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22日讯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这句,写的是西晋京官张翰,见秋风起而思家乡吴郡的“莼羹鲈脍”,毅然辞官归乡,却由此避过晋末之乱。“莼鲈之思”也从此成为了思乡的成语。
现在,时鲜莼菜刚开始采摘。这几日,楼外楼莼菜汤卖得格外火,不过有老杭州却摇摇头:“老底子,楼外楼用茅家埠莼菜烧汤,那滋味鲜得不一样。”
茅家埠早就不产莼菜了,楼外楼如今用的,多来自双浦、湘湖等地。
新鲜的顶级莼菜叶子很小,跟龙井茶叶差不多大。“要是叶子大了,或者不卷的,那就是下等莼菜了。”茅家埠村民于大妈说。
“我坐在椭圆的木桶里,手心向上,用食指和中指夹着莼菜叶,轻轻摘下来,很滑溜,比采龙井难。茅家埠莼菜很俏,都送到‘杭饭’和楼外楼去。要是在茅家埠能恢复起来,那就真的是‘春有龙井,夏有莼菜,秋有芦苇,冬有蜡梅’了。”于大妈说。
“那时候,三潭印月和虎跑也种莼菜呢!”楼外楼老书记张渭林那时是大厨,“不过,还数茅家埠莼菜质量最好,因为是灵隐的山泉水养的,就是量少。”因为是山泉水养的,茅家埠莼菜叫做“冷水莼菜”,格外干净、滋味甘甜。
“后来乡里要种水稻,所以也就不发展莼菜了。莼菜经济效益也一般。”老底子的西湖乡(现西湖街道)老乡长邹寿荣说。
记者向西湖水域管理处询问,回答是近期没有专门栽种西湖莼菜的计划,“因为从西湖水质考虑,莼菜并不算净化能力强的水生植物。”
看来,茅家埠莼菜的滋味,暂时还只能停留在老饕们的回忆里了。
新闻链接
据明代《西湖游览志》记载,西湖第三大桥(即苏堤望山桥)栽种马蹄草。在当地,全年除大伏天和结冰期外,均可种植马蹄草。一般要选择水深一米左右,水质肥沃,排灌方便的池塘或内湖栽种。
马蹄草主要产于西湖,又名西湖莼菜,水莲叶,很早以前就是我国的一种珍贵水生食品。相传清乾隆皇帝巡视江南,每到杭州都必须以马蹄草进餐。而把马蹄草与松江鲈鱼并提的“莼羹鲈脍”之说,则在《晋书》中已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