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转眼,正月已过。记者从各地劳动力市场和工厂企业了解到,我省部分地方的“用工荒”并没有像往年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缓解。纺织、服装、家用电器、五金加工等众多企业用工缺口仍较大。
不过,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也看到了另外一番景象。在一些企业里,生产流水线的自动化水平日益提高,对人工的依赖越来越少;工业产品的附加值不断提升,企业效益提升后更有底气加薪留人;把从传统产业里赚来的辛苦钱投入新兴产业,以期实现转型发展……
“用工荒”是不是伪命题?这是值得政企人士思考的一道紧迫课题。面对“用工荒”,慌的是那些沉溺于低端制造的企业,而不慌的却是那些已经或即将踏上转型升级之路的浙商。许多企业主说:“与其被‘用工荒’搞得心慌慌,不如抓紧寻找转型升级的方向,抓紧上马转型升级的项目,早日走出一条新路。”
有人不慌有人慌
今年的“用工荒”来得早、去得慢,似乎势头更猛、影响更甚,但正应了“一样秋色两样景”的俗语,记者到访的企业呈现出截然相反的情景。
有的企业,依然在疲于应付“用工荒”。转眼正月已过,记者前不久到访过的鹰峤电气还是缺人。“手头有700万元订单要做,电源车间还缺80人。”总经理崔孟杰说,去年月薪1800元起步,今年开到2500元还是招不满人。
作为宁波的卫星城市,这家企业所在的宁海县西店镇有大大小小三四千家企业,有一批家用电器、五金、模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几乎年年遭遇“用工荒”的烦恼。对其中部分企业来说,这种烦恼不仅挥之不去,还越来越甚。
“用工荒”的烦恼普遍存在。正月里,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劳动力市场已举办了三场大型招聘会,共到场企业167家,推出岗位8800多个,吸引求职者1.2万人,初步达成意向3600多人。也就是说,这个杭州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仍动态缺工5000多人,最缺的仍是普通的一线操作工。
但与此同时,记者在另外一些企业却看到了另一番景象。在国内最大的文具制造商——宁波得力集团生产车间里,6000名员工正井然有序地在各条流水线上工作。据总经理娄甫安介绍,企业过了正月十五就已实现满负荷生产。
“近几年,我们通过持续的设备和技术改造实现产业升级,从根本上防范了‘用工荒’的发生。”他说,企业有一支80多人的自动化研发团队,几年来通过改装和研发生产设备,不仅节约成本3000多万元,还大大减少了对普通操作工的需求。仅对一条固体胶流水线的改造,就使产能提高两倍,而成本却节省七成以上。在许多车间,还出现了“原来三个人管一台设备,现在一个人管三台设备”的新现象。
他透露,2009年以来,得力集团的员工数始终保持在6000人左右,但产值每年增长25%。“今年产值将在去年39亿元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这个增长速度,但需要的员工不增反减,大约会控制在5800人左右。”
同样的员工人数却创造出连年增长的产值,员工的年收入也以10%到15%的速度在增长。不仅如此,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一些员工被培养成管理者或技术骨干,让他们看到了发展空间,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静下心来抓转型
同样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有着1280名员工的雅鼎卫浴股份有限公司也没有遭遇“用工荒”。这家企业正月初十开工,当天员工的返岗率达96%,几天之后提高到98%。
其中的奥秘在哪里呢?董事长俞光说:“几年来,我们始终专注于产品升级再造,摈弃低端制造,着眼于提高产品附加值,使企业效益大幅提升,员工收入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雅鼎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据了解,广东、温州等地的卫浴行业,做一只普通的水龙头净利可以低到只有几毛钱,但雅鼎将帝王帽、纸扇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产品设计,使一只浴室用大花洒的价格可以卖到两三千元,仍然深受欧美市场欢迎。
前些年,当别人还沉溺于简单加工就获取不错收益的时候,雅鼎就已经静下心来思考出路,最终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升级之路。“我们的税后净利润超过10%,部分一线员工月入过万,根本不用担心‘用工荒’。”俞光说。
“现在不转型,将来只能无工可用!”峰亚电器的老板邬照锋说着递上来一张刚印好的名片——宁波优科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他笑着说,主要对欧美市场进行贴牌加工的峰亚电器,去年产值已逼近2亿元,“但今后我更看好优科泰,我们要进军工程塑料这一新兴产业”。
为了这次攸关命运的转型,他请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文斌博士担任这家新成立公司的总经理。据文斌介绍,全球范围内汽车配件以塑代钢的势头很猛,尤其是汽车发动机周边塑料零件的核心技术为杜邦等跨国公司掌握。“但我们自主研发的工程塑料的部分指标已超过了现有产品,真是激动人心,前景广阔。”
“这几年从传统产业赚来的钱,我打算都投进工程塑料的研发和生产。”邬照锋表示,工程塑料的样品已经做出来了,今年仅需20多名员工就可以做到3000多万元产值。
低端制造要淘汰
