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平 男,汉族,1962年9月出生,兰溪人,1979年11月参加工作,198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省委党校研究生。历任共青团兰溪市委副书记、书记,兰溪市兰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兰江镇党委书记,兰溪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浦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浦江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浦江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县委政法委书记,县委党校校长,浦江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代??
喜迎党代会县市区委书记访谈系列
2001年12月,从兰溪市副市长调任浦江县委常委,那一年,戴建平40虚岁。
他没有想到,在这块土地上,自己一干就是10年,而且还要继续干下去。
在金华现任县市区党政一把手中,像戴建平这样在一个地方干了10年之久的领导干部,唯他一人。
“我能在浦江工作这么多年,说明浦江人民还是认可我的,我愿意在这里再做点实事。”戴建平在他的县委书记办公室里,用兰溪方言与我交流。
他说,自己是兰溪人,也是浦江人。
在他的办公桌前,摆了几束新鲜的郁金香,很是养眼,这些鲜花可以让他在繁忙的公务之中,得到片刻的放松。
联结杭州湾经济区的前沿
问:浦江在全省和浙中城市群的发展中,如何起到自己的独特作用?
答:在金华“工”字形布局中,浦江与义乌、东阳、磐安构成了上边的一条横线,从位置上看,浦江在这条横线的最北端,与杭州、绍兴的三个县市接壤,到杭州只要一个小时,在金华的所有城市中,我们是最近的,到上海我们也是最快的。这样的位置决定了浦江的重要性,我们要成为金华联结杭州湾经济区的前沿阵地。
不过,浦江在全省、全市的综合实力位列中等靠后位置,我们不避讳是后发型县份的事实,但要改变,要把浦江建设成为产业特色鲜明、发展后劲强劲、城乡格局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浙中新兴特色城市,我把这个简称为“浙中新城”。
我刚从兰溪调到浦江时,惊讶于浦江人的创业热情与拼劲,这里的民间资本也非常雄厚,做生意,办厂的人很多,可以说是“千军万马闯市场,千家万户办加工”。我们要和兄弟县市搞好分工、协作,建好这座“浙中新城”。
要好好利用义乌市场
问:很多浦江人在义乌市场生意做得很好,在他们眼里,义乌市场就是浦江的市场。听说浦江县政府把水晶博览会一半场地搬到了义乌去办。浦江和义乌是怎么样做到如此“亲密”的?
答:我跟你们说个有趣的现象,如果你早上来到我们浦江,可以看到前往义乌的20省道上,浩浩荡荡地排满了从浦江开往义乌的汽车,当然这些都是在义乌经商、开公司或上班的浦江人,他们中有小车,也有货车,具体人数算不清楚,但肯定有好几万人。这些人白天在义乌创业,到了傍晚,又要开车赶回浦江老家。所以太阳西下的时候,义乌回浦江的路上,同样挤满了回家的车辆。
正因为这些在义乌“上班”的浦江人,老的20省道和37省道已经太挤了,所以我们下决心又修了连接义乌的新通道,直接从最近的南边打通山底的隧道,把浦江和义乌的距离再度拉近,这个公路是双向六车道的,浦江段已于去年底通车,义乌段今年也可以通车,到时,我们到义乌还要方便。
浦江的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义乌市场的辐射,义乌市场的繁荣同样也离不开我们浦江。在义乌市场的水晶、挂锁、针织等商位中,绝大部分卖的都是浦江货,来料加工,我们承接了义乌的很多单子。很多工厂的商品,都是生产好以后,直接运到义乌市场上去销售,这和义乌本地的工厂没有什么区别。
我常跟浦江办企业、做生意的人说,这么大的一个市场在我们身边,外国人都要跑过来做生意,我们浦江人还有什么理由不进去。
新建一座中国水晶城
问:浦江未来主要面临哪些困难与挑战?
