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8月10日讯“清官难断家务事,可现在有的电视调解节目处理问题太简单了,而且越来越低俗,给当事人造成伤害。”杭州下城区打铁关社区的陈先生最近非常苦恼,因为家事在一档电视调解节目中被曝光,他和家人之间的矛盾激化了。
陈先生今年65岁,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80多岁的老母亲住在养老院。据陈先生称,他照顾母亲7年了,老人名下的一套房子,现过户给陈先生的儿子,当时他已补偿给其他家人一部分现金,现在房价上涨了,于是大家围绕原来这套房子到底值多少钱起了纷争。“未经我同意,一家电视台节目组就来采访,把我们家的隐私都公开了,试图让公众舆论来压我,这么做太过分了。”
有陈先生这样苦恼的人,不在少数。如今,电视调解节目十分火爆,这些栏目大多在晚上七八时的黄金时段播出,受到不少观众追捧,但这些节目的低俗化倾向也令人担忧。
杭州市政协委员黄炳元最近写了一篇《电视调解,涉嫌低俗应自律》的博文,他表示,部分电视媒体的不正确做法,放大了丑陋一面,确有低俗化之嫌。为吸引观众眼球,争夺收视率,一些电视画面出现较多哭哭啼啼、粗口脏话、暴力互殴等镜头,以迎合部分观众喜欢窥视别人隐私的心理,形同低俗“真人秀”。他举例说,有的调解节目过多反映夫妻间不忠诚的猜疑,渲染男女一夜情、通奸,甚至涉及老年夫妻间因对性生活频率不同的需求引起的矛盾,青年夫妻因一方不忠而进行子女DNA鉴定等内容,一味追求“眼球效应”,恶意炒作。
一些网民也在网上发帖说,现在有的电视节目越来越看不下去了,甚至有些不人道。都说家丑不可外扬,但有的电视调解节目为提高收视率,竟然把别人的家事曝光给广大电视观众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这种“调解”,到底是化解矛盾还是激化矛盾?
一些调解节目甚至“直播”打架场面。据一位曾经担任电视节目“民间调解员”的市民透露,当节目拍摄现场出现子女打父母等场面时,民间调解员欲出面制止,节目摄制人员为了追求所谓“火爆”场面,马上拦住民间调解员,等拍摄完激烈场面后,才让其上前制止。
某电视台近期播出的调解节目中,就“直播”了媳妇打婆婆的场面。节目开始是要调解儿媳与婆婆间的关系,结果婆婆的女儿却在一旁不断叫骂。两人互骂时,抖露出一些家庭隐私,调解员就在一边看着。后来,互骂发展成打架,70多岁的婆婆也参与其中,抱着儿媳的腿不放,这时,几位调解员终于开始拉架……
节目播出后,有观众愤怒地表示:这种节目,到底是调解,还是添乱?
还有观众反映,个别调解栏目缺少应有的立场,甚至让人觉得接受谁的委托就帮谁说话,是非不分,导向混乱。在某期电视调解节目中,两对夫妇感情原来还不错,因为有人煽风点火,有了误会和矛盾,调解员不但不调解,反而强烈“要求”双方离婚,甚至要求当事人在电视机前作出离婚承诺,“明天就离婚”,引来一片骂声。
如何让电视调解节目远离低俗化?业内人士表示,现在有些民间纠纷可以解决,就差一个“和事佬”,如果有人充当这类角色,很多家庭矛盾就能迎刃而解。一些电视台纷纷与司法部门合作,聘请民间调解员开办民事调解方面的电视栏目,其初衷和本意是好的,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不能本末倒置,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放大丑陋一面,走进“没有最低俗、只有更低俗”的死胡同,值得警惕。
专家建议,要使电视调解节目远离低俗化,电视台节目策划人员首先要自律,自觉抵制低俗化,弘扬社会正气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不能坐视不管,要切实负起责任,不能让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低俗化节目污染荧屏,误导观众,败坏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