2点35分、晚上8点40分,从南星桥始发,路经城站、艮山门站、杭州北车辆段、乔司站,50分钟后到达终点机务段,时速50公里。
上一次乘坐绿皮火车,已经是10多年前的事了。如果不是《独唱团》的开篇——周云蓬的《绿皮火车》,我的脑海里几乎已经没有了“绿皮车”这个词。
昨天早上7点20分,小绿皮到达城站。车厢比想象中的更简陋,没有窗帘,没有空调,没有广播,硬邦邦的座位。
小绿皮一路向北,乘客大多是铁路员工,有的闭目养神,有的看报,有的还在吃早饭。
陈忠贤在杭州北车站段上班,还记得小绿皮开通的时间,1997年下半年。这趟车陪伴他走过了12个年头。
乔司菜农的一天
菜农周大妈每天都搭返程的小绿皮进城。两个大箩筐里整齐地堆放着刚割下来的青菜、大白菜、菠菜、芹菜、毛芋艿,足有五六十斤。
从乔司站上车的,有不少周大妈这样的菜农,少则十几人,多则四五十人。家里种的菜吃不完,浪费,就挑进城里来卖。
从乔司坐到南星桥,票价1块8。列车员会先收菜农们两块钱,回程时只收1块5,一来一去,还省了1毛钱。
周大妈的青菜和大白菜,最便宜卖8毛到1块钱一斤。芋艿和芹菜贵一点,卖2块5。
乔司人自己种的菜新鲜,又不喷农药,两大筐很快就见底了。周大妈数了数,63块钱,藏好。
中午,找一家小饭馆吃碗拌面或者小馄饨。饱了,挑着空竹筐走回南星桥。2点35分,小绿皮来了,上车回乔司。
小绿皮还能走多久
除了铁路员工和乔司菜农,还有那么一群人,也会定期来和小绿皮相会。
“三四十岁的也有,二十来岁的也有。这些人有点‘火车控’,尤其爱这种古老的绿皮车。”铁路工作人员说,在杭州,正式营运的绿皮车已经所剩无几,不知道这些人从哪里打听到这趟车,特地赶来怀旧体验。
小绿皮还能走多久?没人知道。
也许几年,也许十几年,小绿皮终将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直到消逝。就如刻在很多杭州人心里的“KISS”——K155路公交车那样,成为一段历史,绝版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