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每月1500元,入住配有液晶电视、24小时热水的宾馆标准间,还能免费享受其中的棋牌室、阅览室、活动室等娱乐设施,这样的价格,算不算“超级性价比”?
所以,见到记者,住进这个名叫慈养护老中心养老院的程伯伯夫妇二人马上跷起了大拇指:“不错不错,住在这里比家里好。”
程伯伯热情地拉着记者参观自己的房间——布局和宾馆的标准间一模一样,簇新的液晶电视和家具,十来个平方米的房间也布置得很温馨。唯一与普通宾馆不同的,是卫生间和走廊上特意装上了不锈钢扶手,这也是为了老人的安全所设。
“现在还只是试营业,我们朝南的80张床位已经住满了。”慈养护老中心的董事长陆成良说,慈养护老中心的养老院,是杭州唯一一家医养结合的非营利性民办养老院,有120张床位,而生活无法自理、需要一定医疗服务的老人可住在同一个大院里,设计有500余张床位的“养和老人医院”。
老人在这里能得到多好的照顾?陆成良举了个例子,“有许多老人常年瘫痪在床,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护理很容易长褥疮,但在我们这里,‘不能长褥疮’就是一个硬性标准,已经列入了护工的工作考核内容。”
不仅是“不能长褥疮”,在这家专业的老人养护中心,一切的服务标准都围绕着老人展开——饭菜要适合老年人的口味,饭尽量做软,菜一定要烧透;护工24小时值班,随叫随到;针对有慢性病的老年人,中心还专门聘请了3名专职护士,老人患糖尿病要打胰岛素,高血压一天要吃几次药,这些都有护士来帮助完成。
周到而贴心的服务,离不开充足的护工和护士队伍。“中心和医院全部投入使用后,我们会配足150个护工。”陆成良说,“算算账,每人每月1500元,还不够我付房租和员工工资的。但下城区也为我们民营机构提供了很优惠的鼓励政策。像我们这样的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机构,省、市、区各级对一张养老床位一次性补助共有两万元左右。此外还有持续性的寄养补助,算算不会亏。”
“下城是典型的老城区,截止到去年底,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占到了全区人口总数的19.94%,相当于每5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而老龄化最严重的社区,老龄人口已经占到了37%,相当于每3个人中有1位老人。”下城区民政局局长樊峥告诉记者,与此相对应的是,截止到去年底,下城区的养老机构床位数只有531张,远远满足不了老年人口的需求。
土地资源有限,怎样才能快速增加养老床位,满足广大老人的需求呢?下城区想到的办法就是“多条腿走路”。具体来说,除了新建养老机构外,还采取改扩建、联建、转型和租用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力量投入到社会养老事业当中。
“通过这几条途径,今年我们新增养老机构床位数已经达到了800张,而到明年年底,还将新增数百张床位。”樊峥说,新建的朝晖街道老人公寓,100张床位已经投入使用。改扩建的东新街道老人公寓,52张床位也投入使用。由速8酒店升级改造而成的杭州博养老人公寓的300张床位,正在装修过程中。
据介绍,仅在2011年,下城区就已经投入一千万元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养老事业的发展,而2012年,这一数字将达到两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