答:我们1月份刚刚开了县里的党代会,按照金华市“赶超发展、浙中崛起”的战略部署,提出了16字战略——“生态立县、工业强县、科教兴县、文化活县”,浦江的县域综合实力要跨入全省中上水平行列。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应对好摆在眼前的三大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浦江经济总量不大,产业层次仍然偏低,企业不转型升级的话,路子会越走越窄。
我们的企业大多是低、小、散的,很多做水晶、挂锁、绗缝的,其实就是个家庭作坊,几台加工的机器,就是一家工厂了,我们统计过,浦江仅仅水晶加工企业原来就有将近2万家,现在经过整顿,还有6000多家,从长远看,还是偏多,我们要改变分散加工的局面,把大家集聚起来,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浦江低端产品不能太多,要向中高档发展,过去单纯的生产加工基地也不行,要变成市场销售中心。
我们有2万人在广东中山市做水晶生意,他们的生产加工都在浦江,这种市场架构对浦江发展是不利的,我觉得这批人可以用政策把他们引回来,我们正在新建一座“中国水晶城”,面积很大,以后就是中高档水晶产品的集散中心,我们要把全国、全世界的人都吸引到浦江来购买水晶产品。
第二个挑战是资源承载能力有限,生态环境的保护任务非常重。我们是浦阳江的上游,水源要保护好,我们有像仙华山这么漂亮的地方,如果山脚下到处是工业垃圾,那也是很败风景的事。这两年我们在水晶产业的环境整治上下了很大决心,关停了一大批不合格的企业,鼓励企业投入资金用于环保。我们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第三个挑战是社会建设管理的压力。这些年因为经济发展,吸引了西部等地区的23万外来人口前来就业、生活,浦江本身也只有38万人口,这么多外来人口涌入,如果不进行有序管理,就容易产生社会问题。
连续5年信访考评为优秀
问:据说浦江原来上访的人比较多,现在上访数大量减少,还形成了信访工作成功的“浦江经验”。在这方面,党委政府是如何引导的?
答: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浦江信访形势一度十分严峻,特别是老上访户多、闹缠上访多、越级上访多,曾被列为全省8个重点管理县之一。2003年9月,浙江省委主要领导到浦江下访,接待的第一个信访件就是要求解决出行难问题。在省委领导的过问下,当年12月,全长19.8公里的20省道浦江马岭至城区段改造工程破土动工,两年就全线贯通。
我常跟下面的干部们说,群众有上访,说明是有社会公平正义的诉求,我们一定要引导好,解决好。解决信访问题不能被动地等,必须主动地做。群众有信访是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我们规定,对排摸出来的信访积案和重点不稳定因素,县委书记和县长分别包案2件,其他县级领导分别包案1-3件。每解决一件重点信访积案,对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分别加分,列入年终政绩考核。
现在,我们的疑难信访案件比以前减少许多,已连续5年在全省信访工作考评中被评为优秀,这个成绩是很不容易的。今年春节后第一天上班,我就到信访局拜年,大家很辛苦,我们要全力维护好浦江的社会和谐稳定。
在浦江有几个“忘年交”
问:你当时有没有想过要在浦江干10年?
答:当干部是哪里需要到哪里,没有想过在浦江到底能干多久。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把握原则,真诚待人,不扯皮,不推脱,能干的事尽百分之百的力把它干好。
我这个人经常鼓励别人去干事,喜欢给大家提劲,因此我的“人缘”很好,你也知道,浦江很多工厂都是家庭作坊式的,技术层次低,产能也不高,有些还有污染,我就经常上门去做那些老板的工作,用一进一出、放水养鱼的道理跟他们说投入技改、开拓市场的重要性,他们觉得很有道理。
我当常务副县长时,有一次县里慈善总会要搞捐款活动,我想应该用我的“人缘”去募集善款,就跑了不少企业,请那些老板为浦江做善事,效果还挺好,半个月募集了900多万元。
在浦江这些年,浦江方言能说上很多句了,我还交了几个忘年交,其中有个大娘,我帮忙解决了一个困扰她多年的问题,每年春节前她都要提着自家做的年糕来我办公室拜年。今年她又提着年糕来了,我回赠给她一些土特产,还送她到门口,这种情谊有点像走亲戚了。
干部要主动到困难一线
问:你要求你的团队具备怎么样的素质?
答:今年是浦江新一届党委政府工作的起始之年,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我要求干部要以“增强责任心,提高执行力”为目标要求,敦促每位干部都主动走到项目一线、问题一线、困难一线、稳定一线开展工作,在全县上下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和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
每天晚上坚持散步
问:你给人印象总是非常精干、年轻,这么多年了,许多浦江人还说你是“小伙子”,这是否和你注重身体锻炼有关啊?你平时看些什么书?
答:我当干部是从团委书记干起的,工作中和年轻人接触多,自己也觉得工作很有朝气,后来换了很多岗位,但始终让自己对工作保持热情,保持足够的干劲,心态也一直年轻。
我坚持每天散步,有20多年历史了,这或许也是我体形一直不胖的原因。以前我到马路上走,现在马路上汽车多,换成在县府大院里走。走一圈要7分钟左右,每天晚上走个七八圈,汗也出了,人也放松了,晚上睡得香,第二天工作会更有精神。
我喜欢看历史书,看历史实际上就是看当时的政治,读史使人明智,这对我思考问题是很有帮助的。我这两天在看的书是《曾国藩家训》。
据都市快报 记者 江胜忠 摄影 方镖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