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21日讯
文成县黄坦镇石后村党支部副书记邢庆夏这两天默默做了一件事,带头把自家新盖的2800平方米猪圈拆了。为了保护温州700万人的大水缸水质,珊溪库周的黄坦镇在今年夏天立下了治污“军令状”,许多养殖户忍疼亲手拆掉了自家的猪圈。
黄坦镇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辖45个行政村,人口3.5万,是文成县面积最大的镇。黄坦也是浙南闽北主要的仔猪生产基地。去年,该镇存栏能繁母猪17677头,出栏仔猪30万头,猪产业综合生产总值达3亿元以上。
但是随着黄坦养猪业的快速发展,珊溪水库受到了一定的威胁。去年夏天,珊溪水库局部水域出现蓝藻异常增殖,直接威胁温州市区及周边县市饮水安全。根据环保部门分析,水库附近乡镇畜禽养殖排放物和生活垃圾、污水形成的污染物,随着溪流排入水库是重要原因之一。黄坦养殖业污水的出水口,正是在珊溪库区内。
为此,市里成立了珊溪水库污染治理领导小组,珊溪水库周边的文成、泰顺、瑞安三地县市长立下治污“军令状”。畜禽业污染专项整治,严格禁、限养区划分是治污重要举措之一。文成县对黄坦养殖业下达了“6月底前完成禁养区拆迁、12月底前完成限养区整治和养殖小区建设”的硬任务。
截至6月30日,黄坦镇禁养区内的405户养猪场已拆除380家,还有25户养猪场因为待产用猪、幼猪暂不宜转运等原因,拆除工作正在进行。
“治理不是唯一手段,要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结构、改变养殖模式和转产专业。”黄坦镇委书记龚士东表示,通过这一年多的猪栏拆除和综合整治治理,黄坦镇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为了保护温州大水缸,原本是生猪养殖基地的黄坦镇必须牺牲自己的“拳头”产业。黄坦镇长期以来就是农业大镇,由于地域特点、政府政策、产业传统等多方面的影响,该镇部分农户外出闯市场的意识不强。但在这一过程中,库周养殖户顾全大局,积极配合,亲手拆除了自己经营了几十年的养殖场。“猪不好养了,今后的路怎么走?最希望上级能出台一些扶持政策,帮助我们转产转业。”这成了不少养殖户的心声。(温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