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2月16日讯 从春节到元宵节再到刚刚过去的情人节,那个围着餐桌吃吃喝喝的热乎劲好像至今仍未散去,一下子难以消散的似乎还有囤积在体内的鸡鸭鱼肉。也是,短时间内吃进去的好东西太多,加重了“排废系统”的负担,有些人还出现了一些“非常规”症状,比如长痘、失眠、面色晦暗、脂肪堆积、便秘、有口臭甚至情绪有点抑郁等等。从医学的角度说,这就是身体和精神上产生的不良物质过多,不良物质积在体内的时间如果过长、过多,会加速五脏的衰老,所以平日常听到的“排毒”,就很需要了。
“排毒”的方法有很多种,归纳总结了一下,在饮食方面可以借助三把“扫帚”来清扫体内的废物。
第一把:物理扫帚
很多人都知道膳食纤维是人们每天膳食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是清理肠胃的好帮手,不少MM减肥首选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物理扫帚主要是指食物中的纤维。
从理论上说,膳食纤维有如下作用:刺激肠道蠕动,帮助排便,以缩短肠壁与粪便中有害物质的接触时间,并改变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及数目,降低致癌物生成。降低血中胆固醇膳食纤维与胆酸盐结合排出体外,增加胆固醇的分解,因而降低血中胆固醇的浓度。增加饱腹感。所以,这把物理扫帚比较适合有脂肪堆积、便秘症状的人。
世界粮农组织建议正常人每天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应为27克,我国营养学会在2000年提出,成年人膳食纤维摄入量应为每天30克。膳食纤维主要来源于全谷类的米、麦,如糙米、燕麦;水果、蔬菜、干豆类、核果类、种子类等。
需要提醒的是,一些富含膳食纤维食物如燕麦、芹菜等含有相当数量的不可溶性粗纤维,过多食用会延缓胃排空,导致腹胀、早饱、消化不良、食欲降低等症状,还可能影响下一餐的进食,甚至引起胃肠不适。所以食用应把握适量、均衡的原则。
第二把:化学扫帚
化学扫帚是什么?它也能清除人体内的“毒素”吗?据了解,化学类“排毒”物质主要来自维生素C和维生素E。维生素C的作用很多,比如防止坏血病、牙龈萎缩、出血,预防动脉硬化、治疗贫血,还有增加皮肤弹性,防止肌肤干燥老化,使皮肤更加光滑柔嫩。它是人体不可缺乏的营养素。我们在这里推荐的是来自食物中的维生素C,因为天然维生素C主要是美白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尤其是它抗氧化的特性,可去除空气污染物的毒性。还有维生素E,它是最重要的自由基清除剂,改善脂质代谢。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人体缺乏维生素E,容易导致血浆胆固醇(TC)与甘油三脂(TG)的升高,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这么说来,春节后有长痘、失眠、面色晦暗等症状的人,可以考虑多摄入些维生素C和维生素E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萝卜缨、甜椒、油菜、花菜、猕猴桃、菠菜、卷心菜、甘蓝、莴苣、甘薯、山药,还有坚果、瘦肉、乳类、蛋类等。此外,红花、大豆、棉籽、小麦胚芽都有一定含量的维生素E。
第三把:生物扫帚
说起细菌,大家就条件反射一般有点“悚”,其实,现在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多数人都知道并不是所有细菌都是坏的。比如益生菌,它们与那些伤害肠胃道的有害细菌“战斗”,直至将其消灭,是肠道健康的保护者。这里说的生物扫帚就是指抗氧化酶以及居住在肠道内的益生菌。
对于益生菌,小白领琦琦有着不一样的“情结”,因为琦琦一直肠胃不好,尤其是肠功能很差,去医院看过,医生说她得的是肠易激综合征,也就是说她的肠胃道没有器质性病变,只是一种肠道功能性疾病,进食、药物、情绪波动会引起相应症状。因为没有什么特效药,医生建议她可以试试益生菌制剂或相关产品,琦琦于是吃了一段时间的双歧杆菌制剂,效果很不错。后来她又坚持喝含有益生菌的酸奶,现在肠胃功能比以前好多了。
查询相关资料得知,益生菌是一种可以抵御病菌侵害人体的肠道有益菌群。据了解,目前益生菌分为三种:乳杆菌类、双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正常情况肠道内的益生菌与侵入肠道的致病菌相抗衡,相生相克,达到人体的健康平衡。一旦益生菌缺乏,体内的细菌平衡被打破,人体极易患上各种肠道疾病,这就是益生菌的作用原理。
现在市场上的酸奶、酸乳酪等很受消费者欢迎,一方面不仅因为酸奶营养丰富、口感好,而且可以提高体内益生菌的水平。为了提高体内益生菌的水平,可以口服各种益生菌食品,比如为了有利于益生菌的生长,可以服用寡糖类物质,该物质可以促进益生菌的繁殖,起到养护益生菌的作用。常见富含寡糖的食品有豆类、洋葱、大蒜、芦笋等。
益生菌的力量强大了,胃肠道内那些有害的“毒物”也终会“寡不敌众”,被清扫出身体。
当然,除了这三把扫帚,还有一些食物也可以起到为五脏六腑排毒的作用,比如绿豆、柠檬、枸杞、橘子、醋、乌梅、萝卜、百合、蘑菇、冬瓜等,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症状,适量进食排毒。以食物排毒,只要不过量,对身体没什么副作用。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