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发布。这个描绘我省未来发展的蓝图,确定了哪些新的战略目标?勾勒了怎样的发展路径?在贯彻落实中需要把握哪些重点?本报记者专访起草规划的专家和部门负责人,请他们对其中的亮点、重点进行解读。
浙江日报讯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领跑全国多年的浙江,在未来发展中将走出什么样的轨迹?不仅浙江百姓想知道,国内外客商也想了解内情。记者为此专访了参与编制我省“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刘亭,请他予以解读。
记者:“十一五”规划纲要采用了“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表述,而前不久公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则出现了“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表述。提出这样的目标,我们底气何在?
刘亭:如果说,“十一五”时期的规划总体目标对此还相对谨慎,“十二五”纲要的表述已转向更加明确的肯定性表述:5年后浙江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其实,浙江在“十一五”中期,已经迈过了基本实现小康社会的门槛。据《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2009年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综合评价指数为93.5%。而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测算结果也显示,浙江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90.1%,均达到了90%以上的“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这一进展和成效,也是浙江能自信地向全社会作出未来5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气所在。
对于以“走在前列”为己任的浙江而言,实现从“基本实现”向“全面建成”的跨越,其实质是加快实现现代化的步伐。因而,“十二五”对浙江而言,可以说是走向现代化进程中承前启后的一个关键性阶段。
记者:“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目标的表述中,还有对生产总值以及城乡居民收入等几个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或比重高于“十一五”实绩的要求,选择这些指标对浙江有何特殊意义?
刘亭:这些指标是针对浙江总体目标而提出的战略性要求,是力推转型发展的重大创新,可以简称为“一平四高”。“一平”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浙江经济要继续保持30多年来平均12%至13%的较快增速并不现实,尤其是在经济体量大了以后,经济发展态势必然会发生某种改变。“十二五”时期,浙江就处于发生这种变化的转折点。8%左右的增速,看起来是适当放低对发展速度的要求,但同时也对转变“唯GDP马首是瞻”的工作导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腾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四高”所涉及的“城乡居民收入增幅、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城市化率、研发教育经费投入升幅”高于“十一五”实绩,是与转型发展的大趋势紧密相关的。具体来说涉及6个指标,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城市化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也是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重要内容。服务业比重提高是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的核心指标,城市化率进一步提高是社会结构优化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所在,而研发和教育投入的加大则是要素结构升级的关键所在。
记者:多年来人们似乎已习惯了浙江的快速发展,实现上述目标的难度大吗?实际工作中,应该重点把握哪些方面?
刘亭:发展目标上的“四字之差”,看起来容易,实现起来并不轻松。
所谓“基本实现”,是总体而言的“达到目标”,允许有“短腿”,可以“以长补短”;而“全面建成”不但要保持“长腿”不短,更要在不平衡的发展进程中追求相对平衡,也就是“让短变长”。
对于浙江来说,从“基本实现”向“全面建成”跨越,仍面临较大挑战。这一阶段必须加快“三个转型”。一是经济转型,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产业结构加速向主要由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主导转变;二是加快社会转型,发展水平要从基本接近上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迈上上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领先水平的台阶,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与较为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大体相当,民生保障显著改善,居民收入分配逐步合理化,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取得重大突破;三是加快政府转型,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政府行政效率和公信力进一步提高,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民主法制更加健全,创业创新环境更加优化。这三个转型加起来,才能称之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且唯有转型,才能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记者:“十二五”时期,浙江将实现人均生产总值从7000美元向10000美元的跨越,您如何看待这一时期浙江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以往相比,浙江的“十二五”规划有哪些新亮点?
刘亭:在“十二五”规划的表述中,可以看到“一个主题”、“一条主线”、“一个根本目的”、“五个着力”这几个关键词,这也正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浙江路径”。
“一个主题”是“科学发展”,在过去大家可能看到的是“以发展为主题”,但现在和未来必须定位于“科学发展”。“一条主线”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内部看,浙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从外部看,全球经济已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国内区域竞争亦群雄并起、你追我赶。因此,未来浙江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放在首要位置,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一个根本目的”,就是“富民强省、社会和谐”,也就是要实现更高水平的“富民”和更高层次的“强省”,实现民生的持续改善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五个着力”,是“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加强自主创新、着力建设生态文明、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着力深化改革开放”,也就是要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强省”的核心抓手,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把改善民生作为“富民”的基本任务,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指导思想的引领,正是“十二五”时期浙江继续走在前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十二五”规划中的亮点很多,最有价值的当是对发展模式的重新思考与定位。通过居民收入增长带动消费能力的提升,籍此扩大国内需求,突破供求瓶颈,使过去“增加投资——产能过剩”的发展模式不再重演。而最新的亮点,则是发展“海洋经济”单列一章,表明“十二五”时期浙江在“三位一体”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以舟山为重点的海岛开发开放以及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为三大亮点的海洋经济发展方面,将会有大动作、大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