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宅里悬挂的“孝义家”匾额据说是建文帝亲笔提写的。
浙江在线12月29日讯600多年前的一个下午,大明帝国名义上的掌管者、25岁的建文帝朱允炆放起一把大火,烧掉了自己的皇宫。
当他的四叔——燕王朱棣进入南京城后,却没有发现侄子的尸体,于是,留下了“明朝第一悬案”:建文帝去哪了?
“根据现在的史料,说建文帝在火中丧生是证据不足的。”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硕士生导师龚剑锋说。
据学者们研究,朱允炆不仅逃了出来,而且把第一站选在了浦江郑宅,并在这个“江南第一家”避难一年之久。
建文帝的“十三太保”中
有一位浦江郑氏
朱允炆是朱元璋的长孙,明朝第二个皇帝,他在年幼时就被描述为早慧、孝顺和正直,但他显然并不适合当皇帝。
朱允炆在位4年,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也打了4年,最终,历史选择了后来的“永乐大帝”。
公元1402年6月13日,朱棣率军攻入南京城,一把蹊跷的大火也同时在皇宫内燃起,建文帝之后的命运,在正史上成为了空白。
但一些“非官方消息”却四处传播。据《明史纪事本末建文逊国》记载,朱元璋临终前曾给朱允炆留下一个铁箧,内有“临大难,当发”的遗计和一张出逃路线图,此外,朱元璋还为孙子准备了度牒、袈裟、鞋帽、剃刀以及十锭黄金。
按照爷爷的安排,朱允炆和13个随从从南京城的鬼门(东北角的门)逃到神乐观,而这13人中,有一个就是浦江人。
他叫郑洽,翰林待诏,乃浦江郑氏第八代子孙。《明史纪事本末建文逊国》称,“郑氏家族,忠孝可居”,于是,在郑洽的建议下,朱允炆一行连夜赶往浦江。
郑家与明初皇室渊源极深
浦江郑氏被称为“江南第一家”,郑宅位于今天浦江县城东10多公里的郑宅镇镇中心。
从南宋到明代中叶,历经三朝,郑氏家族15世同居共食,和睦相处,时称“义门郑氏”,是有着深厚底蕴的江南望族。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太祖朱元璋赐封其为“江南第一家”。
明朝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曾因仰慕郑家的“孝义家风”,而从金华迁徙到距“郑氏宗祠”约一公里的青萝山麓,而宋濂正是朱允炆父亲朱标的老师。
除此之外,朱元璋还对郑氏家族有“不杀之恩”。
根据《明史》卷二百九十六记载,明初,郑氏家族的“家长”郑濂在南京供职,牵连进了著名的“胡惟庸谋反案”,朱元璋下令入府拿人。当官差上门时,郑濂6兄弟争先恐后承当“罪名”,消息传来,朱元璋感慨道:“这样的家族怎么会出乱臣贼子呢?”于是下令宽宥郑家,还将郑氏小弟郑湜升为参议。
出于对郑家的赞赏和信任,朱元璋便从“郑义门”中挑选人才入属东宫,后来朱允炆即位,还曾亲手题写“孝义家”匾额,赠予郑家。
皇室的褒奖换来的是郑家的舍身相助。传说朱允炆逃亡浦江后,郑家在宅子里放了10个大柜子,5个贮藏书籍,另5个贮藏兵器,以备不测。
郑宅有三样东西与建文帝有关
一是建文井。
位于浦江郑宅镇的白麟溪旁,据传是朱允炆逃亡时曾藏匿过的井。
公元1403年的元宵节,朱允炆出门观灯,被人认出告发到官府,郑氏家族急中生智,将朱允炆藏于枯井之中,官兵见井栏上布满蛛丝,便料定井下无人,朱允炆因此逃过一劫。
二是老佛社。
位于郑宅镇冷水塘沿的中央,是郑氏后裔专为朱允炆建造的一座纪念祠。祠内塑有“建文帝神像”,神像旁的神龛内,还供奉着建文帝曾经穿过的一只靴子。
据清初《建文轶事》描述,建文帝在避难期间,曾有一绝色女子来访,并赠送了一双靴子。为掩人耳目,郑家将祠堂取名为“老佛社”。
但也有人说,“老佛社”的得名,是因为建文帝最终出家为僧,须发皆白,形似老佛。
三是跷脚灯头。
郑宅镇的元宵灯彩,也以长灯为主,灯头出迎时,前俯后仰、一步一低头,好像在作揖,故名名为“跷脚灯头”。
相传,朱允炆藏匿期间曾外出观灯,举灯头的村民一看“皇上”在人群中,顿时忘情,背着灯头准备行叩头礼,但转念一想,这个举动可能会暴露朱允炆的行踪,于是就佯装跷脚,扛着灯头坦然走过,却留下了“灯头跷脚”的习俗。
朱允炆隐匿郑家的心理学分析
“朱允炆选择浦江郑家,是他当时心理状态的自然反应。按照犯罪心理学的解释,冲动型犯罪的人,也会做出和他同样的选择。”
张载福,金华市第二医院院长,对犯罪心理学颇有研究。据他分析,年轻的朱允炆在朱棣攻入南京时,面对的是一个复杂沉重、大厦将倾的状态,如同冲动型犯罪后处于的“惊恐状态”。
“冲动型犯罪后,人很容易逃到自视最安全的地方。”张载福认为,朱允炆与“江南第一家”的关系类同于此,“这里有他熟悉的官员,有忠孝的传统,有受恩于他的家族,在这种危难时机值得他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