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13日讯
党委政府、村干部、农村党员和村民代表以所在片区为服务范围,以各自职责、义务和承诺为服务条款,层层签订合同,内容涵盖项目建设、社会维稳、矛盾化解、安全防范等各项民生工作。前不久,遂昌县黄沙腰镇推出了一份特殊的“民生合同”,实现了基层服务的“无缝对接”。
“民生”被白纸黑字写进合同,村里的项目推进得好不好、村民的钱袋子鼓不鼓、社会是否安全稳定,直接和村干部工作绩效挂钩。担任杨茂源村二十余年村党支部书记的黄传咸说,这个小合同,让自己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该做些什么心里也更清楚了。
杨茂源村着力发展石斑鱼养殖和原生态稻米种植,并在黄沙腰镇率先作出“杜绝合成化肥、农药进村”的承诺,但村民们却一直担心效益问题。为此,村干部、党员纷纷出动,来到“承包合同”的辖区内,宣传发展思路、指导种养技术,让村民干得明白、走得更顺。如今,光原生态稻米一项,每户就增收2000多元。
“民生合同”不仅帮助村民走上了“致富路”,还破解了不少发展难题。上定村至洋亩口1.5公里长的公路联网工程,曾被村民们笑称为“选举路”。三届村委会竞选人都以此路为承诺,却因资金问题一直未能上马。对照“抓好重大项目落实”的合同条款,如何破题?去年8月,村干部们积极争取建设资金近100万元,并分段承包做好跟进工作,不到3个月就建成通车了。
党员干部沉得下去,项目建设推进得了,矛盾纠纷化解得了,民情民意反映得上来。黄沙腰镇党委副书记章君剑表示,村干部是基层最活跃的“因子”,“民生合同”让他们各司其职,形成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工作格局。
为确保每个“合同”都能落到实处,各村每季度还召开“双向”考评会:由镇政府给村干部审核、村民为村干部打分。若有“违约”,则扣除相应考核分,直至责令辞职。
一份民生合同,带来了明显的服务成效。自开展“民生合同”活动以来,黄沙腰镇共破解难题523个,化解重大纠纷17起,提前完成建设项目13个。(记者 崔璀 潘俊 通讯员 罗根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