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25日讯
这是一场始料不及的事故,这是温州电力人的又一次大考验。历史将铭记这一刻,群众将永远不会忘记,电力员工一次次在雷雨中穿梭驰骋,一次次披荆斩棘、送去光明,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鏖战灾情、真情为民的动人之歌。
心系灾情,主动请缨
23日夜,又是一个雷雨交加的日子,整个温州被笼罩在阴霾的气氛之中。8点45分办公室微弱的灯光下不时地传来急促的电话响声:“动车脱轨了,抢修队需要增添人手,我请求参加抢修任务?”“可以,请于21点准时到达单位”“收到抢修任务通知,十五分钟后准时到达单位。”……温州电力应急救援队的信息员接二连三的接到了队员们的电话,他们传达的都是共同的讯息:动车在温州发生了事故,主动请求参加抢修工作,作为由企业建立的专业救援队伍,他们深知不仅要负责企业内的应急救援,更肩负着社会救援责任。
的确,在这个不眠之夜里,无需任何强制命令,每一位队员都心系灾情。
很快,所有的应急救援队员已经有条不紊地集合在工区应急物资仓库前,“准备支援动车事故现场营救!”随着一声令下,蓄势待发的队员们立马准备起营救物资,在救援队的总体调度下,队员和车辆第一时间分配到自己的人物,准备应急发电车、照明灯具、发电机、急救药物等等,每满一车人、一车物资就马上向现场出发。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没有多余的话语,在所有队员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快一点,再快一点”。
21:20,温州电力局应急救援队怀着多争取一分钟、多拯救一个人的迫切心情,以最快的时间已全部出现在营救现场。
没有特殊的人,只有同样的使命
9点45分,26名抢修队员在队长吴哲及副队长叶清泉的带领下,赶到了事故点。当看到事故现场“真相”后,发现这里的道路比较狭窄且只用于营救受灾人员,其他车辆是无法进入的。那么,笨重的应急探照灯如何快速运送到现场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抬,把灯抬进来,无论有多难,一定要在十分钟内运送到这里!”面对一片狼藉的事故现场,吴哲队长严肃且肯定的说道。
就这样5个人员并肩手抬一盏应急探照灯,移动在雨中,由于地面湿滑,加上雨水倾盆,有的队员一使劲,脚下一打滑,就是结结实实的一跤……“我喊口号,大家一起使劲儿,这样不容易摔跤!”吴哲队长喊道: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在这里没有特殊的人,只有同样使命。无论是领导还是队员体现出的都是一种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率先垂范、身先士卒,与抢修人员奋战在抢修一线,为队伍增添了战斗力和凝聚力。
责任,在雷雨中彰显
10:05分,雷电似乎来的更猛烈些了,雨水无情地打在救援队员的脸上,金黄色的工作服因浸透而变了色,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设备仪器的运转,神情凝重而紧张。被救出的人员被匆匆地从身旁抬走,当然其中也不乏疲惫过度而晕倒的抢修人员。放眼望去,视野所能及的范围内,到处都是耸动的身影。为了抢时间、赶进度,队员们丝毫不敢休息,一干就是10个小时,不管是困意席来还是腰酸背痛,队员们都一直挺着,没有人发出一声怨言,仍旧不知疲惫地忙碌着,身后存放的方便面、矿泉水始终无人问津。
37岁的董伟俊,是这次应急救援队的骨干人员,在抢修现场,他正一边用手“抹”着脸上的汗水,一边站在发电车旁边指挥着一旁的同伴。他说,“这样的天气环境,对工作开展的难度相当大,我看见几个抢救的官兵都累的晕倒了,好在我们救援队每周都有开展实地拉练,才能支撑到现在。”
由于当晚长时间淋雨熬夜,救援队员中的身子骨比较弱的年轻队员出现了严重感冒,并伴有微热发热,但他们没有吭过一声,对抢修工作毫不含糊,始终“扑”在最前面,切实发挥着“生力军”作用。他们说,抢修是责任,再苦再累也值得!
应急救援队员们默默无闻的守护在事故现场,同雷雨,同时间,同精力,同困难作战,为抢救工作做足了坚强的后盾,救援队员们,一次又一次的发动设备,输送光明亮现场,给予了受灾的人员最直接的温暖和爱抚。
这一夜,我们坚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