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23日讯几天前的那场大雪,令不少市民措手不及,直至17日下午,尽管有了阳光的照耀,市区的气温还一直保持在5℃以下。积雪不仅带来了多年来难得一见的美丽雪景,也冻坏了不少常年“蜗居”在街头桥下的流浪汉。
一块木板撑起的“家”
来自山东滨州的左海卫蜷缩在一床破旧的军大衣中瑟瑟发抖,一阵寒风吹过,他灰色花白的头发便又往大衣里缩了缩。他睡在一块仅有两米长、半米多宽的木头上,偶有路人经过,也只是朝他投去了诧异的眼光。
左海卫说,自己从小就脚有残疾,为了不拖累家里常年吃药的父母,很早就离开了滨州老家,来金华“讨生活”。左海卫的生活很简单,早上到邻近的曙光路上的菜市场乞讨,等讨要的钱差不多够他吃饭,便回到八一北街铁路桥的桥洞下,继续他的“蜗居”生活。
他身下的这块木板上,便是他所有的家当:一条棉被、一件大衣。木板可以对折,他的“家”就成了一辆带滚轮的小板车,凭他的两只手撑着木棍,一步步挪动着乞讨,回到桥洞下,摊开木板,这就成了床,也就是他唯一可以栖息的一小方天地。
左海卫说,他来来往往金华已有10年,自己的腿小时候就不太好,2002年的大雪中的那一幕不堪回首。他回忆说,有人要送他回家,却将他扔在了半路上,他光着脚,在雪地中艰难跋涉了100多公里,两条腿就再也不能走路了。
纷飞的大雪,不仅让原本的避风港成了一口冰窖,也把左海卫冻得不轻。“现在基本只能白天睡觉,晚上不敢熟睡,怕一睡就再也醒不过来了。”每天,左海卫只能讨个10多元钱,刚够吃饱。他的被子很薄,破了好几个洞,漏风。严冬里凛冽的寒风,让这个四十来岁的壮汉也不禁打起了冷战,嘴唇被冻得发紫。
“想回家吗?”记者问。“不回。我在金华整整10年了。”他斩钉截铁地说,在老家,他还有三个兄弟姐妹。父母身体不好,他身患残疾,无法赚钱养家。“我这样的残疾人,没人会要我,也就不回家给父母增加负担了。”
在一间五平米砖房里“蜗居”
黄芝山路上有一间砖房,没有门,也没有窗,一位乞讨者在此“蜗居”,显得好一些,比起左海卫,至少他有“家”:在火车东站旁,一个垃圾堆边,一间5平方米的房子。乞讨者今年约40岁,正蜷缩在一条早已破得不像样的冬被中,对于自己的名字和来历一问三不知。枕边摆放的小半碗面条,也早就经不住寒风的肆虐,变成了干巴巴的一块面片。
据知情者介绍,这名流浪汉蜗居在此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现在的“家”还是火车东站铁路派出所为其修建的。由于双腿残疾,神志不清,他的饮食起居都在这间四面透风的房子里。天气好的时候,他也会爬到离自己房子附近的的垃圾堆里寻觅食物。
他很“淡定”,不论你问他冷不冷、饿不饿,他一律报以憨厚的微笑,不少过路的附近居民感叹:“这哪叫房子啊,根本四面透风啊,这哪叫被子啊,完全就是一摊乱棉絮!”家住通园小区的周女士说。
红十字会向城市流浪汉送温暖
市红十字会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正通过各种渠道寻找金华的城市流浪汉,给他们送去一份温暖———被子、棉衣等。在这一轮寒潮来袭前后,红十字会已经给20多位流浪汉送去过冬的棉衣、棉被。
常常在市区锻炼身体的市民吴先生说,其实城市流浪者还是有不少的,除去市区各个地下通道有不少流浪汉将通道的椅子、地板作了自己的床,他在兰溪门建设银行大大的遮雨棚下,也见过几个人在底下裹着被子睡觉。
12月20日,记者走访了市区江北几个商场,发现寒冷的天气,让不少乞讨者也打了退堂鼓。从恒大到银泰新天地一圈转下来,只有一个老婆婆过来向记者要钱,问起晚上的归宿,她笑着指了指附近的地下通道。她说,还有不少出来讨生活的人,基本都住在地下通道里,至少能遮挡一下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