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09日讯 4月7日是第63个世界卫生日,今年全球关注的主题是“老龄化与健康”。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地面临的社会性问题。到去年年底,湖州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市人口总数比例的19.65%,这标志着湖州市已迈入“老龄化”社会。
4万老人“空巢”万余老人失能
与“老龄化”随之而来的,还有令人忧虑的老年人健康问题,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一份科普资料显示,由于大脑功能的退化和离退休前后生活的急剧变化,老年人中85%的人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我市,失能老人总数已达10995人,半失能老人达到了26657人,目前纯老年家庭有4.19万人。老年精神患者日益增多,老年痴呆上升趋势明显,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老年精神病人住满病房
张大妈今年74岁。退休在家快20年了,刚开始腿脚灵便,女儿还未出嫁,跟老伴过着养养花、钓钓鱼的悠闲日子。
然而10年前,老伴突然去世,独生女儿也嫁到了外地。百平方米的房子里就只剩她一个人生活。虽然女儿一家每月都定期回来看看,但多数时候张大妈还是孤零零的。
养猫养狗呢,觉得家里太脏,种花种草呢,觉得会睹物思人,出去走走呢,看着别人一家其乐融融,自己孤零零地实在没劲。“没人陪着说话、没人陪着吃饭,干啥都无趣,吃啥都没劲。 ”张大妈脸上总是愁眉苦脸的。
过年前,张大妈突然觉得身上哪里都不舒服,一会儿腰痛,一会儿头痛,吃不下睡不好, B超、 CT、磁共振,检查了一圈也没发现什么躯体病症,最后才在医生建议下来到市三院老年精神科治疗。
经过检查,医生诊断张大妈患的是老年性抑郁症。“与一般抑郁症相比,老年性抑郁症症状更多表现为躯体不适。 ”医生建议张大妈住院治疗。
“像张大妈这样的病人,在这两年上升趋势很明显。”市三院精神科临床科主任陈科介绍说,以往,病房里总有几张空床,这两年,病房越来越满,从住满到加床,再到预约,患精神类疾病的老年人越来越多,近半数是老年痴呆症患者。
在陈科的记事簿上,还记录了10多名患者预约排队等待住院。“这些病人有些是与张大妈一样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还有四成多是老年痴呆症患者。病情越来越严重,生活不能自理,家人无法妥善照顾,就只能拜托给医院。”
“这其中不少老人先期因长时间孤单引发心理疾病,之后又无人关注,心理疾病愈加严重,最后不得不住院治疗。”另一名心身科医生告诉记者,每次坐门诊时就会有老人定时来看病,总觉得自己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就爱跟医生聊,一聊就滔滔不绝。“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多是躯体的小毛病引起多种心理障碍症状,如老年抑郁症、焦虑症等。这些老人如果治疗得当或者家人给予一定关注,病情会有所好转,但令人失望的是,绝大多数老人在慢慢走向心理衰老,直至病情严重到住院。”
“空巢”引发“空巢综合征”
“孩子大了,像小鸟一样飞出了父母垒起的窝,留下年老的父母孤独守着空空的老巢。”市老龄办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在湖州, 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市人口总数比例已达到19.65%,且失能老人总数已达10995人,半失能老人数达到了26657,目前纯老年家庭有4.19万人,这些数字目前还在持续增长。这意味着全市老人“空巢”现象严重。
据介绍,空巢现象使医学产生一个新名词“空巢综合征”。退休后一下没了压力而变得百无聊赖的老年人,各种内分泌水平低下,脑血管衰老,更易引发老年抑郁症。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老年人中85%的人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27%的人有明显的焦虑、忧郁等心理障碍, 0.34%的人有一定的精神分裂症状存在, 0.75%的人患有老年痴呆症。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老人退休后,会面临各种无法回避的变故,如老伴、老友去世,身体衰老、健康每况愈下。这些现象会让老人感到恐惧和危机,一旦身体真的出现了毛病,无论大小都容易出现过分担心的表现,进而对一切都不感兴趣,情绪低落、焦虑、失眠,引起抑郁症。”陈科观察发现,老人婚姻破裂问题、再婚问题,再婚后的房子、财产及与对方子女相处出现问题等,都可能引起老年精神类疾病,而表现的症状则多样化。有的老人孤独自闭不合群;有的这也不舒服那也不舒服,焦虑、失眠;有的甚至觉得了无趣直闹自杀。“问题严重了才引起子女的重视,辗转医院,到处求医,最后发现是心理疾病引起的症状。”
抽点时间多陪老人
不少子女认为孝顺老人就是多给钱,让他吃得好穿得好。事实上老人最重视的还是家庭和亲情。
湖城凤凰街道青塘社区居委会负责老龄工作的范女士称,作为子女和晚辈更应重视对老人的精神赡养,让老人感受到天伦之乐,消除寂寞烦恼。不管工作多忙,子女都应常回家看看,陪陪老人,加强和老人的沟通。有事了多与老人交流和沟通,让老人有被需要感和重视感。“与越来越富足的物质条件相比,老年人其实更需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家人的关心。”陈科告诉记者,他碰到过很多病人,送父母来住院,嚷嚷着钱不是问题,但就是没有时间陪老人,把老人往医院一扔,就只在节假日来看看。而对很多老年人,特别是农村留守老人来说,年轻人大多在外奔波,留下老人独处,多半会感到寂寞;如果让老人搬到城市与子女一起居住,那大半辈子生活在乡村的老人很难适应城市狭小的空间。“生活方式不良、缺乏沟通才是各种老年心理疾病的成因,交流胜于钱物。”
陈科认为,老年人的心病需要预防和求治。在子女的配合下,作为老年人本身,应端正心态,接受现实,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对生活抱一种现实的积极态度,自己关心自己,宽慰自己,设法保持心理平衡。人老了,空闲时间多了,老年人可借此多学一些东西,培养多种兴趣和爱好。要多参加公益的事业和活动,让自己变得忙碌而充实。人一忙了,孤独寂寞就没了;并且学了知识、为他人作了贡献,还有成就感。同时要加强人际交往,不要把自己禁锢在房间里,应走访亲戚朋友、邻居,防病于未然。
同步链接在世界卫生日关注老年人健康之际,还有一份报告值得关注:市疾控中心近期发布了2011年度我市成人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市60周岁以上城镇退休人员中,高血压、高血脂和高尿酸患者比例居高不下,高血脂一直独霸鳌头,60周岁以上高血脂患者达10%。高尿酸比例则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升高, 60周岁人群中高尿酸比例约为5%,到了80周岁则超过了10%。而在农村,高血压成了健康第一杀手,60岁以上农村老人患高血压或血压异常的已接近45%,比去年增长了8个百分点。看来,老人的心理和身体健康都该让身为子女的我们足够重视了。
- 傅大爷离奇失踪 房内一摊血水 老人原来看病去了
- 台州黄岩一八旬老人捡垃圾上瘾 邻居苦不堪言
- 天台三村民出资80万设"养老基金"保障老人晚年生活
- 6位老人坚守 至今后继无人 桐乡花鼓戏盼传人
- 德清县要建6个养老照料中心 解决“养老难”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