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郑宅江南第一家,每年的舞龙闹元宵是不变的传统节目。震耳欲聋的锣鼓、激情四溢的舞龙,让全村沉浸在喜庆、欢乐的海洋中。报道组方镖摄
十七房村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游客,形成了特色旅游。
浙江日报讯“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昨天刊出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代代相传的48字祖训后,引起了全省各地读者的关注。宁波、绍兴、金华、衢州、丽水等地读者纷纷打来电话,爆料自己村里的村规民约。
村规民约是村落居民根据本身的实际,制定的关于对生产、生活、行为、道德约束的规章制度,是村民的道德、伦理准则,体现了一种来自日常生活的价值观念,凝聚了乡村。如何与时俱进,从传统的村规民约中吸取精华,形成富于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正是“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活动所要探讨的。
绍兴上王村——
书圣遗风传千年
3月8日一大早,绍兴县王坛镇上王村,老教师王林梯、王家产正和村干部一起围在村办公室里,讨论修改村规民约内容和《王氏宗谱》祖训。村党支部书记王晋侯看到今天的《浙江日报》,当即拨通了记者电话:“下姜村这样的村规民约,我们村也有。”
上王村位于绍兴县南部山区,全村665户2045位村民居住在一个狭长的山谷中。这里是王姓聚居地,大多是书圣王羲之第57代、58代子孙。
“我们的《王氏宗谱》已经延续千年,虽然隔几年就要加入新的内容,但敬老爱幼、耕读传家、邻里和睦这些祖训都是代代相传,从不更改的,已经成为大家认同并践行的价值观。”王晋侯说。
村子地处偏僻,但耕读传家、书香绵延已经千年。村民王炳元的儿子王孙龙前两年考上了中科院硕博连读的研究生。他家除桌凳和烧火灶外,几乎没什么值钱的家当,但家里一排排的书却时常吸引村里的孩子们前来借阅。
最近这些年,村规民约也增添了不少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稳定和谐等新内容,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文化、道德水平。
(通讯员 陶剑锋 记者 金敖生 整理)
镇海十七房村——
“馒头令”里意味长
宁波镇海区的文化研究专家洪余庆告诉记者,像下姜村这样的村规民约,镇海也有。
洪余庆推荐的是镇海澥浦镇的十七房村。走进十七房村,只见环村的河岸边竖有一块“禁碑”。这块碑主要是为保护河道清洁而设立的。碑上刻着:在河边禁放牛羊,禁止堆积杂物,不准投放污物等。如有人违反,就会罚他送给每家每户一个馒头。因为“馒头令”的存在,在十七房村,条条河流水洁如镜,经久不涸。
村规民约还规定,子弟有志读书且年十五以上,或到外地求学、经商而经济困难者,每年给银二两,小考给费三钱。孤子及身体不好但有志读书者每人给谷100斤,历时3年。对教育的重视,使得十七房村人才辈出,成为宁波商帮中最早的家族商帮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十七房村从建设新农村的实际出发,在村民中广泛开展树立新风尚、发展新文化、培育新农民活动,让十七房村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好传统世代相传。
(记者 童颖骏 通讯员 王旭 张霞 整理)
浦江江南第一家——
以德治家代代传
“说到传统美德,我们郑家是江南第一家,当仁不让。”电话里,浦江县郑宅镇后溪村村支书郑贤庆自豪地说。
浦江县城东行12公里就是郑宅镇,全镇现有1万多人,其中95%为郑姓。自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9年)开始,郑氏便是阖族而居。近900年来,郑家人曾有169人出仕,最高做到礼部尚书。这169人个个清正廉洁,无一人有污迹。在家为民的,也个个以德修身,只有佳话连篇而无丑行记录,被誉为“以德治家的典范”。
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一部典型的以德治家的家训——《郑氏家范》。郑贤庆说,家训共有168条,涵盖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生产管理、生活学习等方方面面,但核心就是“以德正心、以礼修身、以法齐家、以义济世”。其中一条这样写道:“子孙出仕有以赃墨闻者,生则于《谱图》削去其名,死则不许入祠堂。”
家训无声,代代相传。记者在郑宅镇的街巷里穿行,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形:有说有笑的年轻人见对面走来了老人,立即停止说笑,向老人问好,给老人让路,然后敛声静气地站在一旁目送老人远去。随便走走,镇上随处可见手不释卷的人:桥边、树下、院里、灶旁,甚至行走时也有人边走边看,不论男女老少。小镇竟像一个校园。
精神文明换来物质文明,郑宅镇也因此成了闻名天下的旅游古镇和制锁大镇,小镇去年一年的产值竟高达36亿元。
(报道组 方镖 记者徐晓恩 整理)
遂昌县应村村——
互爱互助幸福长
在遂昌县应村村,也有一个实施了近百年的村规民约。
应村村位于钱塘江上游,共有470多户村民,建村已有800多年历史。南宋时期,祖上了为了避难,从湖南迁至到这个偏远乡村。秀水潺潺、河岸葱翠,两条一尘不染的村道穿村而过。
“为人厚道贵通理、处事随缘重知情。”“不忘思源、不忘知足、不忘感恩、不忘舍得”《双溪周氏宗谱》中的这些村规民约,尽管只有短短的践履、力学、勤奋、节流、守信、孝亲、爱国等20多篇,却蕴含着丰富的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村支书周岳运告诉记者,小时候,长辈们经常在夜里给孩子讲村规民约中的道理,告诉大家做人做事的准则,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互爱互助,这些一直影响着村民们的生活。随着社会发展,村里也对村规民约进行修订,增加时代内涵。
村规民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代村民。前不久,80多岁的周彩婷在马路上捡到了1500元钱,在路旁等了半个多小时,不见人来认领。为及时找到失主,她和村干部挨家挨户地找,花了足足一天时间,才找到失主,老人家“压在心头的大石头落了地”。
(报道组 潘俊 整理)
龙游钱家村——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我们村380余人,新中国成立以来,无一人偷盗,无一起刑事案件,20年前就被评为省级文明村。”龙游县钱家村村支书袁陆荣打来电话说。
今天一大早,龙游县模环乡兰塘村钱家自然村村民钱忠军像往常一样去村东的养鸡场喂食,既不锁家门,还顺带着将厨房的空煤气罐放到门口,并压上一张百元钞票。中午回家,煤气已经灌满,边上小凳上齐整地放着找来的零钱。“打记事起,我就没听说有偷盗之类的事情。”钱忠军告诉记者。
在外人眼里,钱家村很像一个“世外桃源”。在这里,就算晚上睡觉不关大门,也不怕有贼来,腊肠、衣服挂在门口过夜从不会不翼而飞。外来运柑橘的卡车停进村子不锁门,也绝不会少了财物。
袁陆荣骄傲地说,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钱家村就制定了一套合理有效的《村规民约》,延用至今,这些年每年都结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进行修订整理,并逐户播讲宣传。大家的共同愿望是建设好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报道组 宋金燕 记者 毛广绘 整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