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22日讯
2011年12月21日,凌晨3时,乌镇还未醒来。没有等到一天后的冬至,诗人、文学家、画家木心先生,因病在故乡与人间匆匆而别,享年84岁。
木心一生,堪称传奇——从乌镇到上海,从上海到纽约,再从纽约重回故乡。84年,始终孑然一身,惟有文学与艺术相伴。
昨天下午,木心先生治丧委员会发表讣告,木心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将于24日在桐乡殡仪馆举行。同日下午,乌镇西栅昭明书院将举行木心先生追思会。而其灵堂,设于乌镇东栅木心故居,同日起开放给前来祭悼的各界人士。
“他是安然离去的”
昨天下午,记者得知消息后赶至桐乡殡仪馆羽化阁,木心先生安睡于此。尽管他走得有些突然,但一切安排得妥帖有序。
暂设于此的先生灵堂,如同木心晚年深爱的木心花园般清静洁雅。除了他的学生、亲属和乌镇管委会人员,暂无他人前来。灵堂里不过五六个花圈,皆为亲属所赠。
昨天守候在灵堂的十余位学生,都是木心病重期间,自北京、纽约、湖南、湖北、广西、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安徽、上海等地自行来到医院守护的。学生们表示不方便多言。
一位学生对记者解释:“先生极重隐私,甚至,我们每次去病房都不能呆太久。”他羡慕记者手中由先生签名的《哥伦比亚的倒影》,他说,2008年以后先生就甚少接受采访,哪怕是签名,也极少。
今年秋天,木心因肺部感染入桐乡第一人民医院。他一生未婚,没有眷属子女。在乌镇居所,终年陪伴他的,是当地为他聘请的管家小代。昨天在场的惟一亲属,是生活在北京的外甥王韦,木心先生姐姐的儿子。一个多月前,得知木心病重,王韦赶来乌镇守护,直至先生终告不治。
遗照上的木心,黑色大衣、格子围巾,双目有神,依然是高贵的神采。
遗照背后的小房间里,身着寿衣寿帽的先生,就像一个安然午睡的平常老人。灰白的眉毛、睫毛和鬓发,以及那非同寻常、高高凸起的下巴,让他显得神情安详。
王韦说:“病重前,先生一直忙于写书、画画、审稿,上一次见面是前年,当时身体已虚弱,但依然健谈。”
“昨天临走时,先生已处于昏迷状态,所以,他是安然离去的,没有痛苦。”
“木心是谁”
乌镇东栅的木心花园,这里真正的名字是“晚晴小筑”。2006年,时年79岁的木心应故乡盛情邀请,从纽约回乌镇定居。这是先生的祖居,也是先生漂泊在外时心心念念的故所。而他回国后,一直居住在此。
尽管2008年来过一次,但因为没有详细门牌,昨天记者询问了十几位当地人,最后在一个三轮车师傅的指引下,才找到这里。高墙黛瓦的木心花园,大门深锁。拨开门缝,仅望见先生日日散步时行走的石子路与几缕翠竹。信箱里,是12月20日的《文汇报》,那正是木心日日阅读的报纸。
记者离开时,木心花园外,依然尘土飞扬,车来车往。
当记者问起“木心先生在最后的时光有没有外出”时,木心花园周围的多数人这样回答:“木心是谁?”
他们不曾知道,就在这个凌晨,一位传奇的老人孑然离开,为中国文化界留下了永远的哀伤。
人物名片
木心,本名孙璞。著名作家。1927年生,浙江桐乡乌镇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毕业,曾任杭州绘画研究社社长,上海市工艺美术协会秘书长,《美化生活》期刊主编,交通大学美学理论教授。
木心是一位在中国并不出名,在国外却声名远扬的当代作家和艺术家。新中国成立后木心一直在一家工艺品店工作,并坚持着自己的艺术创作。1971年,木心被捕入狱,囚禁18个月,所有作品皆被烧毁。文革结束后,他任上海工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1982年移居纽约,从事美术及文学创作。
从1984年起,台湾陆续出版了木心作品。台湾《联合文学》创刊号特设“作家专卷”,题名《木心,一个文学的鲁滨逊》。“文学鲁滨逊”是木心自封的称号,他还说,从大洋彼岸的美国漂过来,突然横空出世,是个“文学不明飞行物”。
2006年,在陈丹青的推荐下,木心的作品被介绍给大陆读者。主要代表作有散文集《琼美卡随想录》、《散文一集》、《素履之往》;诗集《西班牙三棵树》、《巴珑》、《我纷纷的情欲》、《会吾中》;小说集《温莎墓园日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