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4月16日讯进入本世纪以来,浙江农民翻开了新的一页。这一页,是描画现代农业的一页。
种粮大户许跃进百亩示范方亩均产量突破900公斤,并连续创造六项浙江农业吉尼斯纪录,是这一页中有点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之一。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农业形式,难以产生规模化、专业化、高效率的现代农业。然而,浙江的实践否定了这个结论。在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下,以家庭经营为模式的浙江农业,走出了一条从传统迈向现代化的转型之路。
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全国平均水平一半的浙江,在农业生产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全国第一,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连续27年位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位。
穿越历史的迷雾,我们仿佛看到浙江农民辛勤劳作的背影:
河姆渡畔,浙江先民发现并尝试水稻栽培,开拓了人类的稻作文明史。
几千年来,浙江农民面朝土地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新中国成立后,浙江农民致力于提高土地生产力,成为全国最早实现粮食超“纲要”、亩产上千斤的省份。
改革开放以来,尝到家庭承包经营甜头的浙江农民积极性高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突飞猛进,农民生活从温饱迈向小康。
经济发展,生活富裕,农业比较效益低、劳动强度大的弱势日益凸现。
上世纪末,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发展效益农业,进而将其完善提升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由此拉开了农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农业建设的大幕。
本世纪以来,特别是近5年来,浙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许跃进们之所以成就一番事业,除了他们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勉,更离不开这些政策措施的支撑。作为现代农业的样本之一,许跃进的标志性在于:一是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二是科技成果的集中运用,三是土地单位面积产量和农民收益的大幅度提高。试想:如果没有鼓励土地流转等土地使用制度的创新,何来土地规模经营?如果没有现代种业的创新、科技推广工程、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何来科技成果集中运用和土地单产的大幅度提高?如果没有各级政府直接补贴、停征农业税、提供政策性保险,何来农民收益大幅度提高?
这些政策措施是浙江“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产物,也是发达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必备条件,更是鼓励和支持浙江农民建设现代农业的坚强保障。
我们还不能说浙江农民已然建成了现代农业,但我们可以自豪地向世界呐喊:我们已经看到了目标!我们已经在迅跑!我们来了!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