箍桶的工具小木钉,毛日修也要亲手制作。
浙江在线12月13日讯
锔碗、藤编、银匠、箍桶、画糖人……许多传统手工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艺的变迁,正慢慢淡出我们的生活。
祖传手艺,是我们文化宝库里的瑰宝,也是许多人儿时温馨的记忆。本报人文周刊推出“寻找行将消逝的老行当”专栏,希望通过对渐行渐远老行当的记录,再次引起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关注。欢迎您的参与,提供线索,提供图文,电子邮箱:qzrbns@tom.com。
木桶,曾经是普通中国家庭中最常见的生活用品之一。很多人的记忆里,都会有年幼时洗澡用的大木盆,或者是爷爷奶奶提水的木水桶,还有果桶、马桶等等。
随着现代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各种箍桶器件淡出了现代人的生活,木桶多被塑料桶、不锈钢桶代替了,多数箍桶匠因生意不好,纷纷转行学别的本领,如今真正的箍桶匠可谓少之又少。在江山市江滨路就有一家箍桶店,店主毛日修是贺村人,做箍桶这一行,至今也有30多年的时间了。
毛日修的店略显简陋,店内摆满了木桶、木材,店门口手写的“箍桶、修通”才让人知道这是专门箍桶的店。据毛日修介绍,箍桶工艺制作大概要经过这样的几个流程:
按需要的形状、尺寸锯板取料,用斧头斩料。做圆形底板,环绕底脚拼板。用竹钉或胶水固定。其后,上箍口,用竹箍或铁丝箍上,也有的是铁皮箍、铜皮箍。其中,很重要的一环是紧箍。桶底小,桶口大的,从桶底上箍敲打,反之两头小中间大的从两头上箍敲打,越敲越紧。最后,要把木桶在烈日下暴晒几天,再上桐油,一只光滑、美观的成品桶就出现了。
由于江城箍桶店少,毛日修平时也很忙碌,如今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加强,纯天然的木制桶因为牢固、环保,重新被一些人赏识。(记者何颖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