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2月21日讯 今天是第13个世界母语日。说到母语,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普通话,但世界语言学界认为,母语是人的第一语言,即每个人生下来最初学会的语言。因此,对义乌人来说,义乌话才是他们的母语。
义乌十八腔,隔溪不一样。不知是否是因为义乌话腔调各异,还是缘于义乌是座新兴的“移民城市”,如今越来越多的义乌年轻一代不会说义乌话,在公共场合,大家都习惯说普通话。
记者调查
买方言书年长者居多
昨天,记者来到位于新马路的图书大厦。在展台前,一个女孩手捧一本《义乌野话篓》看得津津有味。
女孩叫蒋思,来自河南,去年7月到义乌工作。她说,初来义乌时,经常听到听不懂又猜不出的义乌话,“为了工作和生活,想来书店找本方言书恶补一下”。
“义乌方言类图书,在我们店里还挺畅销的。”书店工作人员方英说,目前店里出售的义乌方言类书籍只有《义乌野话篓》,前几年上架的还有《解读义乌方言》。
方英介绍,来买书的读者多为年长者,或是要作研究,或是对义乌方言有兴趣的。
市民声音
方言文化不能丢
“我孙子18岁了,但对义乌话比较陌生,对一些生动活泼的俗语更是摸不着头脑,还常常将普通话和义乌话混杂着说。”在溪流书店,68岁的义乌人黄春钗说。69岁的王大爷附和说:“五六年前,我就感觉说义乌话的人越来越少了。”
市民李智表示,义乌是座开放的城市,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市民很多,大家都讲普通话有利于交流。普通话要学好,但传统的义乌话还是不能丢。
26岁的市民魏宣说,她会说方言,但也有些词不会说。“感觉我们这一代说义乌话的人还挺多,下一代的就少了。”魏宣在大学期间,曾作过方言的社会调查,她认为母语本身就是一种地方文化,所有语言都要保存。
相关链接
世界母语日
199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把每年的2月21日定为世界母语日,提倡使用母语,以保存语言和文化多样性。相关组织指出,目前世界上有7000多种语言,但超过一半的语言都有面临消失的危险,几乎每两个星期就有一种语言消失。
- 浙江省档案馆征集纯正方言“发音人”引发热议
- 徐志摩的土白诗读起来有点难 90后大多不会说土话
- 抢救方言 浙江省档案馆征集纯正“发音人”
- 新昌在寻找“最正宗的方言发音人” 要求挺特别
- 桐乡驻村干部方言同唱“一家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