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三:办卡消费有风险
【案例】
章女士是永康市城区一知名美食餐厅的常客,听说办卡消费可以优惠,于去年在该餐厅办了一张充值卡。几个月后,她到该餐厅消费时,却被告知该餐厅名称已经改了,老板也换了人,让她到该市另外一家新开的连锁店使用该卡。但新开的连锁店说该卡是老“充值卡”,不是该连锁店发的,不能在该店使用,又让她回到原来那家餐厅。
章女士跑来跑去,就是没有一个地方可以用卡。
在接到投诉后,永康市工商局“约谈”了相关餐厅的主要负责人,责令餐厅切实承担起作为一个经营者应负的责任。餐厅应向投诉顾客赔礼道歉,并做退卡、退款等处理。
【提醒】
鉴于此类消费纠纷数量多、涉及面广、事后维权难度大等特点,永康市工商局12315发布了2011年第一号“预付费消费提示”,提醒广大顾客:办卡消费有风险,选卡用卡须谨慎。
陷阱四:特价商品概不退换
【案例】
市民潘女士是个购物狂,每次看到特价、打折商品都不放过。不过这类东西虽然便宜,质量未必让人省心,多数特价衣服,商家明确告知“不能试穿、概不退换”。她告诉笔者,曾在一家品牌服装专卖店买了一件特价外套,后来发现衣服里子开裂了,而且不是那个牌子的衣服。“买的时候,商家表示特价商品,概不退换。现在有了质量问题该找谁呢?”潘女士感到很苦恼。
【提醒】
笔者咨询了永康市某律师事务所陈志毅,他表示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特价商品不属于特殊商品,无论商家通过何种渠道销售,都必须对产品质量负责。
陷阱五:团购内容偷天换日
【案例】
永康市民巩女士去年迷上了团购网站。今年2月初,她团购了一套美发体验券,上面写着洗发、剪发、造型,外加欧莱雅水疗一次,可是到店里消费时,巩女士根本没有体验到水疗。她询问店里服务员,被告知剪发和水疗只能二选一。当时巩女士认为是自己记错了,可回去重新翻看消费记录却发现,是商家没有按合同办事。
巩女士向该网站投诉,最后商家愿意赔偿本次团购的消费金额。
【提醒】
像巩女士这样的情况,网购迷们或多或少都有经历,特别在餐饮行业中,经常以量少、品质差来忽悠消费者。陈志毅律师还提醒消费者,“参加团购后,务必将团购宣传网页截图,保存商家‘承诺’,保留消费凭证并向12315投诉。尤其是餐饮业,最好当场举证,否则事后很难追究责任。”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