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网友热传梁斌事迹。
梁斌手上积了200多份贫困学生的结对资料。
浙江在线03月06日讯 “王娇强,五年级,甘肃省会宁县杨集乡刑坪小学;王汉衣,壮族,五年级,广西省百色市乐业县逻西乡马庄小学……”这一串串的名字填写在梁斌自制的表格里,粗略算算表格足有200来份。除了这些,梁斌还有一大沓汇款单,贫困孩子的照片、信件等。4年来,梁斌一直坚持资助,并发动身边认识的人一起帮助甘肃、广西贫困地区的孩子上学。前前后后,已有100多人通过捐钱捐物参与了他发起的助学活动,受助的孩子近200个,他一人资助的就有10多个。
梁斌,今年37岁,是宁波市公安局海曙分局的一名普通民警。“我是个很容易满足的人,一年四季不买衣服,每天开着小电驴上班。”就是这样一个普通人,将生活中大部分时间和热情都投入到了公益事业中。
精神援助成为新内容走到孩子心中去
“这几天我的手机都被打爆了。”最近几天,梁斌专门用来记录爱心人士名单的本子上又多了近40个陌生人的联系方式。“有了这些帮扶力量。接下来,40个广西和甘肃地区的还没有得到资助的孩子有着落了。”如今,梁斌虽忙,但很充实,许多素未谋面的人参与到了助学的队伍中,让他不禁感叹宁波不愧是个爱心城市。
虽然铅笔、书本、玩具这些物品被不断地送到孩子们的手中,但梁斌始终觉得少了些什么。直到一位心理专家向梁斌说了一席话,他才恍然大悟。
“捐款助人,只是最低层次的慈善援助。孩子们还需要稳定的帮扶关系形成安全感,觉得社会上还是好人多。孩子们还需要被包容和接纳形成归宿感,觉得自己能融入社会,过好生活。孩子们还需要被欣赏和尊重,觉得以后能有尊严地活着。孩子们更需要被理想激励,觉得能成功,能自我实现。”
原来,缺少的东西是对孩子在精神上的援助,这个启发让梁斌有更大的动力和目标。在掌握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梁斌又学习了笔迹心理和图画心理,通过孩子们书信中的字,以及他们的图画,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发现他们的性格特点等。
今年6月,梁斌和他的朋友们将去广西实地援助,他也将第一次把这个新的援助内容带到孩子们中间去。此外,他还决定在当地专门培训1-2个心理老师,教他们相关知识,让孩子们随时能得到帮助。
梁斌存有许多贫困孩子读书时的照片以及寄出的汇款单。
想法化成行动实地探访甘肃会宁县
白方礼老人是梁斌最早动助学的念头的动力源。这个老人并不富裕,却用他蹬三轮车的钱资助着穷困的学生读书,这让梁斌很感动。“如果看到感人的事迹,你只是想想我也要这么做,那一定是没有结果的。”于是梁斌用行动开始了他的助学路。
梁斌最早联系的是甘肃会宁县杨集乡刑坪小学。他让兰州的同学帮他了解了一些那里的情况——干旱地区,资源匮乏,经济落后,但当地人对孩子读书颇为看重,会宁县是全国闻名的“高考状元县”。梁斌将书籍和一些学习、体育用品寄了过去,这些四处募集来的物资时常把他家的车库塞得满满的。后来梁斌的援助对象扩大到了广西和云南两省,身边得知梁斌在助学的朋友也陆陆续续加入了援助的队伍,这给了梁斌鼓舞和力量。
去年7月,梁斌和他的4个朋友去了甘肃会宁县杨集乡刑坪小学。在那里,宁波爱心人士结对助学的孩子有30个。梁斌一行人带去了宁波爱心人士捐献的8000元助学款、学习用品和日常药品。他们分别给20个成绩优异、家庭贫困的学生每人发放了200元的助学款,两位代课老师每人得到500元补助款,剩下3000元存在了专门为学校开立的账户里,用于帮助贫困学生。这笔钱被特别要求“一定要用到孩子的学习教育上,一旦发现被挪用,将终止资助”。
梁斌的实地援助每年开展一次(甘肃和广西两省轮流)。今年6月,梁斌和助学团将去广西省进行实地援助。
付出多收获更多助学之路继续前行
当被问到什么是助学路上最难的事时,梁斌告诉记者,是别人的不理解。“有人说我,你捐一两百有什么用,能帮到人家什么?还不如自己买点烟、酒,干这些事多无聊。”梁斌对此总是一笑而过。他坚信细水长流,循序渐进。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但在援助的过程中,许多孩子都和他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今年过年,甘肃会宁县杨集乡刑坪小学学生王娇强给梁斌寄了一些粉丝,在信中,王娇强说:“爸妈说‘是您帮助了我们,而我们却给不了你什么,只好给您一些粉丝。数量不多,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在家里,家人可是百分百地支持梁斌,连儿子都特别懂事地把500元压岁钱捐了出来,这让他很是欣慰。
在采访过程中,梁斌又接到了要求结对的陌生人电话,他开始忙了起来:记录、询问、落实……梁斌告诉记者,援助孩子这事儿他会一直帮下去。记者 钱昕 实习记者 张洁
- 问宁波晴为何物?宁波3月份近半时间要下雨
- 宁波仍属碘缺乏地区 仅靠吃海鲜摄取碘是不够的
- 宁波2月楼市拉出"小阳线" 中心城区成交超千套
- 社区里的热心“调解员”——义务调解员胡金珍
- 浙江省启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大行动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