“转型升级能否成功,已成为省域经济发展成败的关键,成为能否成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据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经济所副所长查志强介绍,最近省社科院发表的浙江经济蓝皮书指出,2008年以后我省即进入工业化发达阶段的初期,但目前低层次、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还大量存在,低端制造仍有逐利空间,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尚处于培育阶段,这是导致“用工荒”在一个时期内仍将存在的重要原因。
宁海县委书记卞吉安表示,严峻的“用工荒”,让人切身感受到转型升级的紧迫性。现实表明,廉价劳动力时代已逐渐远去,这为淘汰低端制造带来了机遇和动力。
据他介绍,宁海已经从产业优化入手,着力发展转型升级的特色产业,重点是加快改造提升模具、文具、灯具、汽配、五金机械、电子电器等6大特色产业,大力扶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数控机械等新兴产业,着力推动低端产业向高端提升。同时,强化政府对企业的服务,着力优化转型升级的外部环境。
“‘用工荒’在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较为突出。不仅浙江,整个东部沿海地区都存在‘用工荒’。地方政府要下决心腾笼换鸟,力促转型升级。”对长三角的“用工荒”有过深入调查的上海经济年鉴主编、研究员张兆安表示,转型升级前途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部分企业被淘汰也是正常的,没有一部分企业的倒掉,就没有另一部分企业的凤凰涅槃。
查志强认为,转型升级需多角度着力,例如从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引导民资更广泛、更深入地进入我省的“三大国家战略”。有效吸引和利用外资,带动转型升级。
张兆安特别提出“产业融合”的理念。他说:“淘宝网就是传统的零售批发与互联网的结合。制造业多嫁接一些服务业的理念,或许就能走出一条新路。东部地区的一些大城市已到了后工业化时代,产业融合的前景广阔。”
也有专家提醒政府,要对职业技术教育加大投入,将更多的普工培养成为技术工人,以支撑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否则在企业转型升级的路上,业已存在的“技工荒”将有逐年扩大之势。
声音
“用工荒”
加速经济转型
马光远(经济学博士、经济评论员):自2008年以来,“民工荒”的原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一,从农民工的总的供应趋势看,尽管农民工的总量依旧庞大,但农村提供给城市的劳动力的增速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减速明显;其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企业的数量在增加,农民工的选择越来越多,有很多企业可以供农民工选择,农民工也可以选择自己创业,选择的自由可以说是劳资双方力量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三,中国新一代的农民工无论是在年龄,知识结构,还是价值观等方面已经完全不同于第一代农民工。从年龄而论,农民工的大部分以80后和90后为主,这个群体的特点是文化层次比较高,在生活观念和权利观念上很显然不同于他们的父辈,他们有更多的权利意识和创业的选择;其四,随着东部产业转移至西部,西部也出现了劳动力的短缺,西部低廉的生活成本,以及离家比较近等便利,使得西部的农民工不再选择去生活成本高昂的东部。
张车伟(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无论怎么来说,这个"荒"都是我们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的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有"荒",是因为我们的经济确实腾飞了,发展了,而且反映了现在经济的一个良好态势,所以我觉得,我们国家只要还有荒,那就是说我们国家发展的形势是比较好的,也是非常好的一个阶段。
这个“荒”对于企业来讲,确实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这些企业必须要做到未雨绸缪,而且企业的转型升级本身实际上就是推动我们国家下一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动力来源,只有这些企业转移到更高的一个产业链当中去,然后生产附加值更高的一些产品,才能增强经济增长的自主性和内生性。
这也就逼着企业必须进行转型升级,抛弃过去依靠廉价劳动力谋取利润的发展模式,通过创新等手段寻找市场附加值更高的经济活动,把落后的产业先进化,在利润增加的基础上,增加工资、提高福利等人性化的待遇才有可能实施。
张鸿(央视财经频道评论员):我手上拿着这样一个卡,这张卡是一个人才市场的进门卡。这个人才市场的招聘会是十块钱一张票,一张票在一个星期内,你可以随便进。30块钱是月卡,如果是50块钱的,那么就是可以三个月之内不断地来。后来他们跟我说,这是因为他想不断地来挑工作,所以这个时候企业这个甲方相对来说,已经处在一个被挑选的位置。在这个时候,不能把整个经济升级的压力全让企业来扛,我认为无论是地方政府也罢,中央政府也罢,都应该做一些事情来分担企业的压力,比如减税,还有改善金融环境等等,我们才能共同应对这个槛。(浙江日报综合)
- Facebook要在中国招聘?听浙江农家孩子讲其工作经历
- 探访义乌企业:“用工荒”到底“荒”了谁?
- 嵊泗电力争分夺秒力挽海岛民营企业损失
- 农民工群体就业呈"短工化"趋势 涨不涨薪?涨!
- 安吉:经济大会 企业老总坐上主席台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