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四条水系流经杭州境内:钱塘江、京杭大运河、上塘河、东苕溪。
东苕溪全长158.36公里,发源于临安天目山南麓,上游又分北苕溪、中苕溪、南苕溪三支,以南苕溪为正源。
南苕溪发源地,正是临安太湖源头,从山里出来,向南向东再向北,与中、北苕溪汇合流至瓶窑后,称为东苕溪。过德清,至湖州,又与西苕溪汇合,最后浩浩荡荡流进太湖。
东苕溪发源地天目山脉,是浙江的暴雨中心,集雨面积达1500多平方公里。区域内海拔超过300米的山峰甚多,溪流无数,一遇暴雨,万山之水汇苕溪,咆哮滚滚向着下游奔去,东苕溪,也是浙江省洪灾最严重的河流之一。
东苕溪南堤筑起的大坝,称西险大塘。
“西”,指杭州以西,“险”指每到梅雨季节,汛期暴雨,水位猛涨,严重威胁杭嘉湖平原。西险大塘,是杭州西面一道安全屏障。
西险大塘筑于唐代,但人们与水患抗争的历程,贯穿了整个文明史。
四千多年前,余杭是水乡泽国,洪水每每泛滥,传说大禹来此治水,舍舟登陆,这就是老余杭“禹航路”名称的由来。禹航路路口大圆盘中央,仍高高耸立着大禹治水的雕像。
很多人不知,杭州除西湖外,还有东湖北湖和南湖,三湖都在余杭境内,东湖已经消失多年,南湖北湖仍在防洪抗灾中发挥着作用,每当苕溪水满,危及西险大塘,有关部门就会掘开苕溪北堤,放水于南湖北湖。
古时候,西险大塘又低又小,东苕溪经常发生溃堤决口,导致饿殍遍地,民不聊生。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巨资加固西险大塘,建成了一条高大坚固的石堤,情况大大改观,但水患之险仍在。
原《余杭县志》主编、80岁的周如汉回忆,他亲身经历的最大洪灾,发生在1963年。
“1963年9月12日下午5时,台风过境,暴雨如注,9月13日,瓶窑水位8.62米,多处决堤。9月14日,余杭水位10.58米,潘板桥、长乐、北湖、永建、舟枕、彭公、安溪等乡镇被淹,水深2-3米……”——(《余杭县志》第84页)
洪水退去后,周如汉去灾区援救中途看到,很多电线杆顶上还挂着涨水时漂浮起来的稻草。
最近的一次险情发生在2009年夏秋之交:
8月11日到12日,浙江省西险大塘告急,水位超警戒线,8月11日凌晨1时45分,浙江省余杭区防汛指挥部果断决策启动了一级应急预案,瓶窑境内北苕溪的北湖圩堤成功实施爆破分洪,西险大塘压力骤减,水流奔腾流向北湖草荡,苕溪下游的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得以保证,杭州市余杭区上万名受灾人员,也在这个夜里紧急撤离……
水,一方面是大患,威胁人们安全,另一方面又是大利,滋润土地,灌溉农田。
眼下,正值东苕溪一年中最美的两个时节之一,站在高大的西险大塘上,举目望向两岸,望不到尽头的开阔田野上,大片大片油菜花开得正盛,堤坝上绿草茵茵野花遍地。到了秋天,河岸上都是摇曳的芦花和鸣叫的虫鸟。芦苇的花穗称为“苕”,正是苕溪名称的由来。
西险大塘——杭州最具野趣的骑行线路
西险大塘,有的骑友称之为“杭州最具野趣的骑行线路”,特别适合春秋两季游玩和骑行。
网友“武哥放羊”在2010年1月24日博客《西险大塘,骑行好路线》中写道:
昨天本来准备骑莫干山的,骑到瓶窑的苕溪桥上,突然觉得104国道骑得太枯燥。看着桥下的苕溪,我睿智地征求劲松的意见,沿苕溪骑骑如何?劲松也很果决地同意了我的意见。上了堤才发现,我们的决定太好了。东苕溪两岸,实在是工业文明的漏网之鱼,太美了。也许再过些年,会变成别墅区。
杭州市中心到西险大塘的便捷自驾或骑行路线:
从杭州上绕城高速,到勾庄(或沿莫干山路一直到勾庄)出口,再往安吉方向开(104国道),看到瓶窑大桥时,不要上桥,桥下就是东苕溪,向右开就是西险大塘。
沈括墓就在下溪村
过安溪大桥,沿东苕溪北岸向东行三四公里,就是下溪村,宋代大科学家沈括的坟墓就在那里——具体地说,沈括墓在杭州市公安局安康医院院子里面。
坟冢圆形,青砖垒砌,顶上茅草丛生。青石墓碑上写着“宋故龙图阁直学士沈括之墓”。
按宋朝制度,每位皇帝去世后,必建一阁珍藏先帝遗留的文物。龙图阁珍藏着太宗遗物,龙图阁直学士几乎是当朝最有代表的职位了。
京戏里唱: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铁面包龙图包公,就曾是龙图阁直学士(也有人称包公是龙图阁大学士)。
墓道两旁,伫立着一对石羊、一对石马和一对石人,石羊肥壮石马温顺,完好无缺,石人是两个手持笏板的文官,可惜头颅均已不见。
人称“余杭活字典”的周如汉,介绍了沈括墓的发现经历。
1963年,安康医院从城区搬来这里,建造房屋时,挖出了古墓。后经考证,认定是宋朝某个大官的墓葬。到底是谁的墓呢?
