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3日讯
窗外的采荷塘,还留着残叶。暖暖的阳光,透过木格窗户,洒在图书馆的地上。书堆里,马大伯正熟练地在一堆书中翻拣着中意的历史书。每天早上,他都会拎一个白色环保袋,揣一副老花镜,赶去杭州市江干区采荷街道图书馆。
目前,像采荷这样的基层(街道与社区)图书馆,杭州市区共有500余家,其中275家开通了“一证通”服务。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电话向杭州市图书馆(以下简称“杭图”)预约借书,三四天后直接到社区图书馆取书。从杭图借来的书,也可直接还到社区图书馆。
“一证通”于2006年开始运行,5年多过去了,光是采荷街道图书馆的借阅量,已经达到了每月3000册。但是相比之下,不少社区图书馆的借阅量却缩水不少,平均每月只有数十册。
到底是什么制约了社区图书馆?它们又该如何突围?
现象分析
社区图书馆的冷热思考》》》
小于想为女儿借本童话书,却没想吃了个闭门羹。喊了好几声,才过来一个社区工作人员,拿着一把钥匙开了洁莲社区图书馆的门。“不好意思,昨晚这里开过会,他们就把门给关了。”
约150平方米的阅览室内,分藏书区、阅读区、电子阅览区。藏书达4000多册,每年还有拨款用于添书,但是却很少有人来借书。
小陈有点无奈,“大多是来还书的,从杭图和江干区图书馆借的书,还到我们这里。”
不过,距离这里只有7分钟步行路程的采荷街道图书馆(以下简称采图),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采图工作人员王见芝说:“现在,每天都有十三四个人来借书,每人都会借上五六本。”甚至四季青服装市场的人都赶来这里借书,采图每月的借阅量已经达到3000册。
家住采荷塘的小吴每周都会过来借书。“这里的书挺多的,经常可以借到新书。”
分析一:社区图书馆该如何引书聚人气
两家都是基层图书馆,一个沦为冷冷清清的还书点,另一个却办得红红火火。到底是什么原因?
对着门可罗雀的社区图书馆,社工小陈觉得,每年2000元的书款,花得实在有点尴尬。“今年又添了百来本书,可是没人借,全都堆在这里积灰尘。这笔书款,占了文体活动经费的5%多,说少也不少了,但就是发挥不了作用。”这样一个沦为还书点的图书馆,渐渐地让工作人员失去了经营的耐心。
而采图流通最频繁的新书,却并非街道自购,而是从杭图漂来的。
“我们这里通借通还,你在杭图的网上看到有想要的书,打个电话过来,我们就会帮你预约。一般三四天后,书就到了,再电话通知你。”采荷街道文化站站长戴志明说。
他认为,便利的模式,不仅吸引更多的人来借书,也为采图带来了新书。“从杭图预订的书,肯定会在我们这里还。进出的人多,直接又把书给借走了。这本书兜兜转转,始终在我们这里流通。”
不过这样的预订模式,目前只在江干区各街道内推行。其他街道如清波和长庆,还没有推行。
分析二:图书馆布局应考虑到人口密集度
其实,采图的人气,还跟它的位置有关。
像采荷街道下辖的15个社区,都紧邻着街道文体中心,采图就位于其内。几个近的社区,步行前往采图只需七八分钟路程。远的社区,骑车也不过七八分钟。
“很多居民不愿去社区图书馆,直接上我们这里。”戴志明说。而马大伯甚至连芙蓉社区内就有图书馆都不知道。
小陈也觉得,洁莲社区图书馆遇冷的现实,跟图书馆过于饱和也有关系。譬如街道与社区本就紧邻,还在各个点上都设图书馆,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资源浪费。
周宇麟也有点无奈。他是杭州市图书馆文献借阅中心的工作人员,与基层图书馆接触很多。在美国和德国,社区图书馆的分布,与人口密集度有关,“这些国家是按图书馆学上的意义来划分的,而不是根据行政划分。”这样的布局,他认为更加科学。
经验探讨
社区图书馆如何突围》》》
虽然目前杭州市的基层图书馆发展不均,但是周宇麟对社区图书馆还是充满了信心。而这份自信,源于一份将极有可能通过的建议。
