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余姚境内发生一起汽车落水事故,“蛙人”从水底捞起一块客车营运线路牌。记者 王鹏 摄
浙江在线03月18日讯 3月8日,329国道复线余姚泗门段,一辆货车闯红灯引发惨祸,致一辆客车坠河,造成车上乘客1人死亡3人受伤。在救援过程中,一个细节特别引人注目:东海救助局的“蛙人”在水底打捞出大客车的线路牌,并浮出水面,举过头顶。
我们通常用海底捞针来形容找一件东西或者是找一个人的困难程度,事实上,负责事故中水下救援的“蛙人”就是专门干海底捞针这种活的,他们可是一帮身怀绝技的“纯爷们”!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北仑穿山黄峙港的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宁波基地,一探究竟。
【关于余姚客车坠河事故】
搜救有多细致?连掉在河里的钱包都被捞起来
方宏宾,36岁,东海救助局宁波基地应急救助分队队长助理,也是这次客车坠河事故中下水救援的“蛙人”。他是海军陆战队退役军人,有16年的潜水经验,能适应各种复杂的水下救援任务。
这次救助,在方宏宾和队员的救助生涯中,难度不算大。
事故发生在3月8日当天早晨5点50分左右,先期赶到的当地群众和之后陆续到达的救援部门已经对事发水域进行了拉网式的排查,应急救助分队赶到时,失事车辆也已经被打捞出水面。
事发水域水流相对平稳,因此搜救工作进展得比较顺利。对于“蛙人”而言,救助最难的就是水流急,难以确定位置,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扩大搜救范围。
“不利因素也是有的。”方宏宾说,事发水域水质比较浑浊,视线不清,给搜救带来一定难度,而且当时还不确定客车在行驶过程中是否有过上下客的行为,因此,车内人数一时无法完全确定。
“蛙人”的水下搜救过程持续了大约一个小时,最后确认水下没有人。
当时采用的是“W型”的地毯式搜索方法,很细致,不仅摸到了线路牌,还摸到了车上某个乘客掉在水里的钱包。
【关于“蛙人”的工作】
做得最多的救援就是溺水搜救
走进基地应急救助分队值班室,墙上的标牌显示,在今年前两个月,他们已经救助抢险了7次。
翻了一下记录,发现这7次救助抢险出动中,大多数是溺水。
宁波基地成立于2006年,应急救助分队至今已出动救助任务231次,溺水搜救占了相当大一部分。一般来说,每年的7月到9月,是应急救助分队最为忙碌的时候。最夸张、也是最不幸的一次是在北仑的一个水库,连续3天,6人死亡,都是因为溺水。
哪些地方最容易溺水?方宏宾心中有张“地图”——市区的月湖、日湖、甬新河、荪湖、鄞州等地;周边的慈溪、奉化、北仑。
最容易溺水有两类人群,一是外来务工者及其子女,他们的安全意识相对薄弱;还有就是放暑假在家的学生。
溺水的原因有很多。一般来说,识水性的人溺水,往往是因为抽筋等意外状况;而水性不好的人,则是因为不识水域状况。“像甬新河,距岸3~5米就有个明显的陡坡,不知道的人很容易在那里出事。”方宏宾说。
最难过的事是看到有孩子溺水
“除了在海上有过一起成功救援案例外,在江、河、湖、库等地出动的救援任务,没有一人生还。”方宏宾叹了口气。
事实上,就近能赶到的救援部门往往在水下搜救上缺乏足够的专业能力;而等具备专业能力的“蛙人”从基地出发,赶到事发现场,往往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对于溺水者来说,救援的黄金时间就只有短短几分钟,一般来说不超过10分钟。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赶到现场的时候更多的是搜救遇难人员的遗体。不理解的群众,往往会说上一句:“捞尸的来了。”碰到这种情况,他们都很难过。
时至今日,方宏宾说,最难过的就是看到被救捞上来的孩子,还有他们父母悲痛欲绝的表情。
方宏宾自己有个女儿,平时聚少离多,他叮嘱妻子最多的一句就是,让孩子远离水。
“蛙人”本领高强一般人干不了
宁波基地一共有6位“蛙人”,全是海军陆战队退役队员的“纯爷们”,因为要成为一个“蛙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海军陆战队队员出身,体能和专业技能绝对是顶尖的,5000米泅渡训练,负重20公斤能游300米……除了掌握海、陆、空、警多达上百件武器外,跳伞、爆破、潜水、攀登、滑雪、车舟驾驶、擒拿格斗、方位判断、地图识别等本领一个也不能落下。