上世纪80年代,在嘉兴图书馆找到一本万历《余杭县志》,上写,沈括死于润州(今江苏镇江),死后葬在钱塘安溪太平山下,正好沈氏家谱也有同样的记载,因此印证了这里就是沈括之墓。
沈括无论做什么都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沈括,生于公元1031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
沈括出身于官宦之家,祖父、外公都是大官,沈括自幼勤奋好读,他的母亲许氏很有思想和文化,沈括从小就在母亲指导下读书,十四岁就读完了家中的所有藏书。
后来他跟随父亲到过福建泉州、江苏润州(今镇江)、四川简州(今简阳)和京城开封等地,有机会大量地接触社会,增长见闻。
父亲去世后,沈括以父荫入仕,从此开始步入仕途。
沈括当过很多种官职,修过水利,掌过刑讼,观测过天象,编过历书,管理过全国财政,带过兵打过仗,当过外交官,和契丹人谈判……
最为难得的是,沈括无论做哪项工作,任哪个官职,都会“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迅速成为这个行业内的顶尖专家。
公元1082年,沈括升龙图阁直学士。可不久,就因为带兵贪功冒进,死地筑城,酿成惨败,导致宋军损失惨重。沈括虽非首罪,但毕竟负有领导责任,从此一贬再贬,形同流放,政治生命宣告完结。
沈括的最后几年,是在江苏润州梦溪园中度过的,也正是在这几年,他把自己一生的游历、积累和研究,用笔记的方式写了下来,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科技巨著——《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梦的是什么溪?
《梦溪笔谈》是在梦溪园里写的。为什么起名梦溪园?因为沈括好多次夜里梦见一条溪。关于这条溪,说法又有三种,一、东苕溪;二、九溪;三、镇江的一条叫梦溪的小溪。
在浙江,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梦溪笔谈》的溪,就是东苕溪。
叶落归根,沈括临终前给儿子留下遗嘱,要归葬在安溪太平山下,东苕溪边。沈括在浙西治过水,很可能也参与过东苕溪的水利治理。他既然想把自己埋葬在东苕溪边,梦到东苕溪当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关于九溪的说法,原《余杭县志》主编周如汉说,据沈氏家谱记载,沈括的父亲沈周住在九溪龙驹里,龙驹里就是现在的龙驹坞,因此九溪也应该是沈括的故乡,所以“梦溪笔谈”里的溪,也有可能是沈括梦回九溪。
第三种,说沈括三十多岁时经常做同一个梦,梦里他来到一个绝佳去处,青山常绿、繁花似锦,一条澄澈的溪水从门前流过。
后来沈括托人在镇江买了块地,买来后一直没空去。又过十几年,他路过镇江,再见这块园地又惊又喜,认为正是自己梦中所游的地方,马上盖屋,举家移居于此,把门前小溪命名为“梦溪”,院子就叫”梦溪园“。
科学大家的两点“花絮”
沈括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博学的科学大家。除此之外,关于他的一生,还有两点“花絮”可以顺便一提。
一、沈括告发过苏轼,还被王安石称为“小人”。
沈括比苏轼大5岁,曾是同事兼好友。后来王安石变法,沈括追随王安石加入“改革派”,与保守派司马光激烈斗争。苏轼也赞成改革,但不支持改革派的某些做法,因此两面不讨好。苏轼到杭州任职后,沈括来浙江检查水利工作,苏轼热情款待,两人相谈甚欢,苏轼把自己新写的诗给沈括看,沈括抄了去,但不久就向朝廷告发苏轼,说他在诗里含沙射影,讽刺朝廷。苏轼后来被整得很惨,差一点就丢了性命。
对这一点,余秋雨也很看不惯,他在《苏东坡突围》这篇散文中写道:如果他与苏东坡是政敌,那倒也罢了,问题是他们曾是好朋友,他所检举揭发的诗句,正是苏东坡与他分别时手录近作送给他留作纪念的,这实在太不是味道了。
二、《梦溪笔谈》应该是沈括在家庭暴力中完成的。
沈括36岁时,原配夫人去世。两年后迎娶老上司张刍的女儿为继室。张氏是个美女,但蛮横粗暴,经常对沈括非打即骂,有一次当着儿女的面,把沈括的胡子连皮带肉揪了下来。
但张氏去世后,沈括痛不欲生,差点寻死,一年后竟也随亡妻去了。也不知他是怕老婆还是爱老婆。
沈括被张氏虐待的事,在宋朝人朱彧所著的《萍洲可谈》里有记载。朱彧为什么知道这么多呢?因为他二姐,就是沈括的儿媳妇。据都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