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22日讯今天是冬至,台州有做冬至圆祭祖的传统。而同是冬至圆,在台州的9个县(市、区)却有不同的身段、肤色。
临海人:
擂圆,缘起临海,流行椒黄路
老临海人说,“擂(音同)圆”是台州最正宗的冬至圆。
黄豆炒熟磨成豆黄粉,加入红糖、芝麻、桂花等拌匀备用;糯米粉做成乒乓球大小实心圆,入沸水煮熟捞起,扔在拌好的豆黄粉上滚一圈,擂圆就做好了。
台州民间文艺家协会荣誉主席叶泽诚说,台州人好美食,冬至是年终一个重要节气,做擂圆是取圆圆润润、团圆之意。
同样的冬至圆做法,在椒黄路三区也有。路桥的王阿姨说:“我们叫‘硬擂圆’。”外婆做的时候把糯米粉搓成长条后,打斜刀成三角状,入沸水,煮至圆浮到水面即熟。她说,冬至前后,菜市场都有硬擂圆的半成品和豆黄粉卖,买回家煮煮就行。
温岭人:
最大、最小款
可能都在温岭
小陈家在温岭松门,带了妈妈做的冬至圆到单位。馅咸香的炊圆是同事见过最大的冬至圆。大似鸭蛋,从侧面看形如人耸肩的样子,整个圆的顶端还有一小尖角。
小陈的妈妈说,冬至日后天更冷,松门人开玩笑,“人缩得和冬至圆一样”。
炊圆好吃与否关键在馅,将咸虾皮炒成金黄色,放切丁的豆腐干、胡萝卜、茭白、五花肉翻炒熟,加点葱花更香。
做好圆窝,填馅,用虎口收成一尖角,再入蒸笼蒸熟,出锅后滚上一层草粉,炊圆就不黏手、不烫手了。
石塘的冬至圆可能是全台州最小的,小如黄豆,实心。
焯熟之后和猪油一起爆炒,咸味的。石塘人标哥说,这吃法是讨海人从福建带过来的,用吃油炒冬至圆的习俗,祈求来年出海人和船风雨不进,一年平安。
玉环的有绿意
天台的有搭档
林岛岩来自玉环坎门,他家的冬至圆又称番粉圆,用番薯粉做的。蒸熟之后呈淡绿色,更滑更爽口。咸馅居多,馅料有豆腐干、香菇丁等。除了吃蕃粉圆,冬至坎门人还会吃汤圆。
天台人吃的擂圆有个“黄金搭档”——饺饼筒。冬至日那天,它们作为两大主食登上天台人的祭祖桌。饺饼筒长一尺,食饼皮包裹豆面、冬笋等馅,再放平底锅煎一下,通体金黄,外酥里嫩。
除了冬至圆,台州人冬至时都会烧几道菜,和冬至圆一起摆上供桌,斟酒,上香,拜祭祖先。
台州民间还流传“冬至前后,沙飞石走”,“邋遢冬至,清爽过年”,“最长长夏至,最短短冬至”等谚语。
一年中最冷的时段到了
冬至到小寒、大寒期间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天文专家提醒,此时节,公众要注意防寒保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
冬至过后,各地都将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据气象资料统计,每年冬至前后都有强大的冷空气和寒潮南下,造成骤然降温。天文专家提醒,要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公众注意防寒保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以防感冒等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如果外出,应注意头部和脚部的保暖,以防发生冻疮。
冬至各地习俗吃什么
-北方:饺子和馄饨
在北京,有句谚语叫“冬至馄饨夏至面”。北方人普遍有冬至吃饺子和馄饨的风俗。吃“捏冻耳朵”是河南人冬至吃饺子的俗称,据说吃后可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里不会被冻掉耳朵。
-江南:汤圆
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的汤团又叫“冬至团”。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他们在家宴上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宁夏:“头脑”
银川有个习俗,冬至这一天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银川老百姓在冬至这一天,给羊肉粉汤取了个古怪的名字——“头脑”。
-台湾:九层糕
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如意和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熟,用以祭祖。
-福建:搓丸
晋江深沪、石狮祥芝、惠安崇武的渔村妇女,搓丸速度快、质量好,粒粒小如鱼目珠子;同时,还会用米丸料捏做一些小巧玲珑的瓜果动物和金锭银宝,以象征兴旺吉祥有财气,俗称“做鸡母狗仔”。
据台州商报 屠正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