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蛙人”的工作】
做得最多的救援就是溺水搜救
走进基地应急救助分队值班室,墙上的标牌显示,在今年前两个月,他们已经救助抢险了7次。
翻了一下记录,发现这7次救助抢险出动中,大多数是溺水。
宁波基地成立于2006年,应急救助分队至今已出动救助任务231次,溺水搜救占了相当大一部分。一般来说,每年的7月到9月,是应急救助分队最为忙碌的时候。最夸张、也是最不幸的一次是在北仑的一个水库,连续3天,6人死亡,都是因为溺水。
哪些地方最容易溺水?方宏宾心中有张“地图”——市区的月湖、日湖、甬新河、荪湖、鄞州等地;周边的慈溪、奉化、北仑。
最容易溺水有两类人群,一是外来务工者及其子女,他们的安全意识相对薄弱;还有就是放暑假在家的学生。
溺水的原因有很多。一般来说,识水性的人溺水,往往是因为抽筋等意外状况;而水性不好的人,则是因为不识水域状况。“像甬新河,距岸3~5米就有个明显的陡坡,不知道的人很容易在那里出事。”方宏宾说。
最难过的事是看到有孩子溺水
“除了在海上有过一起成功救援案例外,在江、河、湖、库等地出动的救援任务,没有一人生还。”方宏宾叹了口气。
事实上,就近能赶到的救援部门往往在水下搜救上缺乏足够的专业能力;而等具备专业能力的“蛙人”从基地出发,赶到事发现场,往往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对于溺水者来说,救援的黄金时间就只有短短几分钟,一般来说不超过10分钟。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赶到现场的时候更多的是搜救遇难人员的遗体。不理解的群众,往往会说上一句:“捞尸的来了。”碰到这种情况,他们都很难过。
时至今日,方宏宾说,最难过的就是看到被救捞上来的孩子,还有他们父母悲痛欲绝的表情。
方宏宾自己有个女儿,平时聚少离多,他叮嘱妻子最多的一句就是,让孩子远离水。
“蛙人”本领高强一般人干不了
宁波基地一共有6位“蛙人”,全是海军陆战队退役队员的“纯爷们”,因为要成为一个“蛙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海军陆战队队员出身,体能和专业技能绝对是顶尖的,5000米泅渡训练,负重20公斤能游300米……除了掌握海、陆、空、警多达上百件武器外,跳伞、爆破、潜水、攀登、滑雪、车舟驾驶、擒拿格斗、方位判断、地图识别等本领一个也不能落下。
这还远远不够。进入东海救助局后,他们要在上海总部进行一系列严苛的水下救援专业训练。比如,在40米深的潜水舱里深潜训练,练习使用各种专业救助器材,以此应对水库落水、触礁海难、遗体搜索、船舶失火、难船翻扣等复杂救援任务。
没有救援任务时,训练占据了他们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以此来保证自己的体能和专业救援能力。
这6位“纯爷们”和另外6位艇员一起,组成了宁波基地应急救助分队,24小时随时待命。方宏宾说,他们的救助内容还在不断增加,包括像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一些救助。
据介绍,东海救助局下设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厦门6个救助基地,宁波基地同时也是浙江唯一一个集海、空、水下于一体的立体救助单位,遇到紧急情况,基地可以协调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驻舟山救助点,一个小时内可飞达事发现场。
【关于“蛙人”的生活】
枯燥的生活要用平和的心态面对
用“低调”和“神秘”来形容基地,最适合不过,平日极少有外人到访。
基地实行的是准军事化管理,平时救助队员必须24小时在基地待命。即便是双休日,最起码有4个人值班。节假日可以请假,但不得离开基地车程半小时以外,一年有1个月的探亲假。
今年年前,6名队员中的最后一个单身汉,25岁的屠平安结婚了,这是基地里的一桩大喜事。
不过,工作的需要,这些队员不得不承受“两地分居”之痛。
像方宏宾,家在安吉,女儿6岁。“聚少离多,一年见孩子七八次吧,有时候我回家,有时候老婆带着孩子来看我。”
队员周喆算得上是队里最幸福的人,新婚不久就把老婆接到身边,在基地旁边租了一间房子。没任务时,就跑回家做饭,标准的居家好男人。即使这样,夫妻见面的机会并不多,因为“随时会有任务”。
在应急救助分队的统计记录中,“蛙人”出动抢险救助一年比一年多。方宏宾说,他们是国家公益事业单位,刚成立时还不为人所知,后来知道的人多了,他们出动抢险救助的次数也多了。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他们这个单位的存在,为此,他希望记者再次公布一下他们的24小时救助热线电话0574-86069999。
【延伸阅读】
宁波基地“蛙人”应急救助装备一览
潜水服
“科比摩根”牌的干式潜水服,重5千克左右,配备KMB-28型潜水面罩,产自美国,一个面罩就要3万元左右。
潜水服由泡沫合成橡胶的材质制成,厚5毫米,能保证潜水员在水下4℃~5℃水温中体温不至散失过快,还能保护潜水员不被礁石割伤、防止水母海葵等生物伤害。
防化服
美国产的杜邦TK牌,采用TK面料制成。主要用于防护液态或气态化学品、浮质和固体颗粒;最高级的呼吸和皮肤危害同时存在时,以及在未知危险环境中使用。
消防隔热服
产自江苏东台,具有抗热辐射、抗渗水及阻燃性能。主要用于船舱失火时,供搜救人员探火、并搜寻遇害人员时使用。
海上“不倒翁”华英389
从英国皇家救生艇协会引进的全天候海上人命专业救助艇,适用于近海50海里水域全天候海上人命救助,特别是对渔船和中小型船舶的救助。
设计航速18节,承载47名乘员,具有灵活快捷等特点,能在水中高速转圈,并紧急刹车,如遭恶劣海况一旦翻覆,在10秒钟内即可自动扶正。因此,被行内人士称之为海上“不倒翁”。
应急救助车
集图像采集摄像电台于一体,由江铃全顺客车改装成的综合应急抢险车,配备彩色图像声呐(能够用于海底沉船搜寻,扫描沉船轮廓)、彩色水下摄像头(自带光源、耐压300米,用于潜水面罩或手持)、多功能水下电视(对水下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息进行实时采集、记录、回放和远程传输,便于后方指挥调度,制订救援方案)、车载电台(可与基地、海事局、110指挥中心等应急指挥中心之间实现互连互通)。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