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供水让水井又成为“香饽饽”
浙江日报舟山6月1日电(通讯员翁盈昌 周磊 记者谢国平)为应对旱灾,从6月1日起,舟山本岛包括岱山实行有序供水,即定海、岱山、新城区域早、中、晚时段正常供水,普陀区域早、晚时段正常供水,剩余时段减压供水。有序供水对社会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什么影响?今天,记者走进街头巷尾、百姓家庭、企事业单位,探访究竟。
早上6点钟,按规定,开始正常供水。天蒙蒙亮,家住普陀区沈家门街道蒲湾小区的居民张向明就起床了,拧开水龙头,观察来水。先是一阵紧似一阵的“喀喀”声,然后“哗”的一阵声响,自来水准时来了。“我们家住一楼,算好的。”记者看到,在不大的房间内放着三四个装水的塑料桶。张向明说,自从得到限水通告之后,他把过去用过的旧塑料桶找出来,又新添了2只新塑料桶。“我们妇女有重复使用的习惯,绝不会任意浪费水资源。”张向明的妻子指着桶桶罐罐对记者说,这桶水专门用于烧茶煮饭,那桶水刚洗完菜暂时放着,洗完拖把后再冲马桶。相比底层住户,高层自来水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家住东港山水人家小区高层9楼的住户林晓芬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去打开水龙头,但是“只见云板响,不见人下来。”从6点开始等,一直等到将近7点,才盼见细细的水流流淌出来。对此,林晓芬既无可奈何又表示理解。
据记者联系,对高层供水不足,供水单位已采取管网分区域供水措施,错时向居民供水,满足高层住户用水需求;水务部门将尽快组织供水应急小分队,适时为困难群众和学校开展送水上门服务,确保正常用水。
干旱,使得盛水的器皿成为畅销货。走在岛城的街道、商家,一摞摞的塑料桶摆在醒目的位置。在沈家门新街路的一排杂货店,市民们争相购买塑料桶。一家杂货店的老板娘告诉记者,这几天,附近的杂货店每家每天都能卖出百余个水桶,店里都已经断货了,等着厂家发货过来。
不仅是水桶,超市里的塑料整理箱也比较畅销。在定海一家大型超市,记者遇到了几位正在选购整理箱的市民。他们告诉记者,等旱情缓解后,处理大水桶又是比较头疼的问题,买几个塑料储物箱储水,等供水恢复正常后,还能用来储物,不浪费。
冲洗、制冰、加工……对于舟山众多的水产企业来说,生产的各个环节都需用水。上午11点多,记者来到位于定海西码头的水产加工区,走进一个加工车间,只见原本细水长流的水龙头紧关着,负责人说,近日,市水务局、市自来水公司召集定海营业所供水区域内的60余家企业进行座谈,发出了通知函,要求企业不要在增压时段进水、储水、用水,同时开始限制用水,限水量一般要达到50%以上,切实做到让水于民。“所以我们在中午11点至12点30分这个正常供水段内不开水龙头,优先让居民生活用水。”
为了保证生产用水,一些企业想方设法,如以海水作为清洗用水,以海水制冰等。位于岱山的浙江舟富食品有限公司,投资30万元搞了个地下水净化工程,马上可以投入使用。大量的生产用水将通过地下水池得到净化,进行重复利用。“用水紧张几乎每年都会出现,注重节水投入,也是对生产的保障。”公司董事长俞明富说。
不仅企业让水,行政事业单位更是以身作则。今天,记者在岱山县委县政府大院内,发现碰到的每位司机手里、车里,都多了一块毛巾。“这块毛巾可不是用来擦汗的,而是擦车的。”看到记者的疑惑,一位姓赵的司机笑呵呵地说,为了节约水资源,司机们响应县里节水的号召,主动将用水枪冲车的习惯改成用布擦车。
下午2点多,卞冬梅又准时出现在严家井台旁,这是她第3天这个时候出现在水井旁。
“阿拉家虽然离水井近,但从不到井里洗菜洗衣。”卞冬梅对记者说,自从得到限水通告之后,自己用水观念有了大转变。这几天她每天午后扛着一大堆衣服到井台去洗。卞冬梅家住蒲湾村,家里虽然只有3口人,但加上女儿、女婿和外孙,吃饭洗衣就有6个人,成了用水大户。“看样子,不节水是不行哟。”
有序供水,让水井重又成为香饽饽。今天,在定海区岑港镇小岙方井边,记者看到井台里围拢着不少洗衣洗菜的居民,陆续有群众骑着三轮车、电动车来取水。镇干部介绍说,岑港小岙方井是定海区四口古井之一,日前,社区投资1.5万元,用挖泥机对方井四周一条长300米的水沟重新进行疏通,使田里和方井周围的水能及时排到河里,不会污染水井。通过修理,使周围2000多名居民又有了一处新的水源地。
同样吃香的还有节水能手。这几天定海西园新村30号李阿芳的家里门庭若市。今天,就有多位家庭主妇来学习日常家庭节水方法。李阿芳家是2009年市级节水先进家庭,用积攒的雨水洗衣服、洗衣机放出的水冲马桶、洗菜后的水拖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