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Watson研究中心软物质科学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周如鸿
关注理由:周如鸿,浙江大学第一届混合班毕业生,现为美国IBM Watson研究中心软物质科学实验室主任、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兼职教授、2011年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会士(Fellow),美国物理学会(APS)会士(Fellow)。
抛开那些成就、名誉,我们关注周如鸿,是因为200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周如鸿在母校浙江大学带了第一位博士生。一晃7年过去,为了这个没有“名分”、没有收入的导师身份,他频繁往返于纽约和杭州之间,至今他已为浙大培养了6位博士、2位博士后。周如鸿说,这只是能对母校做的一点点回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关注周如鸿,跟着他回到那个学风浓厚的浙大时代,展望他站在科学的前沿畅谈未来。
2011年12月,周如鸿在浙大的一场导师见面会上。卢绍庆摄
浙江日报讯2011年圣诞假前夕,一位中国学者从美国飞回杭州,一下飞机,他匆忙赶往母校浙江大学。
同一时间,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12号教学大楼,几位博士生坐在教室里等待他们的导师召开2011年最后一次导师见面会。这位导师有点特殊:他只是浙江大学的客座教授,并不担任任何职务,也从不向学校收取一分薪水。他的真正身份是美国IBM Watson研究中心软物质科学实验室主任和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兼职教授。
他叫周如鸿,浙江大学第一届混合班毕业生、2009年美国总统奖获得者、2011年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会士(Fellow)、美国物理学会(APS)会士(Fellow)。
10年来,驱使他频繁往返杭州和美国两地的动力,在于和母校之间叙不尽的那份情缘。
最深的记忆
12月22日上午,我来到浙大玉泉校区12号教学大楼,赶在这场导师见面会的间隙,与周如鸿老师相约一见。
坐在曾经学习过的12号教学大楼,周如鸿掐指一算,从初入校门到如今已有27个年头。那是1984年,来自舟山的周如鸿成为恢复高考后全国第一批32位免试生之一,并以此入选浙江大学首届混合班(现竺可桢学院)。
“在混合班的两年,是我人生中最受益的时光。”回想当年,周如鸿把我的思绪拉到了那个学风浓厚的浙大时代。
“我刚入学时是光仪系的学生,你甚至想不到这和我现在研究的生物物理有什么关系。”周如鸿说,当时混合班“工科学生理科培养”的教学模式对科学思维的训练,影响了他的一生。“为什么混合班学生的数理化根基这么扎实,这和我们当时的教育理念密切相关。”
上世纪80年代,理想主义盛行,周如鸿深受浙江大学浓厚学术氛围的影响。“以前我们在食堂还是用饭票打饭,我记得那时候饭票的背面都写着英文单词呢!”这个小插曲,他记忆犹新,也被他形容浙大浓厚的学风时频频提及。
当时在浙江大学混合班任教的,有李文铸、周先意、朱正坊等教授……年仅17岁的周如鸿,深受他们言行的感染。
说起自己对物理的喜爱,他忘不了混合班的物理老师李文铸先生。“李文铸教授那时已经是浙大的副校长,他却主动提出要给本科生上课,李文铸先生上课非常投入,甚至把手上的粉笔当烟头点,惹得全班学生哈哈大笑。”说起恩师,周如鸿忍不住笑出了声。
“我从光仪系转至物理系学习,正是深受李文铸教授的影响,他将我们带入物理学领域,是一个非常好的导师。”
见面的时候,在与学生们讨论学术之余,周如鸿说了一点题外话,他告诉学生:做学问和做人一样,要有大将风度,不能只关注小问题,着眼点大才能解决大问题。在场的学生对这句话并不陌生,因为这是周老师每次见面都必须提出的基本要求。
而大将风度,正是周如鸿在浙江大学混合班时的数学老师周先意教授常挂嘴边的话语。“数学课上不止教授函数方程,还告诉你做人的道理。”周如鸿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周先生的这句话,他长记于心,一直到自己为人师,他还把这当做对所有学生的要求。
“人生的转折点其实很少,对我来说,在浙江大学混合班的两年绝对是我的一个转折点。”周如鸿说,“我至今还在尽力向老师们学习,从他们当年的角度考虑问题。”
从混合班毕业后,周如鸿从光仪系转入物理系,继续在浙江大学师从曹培林教授攻读凝聚态物理硕士研究生。硕士期间,他在《物理评论》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这在当时是很大的‘成就’”,周如鸿开玩笑说。因此,周如鸿入选了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主持的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的客座研究员,是当时最年轻的成员之一。
毕业后周如鸿留校任教3年,其间发表14篇论文,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学位,至此结束在浙大9年半的学习和任教生涯。
