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15日讯
2012年1月,山东烟台发现“橡皮鸡蛋”,煮熟的蛋黄摔在地上,能弹起20厘米;
同样是在几天前,“满记甜品”出售的芒果布丁被检出大肠杆菌超标3倍,菌落总数超标13倍……
省两会前夕,震惊全国的“问题食品”连续出现,让“食品安全”成为代表委员们的热点话题。
建立统一农产品准入体系
“在菜场买了一只鸡,看起来挺新鲜,但可能是用激素喂大的,四十多天就长成了。想确保鸡肉安全,从养鸡这个源头就要抓起。”
这次两会,雷永金提交了一个有关食品安全的议案。
在他看来,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雷永金说,省内的农业生产没有实现集约化模式,一些养殖业主为了增加产品产量,可能会使用抗生素、激素,导致蔬菜以及禽、畜、水产品受到污染。
他建议要重视从源头防止农产品污染,建立统一规范的农产品准入体系,比如集约化生产,彻底堵住食品安全的源头问题。
此外,他觉得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相关职能部门的分工,健全综合协调机制,尤其是要解决好分段监管中的衔接问题。
省政协委员刘世美
禁止小贩收集餐厨垃圾
“餐厨垃圾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研究,缺乏政策及资金指导。”
刘世美委员提供了一组数据:
杭州市餐饮业中,将餐厨垃圾自行交由外来人员拉运的占88%;
89%的餐饮业主对上门收集者不支付任何费用,也不过问其用处,有28%餐饮业主还反过来向上门收集者收取费用。
餐厨垃圾的收集者中,养殖户约占82.5%。餐厨垃圾多数未经处理或简单处理,就成了家畜家禽的盘中餐。
餐厨垃圾进行二次利用如提炼潲水油占7.2%;环卫部门统一上门收取的仅占9.3%——这部分多被运至垃圾场填埋或焚烧。
刘世美建议:
严禁餐饮业向毛皮类动物以外的牲畜喂食厨房泔水;
以餐饮业餐厨垃圾的产生量为基准,进行垃圾收费标准的制定;
严格禁止小贩收集餐厨垃圾,违反者给予餐饮业严格罚款处置;
严禁各级牲畜饲养场将餐厨垃圾不经处理就直接饲养牲畜,从源头上杜绝“泔水”牲畜,保障食品安全。
省政协委员董耿
禁止回收过期、近效期食品
“上游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回收过期和近效期食品,存在被利用加工为新食品的可能,上海染色馒头事件就是典型案例。”
省政协委员、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处处长董耿认为,近效期(临近保质期)食品被上游食品生产经营者回收成为潜规则,建议出台过期食品和近效期食品管理规范,确保食品安全。
董耿在对食品流通环节或消费市场检查工作时发现,不少近效期食品堆放在潮湿地下室或角落里。奇怪的是,在不合格商品处理登记本上,却找不到过期食品销毁记录。
“我非常不解,问其原因,商家说,在保质期前1-2月,就会退给批发商或生产厂家,这样做法全国都一样,生产厂家如何处理,就不知道了。”
董耿建议,出台过期食品和近效期食品管理规范性文件,禁止食品生产经营者回收过期食品和近效期食品,防止食品生产经营者将过期食品和近效期食品加工处理后重新上市。
此外,工商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食品的索证索票监管和过期食品、近效期食品监管,建立健全临近保质期食品的销售管理制度。
省政协委员王珂
对食品安全问题零容忍
“像对待酒驾一样处理相关责任人,从源头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加大违法成本,零容忍。”这是省政协委员、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院长王珂针对食品安全的提案。
王珂认为,商人具有逐利本色,“往深里说,食品安全与环保问题一样,都是发展中不计代价、最大限度追求经济总量膨胀、企图赶超发展的结果。”
他提出,应该加大食品安全的违法成本。
“早些年,因为酒驾带来了多少不幸,但自从公安部门对酒驾采取了零容忍、加大检查力度后,现在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已经成为共识了。”
仅制定几条应急措施已远远不够
必须构建一张安全监管网
省民建(集体)呼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将我省打造成食品安全之都。他们认为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仅仅停留于以往运动式的监管,仅仅制定几条应急措施或办法,已远远不够。
必须综合施策,构建一张安全监管网,使食品安全监管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