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31日讯
从田头到餐桌,一张“网”管住食品安全。昨天,宁波市肉菜流通追溯系统建成启用,在全国首批试点城市中,布局网点最多、肉菜品类最全、覆盖范围最广。
“只要拿着销售小票在查询机上刷一下条形码,哪里养的猪,哪儿屠宰的,哪个摊主卖给我的,显示得一清二楚。”昨天一大早在潘火菜市场买肉的市民盛女士说,有了这个先进的追溯系统,再也不怕瘦肉精了。
国内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如何让市民吃得放心是宁波市委、市政府最关切的民生问题之一。市食安办主任史小华说,针对75%的食品从市外输入的实际情况,宁波果断将监管关口前移,从源头抓起,2007年在全国率先绘成大宗食品“购销路线图”。
如今,持续扩容的“路线图”已囊括猪肉、水产品、蔬菜、豆制品、食用油、乳品、牛肉、家禽、蛋品、大米等与百姓生活最密切的十大类食品,其产地、供应商、品种、运输、销售等基本情况都一目了然。
今年3月15日,央视报道“健美猪”后,市食安办第一时间分析“路线图”数据资料,发现被曝光的河南孟州等地生猪没有供应宁波的记录,第二天即公开发布消息,让全体市民放心。
食品安全重在防范。宁波不断加强检验检测,探索建立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在2009年建成投用全国首个城市食品检验检测信息共享系统,汇集各职能部门食品安全监管和实验室抽检信息。
“一棵青菜的检测项目就有179个。”在宁波长期从事蔬菜批发生意的衢州商人饶云锋说,即便只是检出点小问题,也会被列入黑名单或取消营业资格,我们丝毫不敢去碰这根“高压线”。
目前,该共享系统已积累约14万批次、140多万项次食品检验检测信息。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宁波定期把食品安全风险告知市民,是国内第一个每年向公众发布食品安全报告的城市。
新近发布的《2010年度宁波市食品安全报告》显示:去年宁波对各类食品共4.5万批次进行实验室检验,获取52万余项次数据,合格率分别为89.70%、98.87%;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放心度达92%。
随着科学、规范、有效的监管机制逐步形成完善,近5年来,宁波没有发生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本月初,宁波的做法入选首届中国食品安全制度创新十大最佳事例。“宁波经验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值得各地学习推广。”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党组书记侯培森评价说。宁波日报 记者 朱宇 周骥 张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