时光荏苒,转眼周如鸿留美17载,但期间他和浙大的情缘一直在延续。
最好的回报
2011年圣诞期间回到母校,周如鸿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参加12月23日的“西湖学术论坛”第81次会议,与来自力学、物理、材料、化学、医学等各个领域的国内外专家一起,共同探讨“软物质科学”这一新兴领域的最新进展。
2002年,阔别祖国近9年的周如鸿第一次返回母校,从此开始了与国内的合作。一年后,周如鸿与唐孝威院士在浙大合带了第一位博士研究生。
到了2004年,IBM在中国首推“支持大学计划”,在中国共考察了10多所高校,最后选取了两所,其中之一便是浙大。因为周如鸿的大力推荐,“浙大成了IBM在国内的首选高校,以这个计划为依托,在浙大农学院建立了浙江大学-IBM生物信息实验室。”从那以后,周如鸿和母校之间的联系更多了。同时,他和浙江大学物理系交叉学科实验室合作,帮助建立了浙江大学交叉学科实验室计算生物物理课题组。
2004年之后,周如鸿开始固定在浙江大学带博士生,如今他已为浙江大学培养了6位博士生,以及两位博士后,其中一位博士生还获得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身在异乡,周如鸿最经常怀念的就是母校,“人在离开家乡的时候,才会发现家乡的好,祖国的好。”每年,他很多次往返于杭州和纽约之间,每次到浙大,他都会在校园里转转,流连于住过的宿舍、上过课的教室。
所以,当一个“没有名分”、没有分文收入的跨国导师职务摆在眼前时,周如鸿欣然答应了。“把在浙大的所得所想,都再教授给母校的学生们,或许才是最好的回报。”
最大的理想
如果说在浙江大学混合班的岁月,将周如鸿的兴趣由光电引向了物理,那么他在美国的求学时光则让使他的兴趣更加广泛,而他研究的重点也逐渐转为生物物理学,蛋白质科学,软物质科学等交叉领域。
初到美国时,周如鸿去拜见了李政道先生,“在李先生的建议下,我开始接触化学物理,生物物理,并选择了化学系的老师做导师。”从那之后,周如鸿把目光转向了分子生物学领域。
过去的20年,当科学研究越来越朝向生命科学的方向发展时,周如鸿也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发射火星探测器去火星都能准确到几十公尺的范围,但是我们设计药物还大都停留在‘艺术’的范畴。那么我们对自身生命体的了解,有没有可能最终变得像对大气物理的了解那么深刻呢?如果运用自己物理学的知识涉足生物领域,会不会有新的突破?”
带着这样一个疑问,周如鸿把近些年的研究定位于对生命科学的关注。他利用分子动力学理论重点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过程,以及纳米颗粒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纳米毒性,纳米医学)等新兴交叉领域。
同时,他的目光还聚焦于新兴的纳米领域,他应用分子动力学系统研究了生物体系纳米尺度下受限水的特殊性质,并首次提出在生物体系如蛋白质折叠与积聚过程中可能存在类似一级相变的纳米去湿跃迁。
“试想一下,荷叶表面水为什么会形成不沾的水滴?那是因为荷叶表面的特殊构造使得其成为超疏水材料。那么如果把水限制在纳米尺寸的两片荷叶之间又会发生什么呢?”周如鸿说,“在这种特殊环境下,水就会出现宏观尺度下不可能发生的奇特现象,即出现类似一级相变的纳米去湿跃迁。”这对于纳米水通道的设计,分子开关的设计,细胞内分子自组织的机理都有重要意义。“甚至可以用在军事上,如果在潜水艇表面涂上这样的超疏水材料,它在水下滑行的阻力就会减小很多。”
这一成果于2004年发表于《科学》杂志,并被提名为2004年度生命科学最佳论文之一,一年后其后续工作又在《自然》杂志发表。
周如鸿还是IBM蓝色基因计划生命科学部的首席科学家,研究小组开展的与疾病有关的蛋白折叠机理研究的成果,对帮助了解老年痴呆、白内障、糖尿病等疾病机理有重要作用。为此,周如鸿还分别于2005年、2008年获得IBM杰出科技贡献奖,并多次获得IBM研究院科技奖和IBM发明创造奖。
2011年11月,世界最大的综合性科学组织美国科学促进会推选出2011年度在“推动科学发展或其应用方面作出卓越贡献”的会员授予会士荣誉,周如鸿榜上有名。周如鸿是原浙江大学改革开放以后出国留学的校友里面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人。
时光切回到1993年,那一年,年仅26岁的周如鸿,心怀理想,只带了50美元便只身踏上异国求学之路。“飞机上我碰到一位好心人,他劝我去YMCA寻求帮助”,周如鸿不曾想过一踏上美利坚国土就碰上了难题,“最落魄的时候我还睡过教室过道。”
一晃过去将近20年,当2012年来临时,周如鸿还是带着和当初一样的理想,他说新的一年自己将更加投入于蛋白质和纳米材料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他也始终在思考纳米材料能否直接作为一种纳米药物,转为人类所用?“我相信,在未来的几十年内,这一领域一定会有新的突破。”
最大的理想,莫过于此。
- 王海燕,杭州市下城区浙大御跸社区“和事佬”协会会长
- 水开了,快来洗澡 浙大“热水器小妞”微博卖萌
- 西溪路要拓宽成4车道 浙大玉泉校区北门不这么堵了
- 浙大饮水机娘“卖萌”升级 开口说话惊呆一大片
- 2012中国大学排行榜出炉 浙大蝉联第一引争议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