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13日讯
您看到的这幅长卷,并非出自什么名家。
它来自一堂特殊的传统文化课——近日,杭州历史学会常务理事丁云川先生给天长小学四年级学生讲了一堂课,其间展示了他珍藏的一份特殊的清朝“作文卷子”——老宣纸微微发黄,高25厘米,宽1.5米,全文1353字。
刚展开这张长卷,班里的小同学们齐齐地“哇”了一声:“清朝时得那么多字啊!我们的作文只要写350-400字就够了。”
当年只有写好这篇作文,才能当秀才
“这大概是紫阳书院六年级小学生的作文卷。”昨天,丁云川笑眯眯地向记者介绍这份考卷,下一句他话锋一转,“不过这个‘小学生’可能是个少年,也可能是花甲老人哦。因为这很可能是一份‘童生考’的考卷。”
丁云川曾在北京的历史档案馆见过“清朝童子试”的资料,式样跟这张卷子一模一样,他认为这就是清朝“童生考”的考卷。所谓童子试亦称童试,即科举时代参加科考的资格考试,只有过了“童子试”才能去参加科举考试。“童生考试每个县都有录取名额,比如钱塘县20人、仁和县20人,如果进了,就是清朝秀才,每月可有6斗米的俸禄,几年后可参加举人考试。”
当然,童生考不一定是十几岁的孩子参加,有的人年复一年参加童生考试,考到六七十岁,那就是“老童生”了。
这份考卷的主人名叫汪启功,紫阳书院学生,他的年纪已不可考。不过可以看得出是个仔细人——全文1300余字,分策与论两部分。两篇文章写下来,只漏了一个字——其中第15行用了“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典故,漏了“赵”字,大约汪启功检查出了这个错处,端端正正地在“归”字的右下角补了。
“卷面挖补藏割,概不送阅,”丁云川指指卷子右下角的两行小字告诉记者,“古时候对卷面整洁和美观的要求可是相当高的。”
这份考卷,可能是一百年前的作文
文章名字叫《史迁创游侠传论》,大意是从司马迁首创“游侠传”这种文章形式开始讲起,说到天下大势。
其中一段挺有意思:
……中华帝王无外之治能之,未可概之他人也,西人分五洲之民之五种,以亚细亚洲为黄种,此黄种人族所由名也,今又称吾国为巴克民族,是巴克者,盘古一音之转也……
“从这一段看,这篇文章应该是写在戊戌变法之后——西方文化进了国门,还传播到了紫阳书院,”丁云川认为,“可能是1900年左右的学生习作。”
记者仔细数过,整篇文章一共被阅卷老师画了10个圈圈。
“可圈可点。这个成语就该用在这里,老师认为好的句子,就会圈出来,作为加分的依据哦。”丁云川觉得这篇文章,应该属于当时不错的水平。因为文章的封面上,清朝老师对此卷还留有评语,简短精辟:“论可,策未甚曙。”
意思是议论还挺强悍的,不过“策”却写得一般般。
这一手很牛的书法,其实是考试标配
不过,最让学生们叹为观止的还是整篇文章那娟秀的字体。毛笔字每排18字,共76排,写在红色小格子里,十分工整。
全国优秀书法教师吴子建在城西有一间颇为闻名的“吴家私塾”,教授书法。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些字叫做“馆阁体”,当时的官家字体——各大书院和童生、进士等考试中,考生必须使用这个字体。馆阁体讲究黑、密、方、紧。
在吴老师看来,这个学生写得十分好。“练字6-7年,每天坚持1-1.5个小时,大约能到这个程度。”
新闻助读
●童子试亦称童试,即科举时代参加科考的资格考试。明、清称郡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的考试。内容有八股文、诗赋、策论等。院试合格后称秀才,方可进入官学和正式参加科举考试。
●清末科举废八股文,用策论代替。特点是以论点作为写作的中心。简单地说,就是就当时政治问题加以论说,提出对策的文章。
●紫阳书院就在杭州太庙巷7号,今日的紫阳小学就是建在紫阳书院原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