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环境差维权不容易 五大“难点”你要了解
汽车消费环境较差,消费者维权艰难,已是人所共知。如何在这样的消费环境下保护自己的权益?
汽车投诉网整理归纳出了汽车维权的五大难点,希望车主们看后能够有所帮助:
举证不力。部分消费者在平时保养、维修时不注意收集相关维修单据,以及车主缺乏对汽车的专业知识,待到维权需要举证时才发现根本无从入手。
鉴定无门。车主不认可厂家的检测结果时,就需要自行进行质量鉴定,而目前国内仅有的几家鉴定机构并不接受单方面委托,如果车主要求进行鉴定,还需要得到厂家的书面同意,这对于车主来说难度不小。
维权成本高。动辄上万的检测费用,对于车主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而如果要进行主要部件的检测,其检测费用更是高达十几万元。
解决效率低。对有争议的投诉,往往要经过几个回合才能确认。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一年半载,车主的维权决心也就这样慢慢地被消耗完,就算有最后坚持下来的,也会被迫在有限的维权成果面前妥协。
退车换车难。这首先是涉及到责任认定的问题,然后就是涉及到是否已经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而责任认定对于车主来说就已经是一个难过的门槛,过了这道槛;还得继续过如何判断是否达到退换车的条件这个槛,槛上加槛,想不难都难啊。
省消保委认为,汽车维权确实存在这些难点。消费者了解了这些难点,在维权中就要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举措办法。消保委还特别强调,维权很重要的一条是,消费者应更多地掌握汽车消费知识和使用知识。
杭州市消保委汽车消费投诉相关负责人则提醒消费者:
遇到商家打折降价、赠送礼包等承诺,要以合同等文字形式明确下来,如要签订车协议,要在协议中明确交车的时间、地点等内容,要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写清楚。一旦出现购车纠纷,就可以做到有据可循。如果发现商家合同条款涉嫌“霸王”条款,也可以及时向媒体和消保委反映或者咨询律师。
注重证据的保留与收集,如发票、购车合同、说明书等,以便维权时,有根有据。
提车时,要仔细检查车况,细致察看外观、配件、重要部件和内饰装潢等配置是否与说明书和宣传材料中所说的相符,确定没有问题再签字。
使用车辆前,要仔细阅读用户使用手册。在车子保修期内,应到指定的特约维修点进行维修和保养,以免产生索赔纠纷。
消保委(消协)一直被消费者视为“娘家”。汽车消费者遇到怎样的问题,可以找“娘家”呢?目前,消保委主要受理以下几方面的退、换车投诉申请:根据“三包”规定,购买日起7天内出现故障,主张退车的;15天内出现故障要求换车的;多次维修仍不能正常使用的;在使用中出现重大质量问题的;出现过出售记录或维修记录车辆,当新车销售,涉嫌欺诈的。在上述情况下,消保委支持消费者的退换车要求,并帮助消费者积极与厂家沟通。(作者:记者 周静 孙望楠)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