这还远远不够。进入东海救助局后,他们要在上海总部进行一系列严苛的水下救援专业训练。比如,在40米深的潜水舱里深潜训练,练习使用各种专业救助器材,以此应对水库落水、触礁海难、遗体搜索、船舶失火、难船翻扣等复杂救援任务。
没有救援任务时,训练占据了他们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以此来保证自己的体能和专业救援能力。
这6位“纯爷们”和另外6位艇员一起,组成了宁波基地应急救助分队,24小时随时待命。方宏宾说,他们的救助内容还在不断增加,包括像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一些救助。
据介绍,东海救助局下设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厦门6个救助基地,宁波基地同时也是浙江唯一一个集海、空、水下于一体的立体救助单位,遇到紧急情况,基地可以协调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驻舟山救助点,一个小时内可飞达事发现场。
【关于“蛙人”的生活】
枯燥的生活要用平和的心态面对
用“低调”和“神秘”来形容基地,最适合不过,平日极少有外人到访。
基地实行的是准军事化管理,平时救助队员必须24小时在基地待命。即便是双休日,最起码有4个人值班。节假日可以请假,但不得离开基地车程半小时以外,一年有1个月的探亲假。
今年年前,6名队员中的最后一个单身汉,25岁的屠平安结婚了,这是基地里的一桩大喜事。
不过,工作的需要,这些队员不得不承受“两地分居”之痛。
像方宏宾,家在安吉,女儿6岁。“聚少离多,一年见孩子七八次吧,有时候我回家,有时候老婆带着孩子来看我。”
队员周喆算得上是队里最幸福的人,新婚不久就把老婆接到身边,在基地旁边租了一间房子。没任务时,就跑回家做饭,标准的居家好男人。即使这样,夫妻见面的机会并不多,因为“随时会有任务”。
在应急救助分队的统计记录中,“蛙人”出动抢险救助一年比一年多。方宏宾说,他们是国家公益事业单位,刚成立时还不为人所知,后来知道的人多了,他们出动抢险救助的次数也多了。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他们这个单位的存在,为此,他希望记者再次公布一下他们的24小时救助热线电话0574-86069999。
【延伸阅读】
宁波基地“蛙人”应急救助装备一览
潜水服
“科比摩根”牌的干式潜水服,重5千克左右,配备KMB-28型潜水面罩,产自美国,一个面罩就要3万元左右。
潜水服由泡沫合成橡胶的材质制成,厚5毫米,能保证潜水员在水下4℃~5℃水温中体温不至散失过快,还能保护潜水员不被礁石割伤、防止水母海葵等生物伤害。
防化服
美国产的杜邦TK牌,采用TK面料制成。主要用于防护液态或气态化学品、浮质和固体颗粒;最高级的呼吸和皮肤危害同时存在时,以及在未知危险环境中使用。
消防隔热服
产自江苏东台,具有抗热辐射、抗渗水及阻燃性能。主要用于船舱失火时,供搜救人员探火、并搜寻遇害人员时使用。
海上“不倒翁”华英389
从英国皇家救生艇协会引进的全天候海上人命专业救助艇,适用于近海50海里水域全天候海上人命救助,特别是对渔船和中小型船舶的救助。
设计航速18节,承载47名乘员,具有灵活快捷等特点,能在水中高速转圈,并紧急刹车,如遭恶劣海况一旦翻覆,在10秒钟内即可自动扶正。因此,被行内人士称之为海上“不倒翁”。
应急救助车
集图像采集摄像电台于一体,由江铃全顺客车改装成的综合应急抢险车,配备彩色图像声呐(能够用于海底沉船搜寻,扫描沉船轮廓)、彩色水下摄像头(自带光源、耐压300米,用于潜水面罩或手持)、多功能水下电视(对水下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息进行实时采集、记录、回放和远程传输,便于后方指挥调度,制订救援方案)、车载电台(可与基地、海事局、110指挥中心等应急指挥中心之间实现互连互通)。
- 彩色隐形眼镜可致失明 下月起宁波小饰品店禁售
- 宁波一食用油仓库发生大火 火灾原因尚在调查
- 宁波一粮油仓库烧掉三万箱“金龙鱼”扑救持续12个小时
- 文化惠民实惠到家 宁波江东区十家KTV七家网吧部分设施免费开放
- 库车县最大规模基层干部赴宁波轮训工作圆满结束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