如果建议通过,今后,杭州市人均每年将有6.5元的购书经费。
今年年初,杭州市图书馆向杭州市政府递交了一份关于更好运营基层图书馆的建议。“可能在今年年底,这份建议就能通过。”
这份建议,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关于购书经费。杭图建议市政府统一拨款,在2015年,实现人均每年6.5元的购书经费。而现在,人均每年只有3元左右。二是建议每个社区图书馆配备专职人员。目前,大多社区图书馆的管理员由社区工作人员兼职。三是建议社区和街道图书馆的书,由各区图书馆统一调配。
这意味着,社区图书馆的经营,不再是各个社区关起门来各过各的日子,而是纳入到一个整体大环境下,进行资源的统一调配,为社区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而要真正打造好身边的图书室,社区自身也要有所思考,有所行动。
根据小区特点
培养特定服务人群
杭州市西湖区清波街道定安路社区,与街道文体中心较远,相距15分钟的车程。这里的社区图书馆,覆盖了8000户居民。
位于社区服务点二楼的图书室,不久就要翻新。分管文教的社区工作人员赵冰欣,也在筹划着怎么提高借阅率。
定安路社区是个老小区,老人居多。“我想,我们可以去吸引三方面的人群,老人、学生和弱势群体。”小赵说。
针对老人,多放些养身保健类,以及如何防骗、如何上网的书;针对学生,多放些少儿科普类书,及中外名著;针对弱势群体,“特别是下岗工人”,多放些技能培养类书,“比如如何修理汽车啊,如何开网店”。
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下沙,在白杨街道邻里社区设立了图书馆。这里有2万册藏书,晚上也对外开放。针对工人生活区的特点,这里的书以小说为主,还放置了不少时下流行电视剧及电影的碟片。
做活动搞培训带动人气
采访中,记者发现采荷街道文体中心的各类活动策划,不仅为采图带了人流,也加深了居民的认同感。
在文体中心三楼的电子阅览室内,每月定期开办免费的电脑学习班,“教老人怎么打字、上网、有邮件,聊天。”
此外,文体中心内定期还会开办说评会、读书会、系列书法和养生讲座。“采荷街道把活动与读书较好地联系在一起,这为它增加了不少读者。”对比了其他街道后,周宇麟评价。
-相关链接
◆什么是“一证通”?
杭州市从2006年开始,杭州市图书馆与各区及全市275家社区图书馆内开通了“一证通”。
也就是说,你凭着借阅证,可以直接在社区图书馆预约借阅杭图或区图的书,也可以在杭图或区图借了书后,通过社区图书馆归还,另外你也可在A社区借的书,也可以到B社区还。
总之开通“一证通”的任何一个点,都可实现书籍的异地借阅和归还。
◆怎么办理借阅证?
杭州市户籍居民可持市民卡或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到馆注册(限本人办理),开通文献借阅功能。(免费)
非杭州市户籍但持有杭州市社保卡的居民可凭社保卡到馆注册(限本人办理),开通文献借阅功能。(免费)
非杭州市户籍居民凭身份证到杭州图书馆或本馆的基层服务点办理借书证,每证收取押金100元。(免费)
读者须还清所借文献,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户口簿或市民卡)、借书证、押金收据办理退证手续。
杭州市户籍未成年人可持市民卡或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由监护人陪同到馆开通借阅功能(监护人须出示本人身份证),监护人须为子女的行为承担责任。(免费)
非杭州市户籍未成年人办理借书证。监护人持户口簿到馆办理,每证收取押金100元,监护人须为子女的行为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