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22日讯 家住绍兴市区鹤池苑小区的七旬老人胡伯连前段时间去鲁迅电影城看了电影《金陵十三钗》,这让他感受颇深,“现在的电影与以前不好比,都是大制作,画面清晰,好看,但比起来,我还是更喜欢以前的老电影。”
在胡伯连的心里有着一段他放不下的电影情结。他说他这辈子就一直在做着看电影、放电影的工作,电影就像是一个长久生活在一起的伙伴一样。在退休前,他从事电影放映工作近40年,而其中近20年的农村电影放映员的经历成了他这辈子最难以忘怀的事儿。昨天他给晚报打来电话,一心要讲讲那些年放电影的故事。
因为会用发电机
他成了一名电影放映员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很多人月工资只有十几元钱的时候,一名电影放映员的工资是34元。比起来,电影放映员绝对算得上是一份吃香的工作。但你想成为一名电影放映员,面试人员问的第一句话或许与电影无关,而与发电机有关。
阴差阳错,少年时闲来无事学的一点发电机应用知识,帮助胡伯连成为了一名电影放映员。因为在当时,电还远远没有像现在这么普及,于是放映人员都需要扛着发电机去各个村落放映电影。胡伯连21岁那年,电影队正好去了他所在的绍兴县稽东镇招人。“当时对放映员的要求也很高,一要有文化,二要有技术。应聘的人不少,而我初中文化刚好达标,更重要的是,我学过发电机的使用,于是脱颖而出,挤掉了很多其他的应聘人员而成为了一名放映员。”胡伯连说,其实成为电影放映员之前,电影放映是怎么回事儿他压根就不清楚,也不知道这一项工作将伴随他的一生。
抬着发电机、拎着柴油上山放电影
用两公斤柴油可以放一部电影
这之后,他成了一名很受欢迎的“电影同志”,上山下乡送电影。“我们当时的政策是越偏远越小的村庄,越要把电影送进去。”胡伯连说,在近20年的农村电影放映员生活中,他大概放映了五六千场电影。走到哪里都很有面子,每个人都亲切地称呼他为“电影同志”。“那时候如果晚上7点钟放电影,那我们搭好幕布的时候,下面空地上就摆满了板凳了。到了晚饭时间,幕布旁边还围满了小孩子,他们兴奋得像过大年。有的村子为了庆祝看电影还专门杀了一头猪。”
不过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他曾经一月一次把电影送到绍兴县孙岙岭头山上。“那里海拔500米左右,很高很高,但是为了看电影。大家都很开心,上山时,4名村民扛着重达100公斤的发电机,也有人帮我们拎柴油和放映机。”胡大伯说,柴油倒是用得省,一般一部100分钟的电影只需要两公斤的柴油。胡伯连说,到上世纪70年代后,农村里电的应用也开始普及了,才结束了扛着发电机拎着柴油放电影的历史。
据说,那时候的电影都是黑白片,唯一一部彩色片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电影都是放一部火一部,《南征北战》《追鱼》等很受欢迎。胡伯连说,有一个场景很有意思,当村子里放电影的时候,总有老太太伸手去摸幕布,很好奇为啥这样的布里会发出声音,会走出人来。
上世纪70年代
很多人从乡下赶到城里看电影
“我是直到1975年的时候,调到了绍兴鲁迅电影院工作。当时的鲁迅电影院比现在要小很多,只有一个厅,里面有1200个座位,都是硬木板座位。”胡大伯说,他在影院内做场务工作,经常有人因为买不到票而来找他。“我记得那时候的《红楼梦》《三打白骨精》等电影都是24小时滚动播放的,比如《红楼梦》就连续放了3天,然后放《碧玉簪》《三打白骨精》等,都是前场看完的观众从后门出去后,后场的观众就走进来继续看。
胡伯连说,那个时候的电影技术已经好了很多,画面也比较清晰了,不像农村放映那会儿,电影画面的质量靠的是放映员的技术。技术不好,镜头没弄干净,画面就雾蒙蒙的。
那些放电影的故事
成了他一生的珍藏
胡伯连说,在上世纪80年代,经常是在电影院放完电影后,再拷贝电影到农村去放映。可是随着电视机的普及,搬着凳子去道地上看电影的热闹,也慢慢变成了一段遥远的记忆。但在胡伯连的心里,总是觉得现在的电影缺少了些东西。他说他退休有16年了,单独去影院看电影的次数寥寥可数,因为现在已经没有了以前那种很多人聚集在一起看电影的期盼和热闹了。
在绍兴的电影放映发展历史中,胡伯连是其中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就像一本书一样记录下了很多电影放映中有趣的故事。1992年,作为对他从事电影发行放映工作30年的奖励,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颁发给了胡伯连一个荣誉证章,如今和农村放映员这个身份一样,成了胡伯连的至爱,一生的珍藏。
这枚奖章,老人一直珍藏着。
来源:绍兴晚报
- 只有头会动 高位截瘫11年 这种痛苦他受不了了
- 浪莎对绍兴一制假作坊索赔2000万元 要求在媒体致歉
- 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下月起逐日公布PM2.5数据
- 绍兴市将在浙江省率先开展免费遗传基因检测
- 谁都可以为绿城卖房子 绿城"全员营销"触动绍兴房企?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