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16日讯 1959年,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风靡大江南北。影片中,那一群生龙活虎、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农村广袤的大地上,用自己的劳动和爱情谱写生命的赞歌,这令当时许多都市的年轻人无限向往。
然而,在那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收起行囊,抱着跳出“农门”的志愿,走进高楼林立的城市,或是求学,或是谋生,渴望让自己的生命留守住城市的繁华。他们年轻,有热情;他们执著,有魄力;他们志向远大,只是梦想不再跟农村有关。
嘉兴,江南的一个小城,跟国内许多城市一样,也面临着农村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农业生产后续乏人的局面。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嘉兴的农村也迫切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
每一个时代,每一座城市,总有那么一群“弄潮儿”。他们个性张扬、敢为人先,他们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在21世纪的今天、在嘉兴的农村、在离市中心不到1小时车程的地方,就有这么一群年轻人,活跃在乡间的田埂上。
是什么样的因缘际会,让他们选择回到农村?习惯了城市的节奏,他们是否还能够在农村找到自己的归属?喝了20多年墨水的他们,又能给农村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变化?记者走进乡间,寻找这些年回到村里的年轻人。
4月11日星期三
地点:南湖区大桥镇江南村
初见刘佳,有点意外。长T恤,牛仔裤,高帮雨鞋,她正专注地在大棚里给葡萄幼苗浇水。见记者远远地跟她打招呼,她便笑盈盈地走过来,利索地钻出大棚,换上平底鞋,说:“楼上办公室里谈吧!”那清亮亮的声音跟电话里的一样,可她干练的模样还是让记者有点诧异,原以为她会是一个专门坐在办公室里写材料、报项目的小姑娘。
一年前的4月,刘佳从新加坡本科毕业后回到了家乡。当时的她,不曾想过会继承母亲的葡萄事业,走上务农的道路。可一年后的今天,她却对这份事业充满了热情和信心。
母亲张全英是嘉兴十八里葡萄专业合作社的社长,种了十多年的葡萄,她在行业内已经小有名气。注册成立的嘉兴市十八里葡萄研究所,如今已成为葡萄种植户学习和交流的好去处,光是楼下卖农药的柜台,平均每天都要接待上百号人,有周边种葡萄的农户,也有来自五湖四海的行家,买农药,更是买技术。
让女儿接手自己毕生的葡萄事业,从而让十八里的葡萄走得更远,这是母亲张全英的心愿,可女儿一口回绝了。
“我是学工商管理的,在新加坡待了4年,说实话,我已经习惯了城市的生活,也已经想好了自己奋斗的方向,让我回村里种葡萄,一下子还真是很难接受。”刘佳回忆起当时的心情,不无感慨地告诉记者,老公是个外国人,毕业后他们都已经在新加坡找好了工作,后来考虑到父母只有自己一个孩子,才商量回国发展,可是即便回嘉兴,也从来没想过种葡萄。
人生的道路有很多十字路口,也许是一个不经意的转身,生命便走向了另一道轨迹。就在回国找工作的那几个月里,正赶上母亲葡萄合作社最忙碌的时节,闲着也是闲着,刘佳就去了研究所,帮忙卖农药。没想到,这小小的农药柜台,给刘佳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未知的世界。
“我地里的葡萄现在已经有两三片叶子了,应该打些什么药?”“这几种药能不能混在一起?”“这一包药要加几桶水?”农户口中这一系列实实在在的问题让这个刚从国外留学回来的80后女生傻了眼。“我当时直接蒙掉了,其实也是在那个时候,我渐渐觉得务农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因为当一个人知道自己有那么多不知道的事情时,就会很想去学、去了解。”
正是年轻人的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刘佳的观念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那次妈妈跟我讲有个农业知识方面的培训,让我有空就去看看。本来感觉自己是去‘打酱油’的,可去了之后遇到很多农业大户,养鸡、养猪、种番茄,什么都有。我听他们聊天,发现他们的话题都很有意思,也发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那么渺小,怎么会有这么多不知道的东西。”那次培训结束之后,刘佳就决定留在村里,帮母亲把葡萄事业发扬光大。
她说:“有那么多人不远千里到母亲的葡萄研究所来学习这门技术,我有那么好的资源,为什么不去学?”
从那之后,刘佳就沉下心,练起了基本功。
“今年我们合作社,新添了160亩的新品种开发基地,我把40亩地交给她,先让她尝试从育苗开始。”对于女儿的选择,母亲张全英很是欣慰,可她对女儿的要求一点都不含糊。下地,那是第一步。
浇水、卖农药,这是刘佳每天的必修课。“现在大棚里有2万棵葡萄苗,基本上3天浇一次水,浇水之外的时间,我基本就在柜台卖农药。”这看似单调的生活,在刘佳眼中却是异常的新鲜和充实。她说,买农药的农民每天都会有不同的问题,千奇百怪,让人应接不暇,那是一个学习技术的过程,更是一个磨炼人耐心的好机会。
“我现在越来越理解我妈妈为什么能够坚持那么多年种葡萄,而且越种越好,这里面的知识可以说是永无止境的。”说到最后,刘佳的言辞之间充满了对母亲的钦佩。问起她今后的打算,她坦然地说:“我现在很喜欢种葡萄,当你看到它长出第一片叶子的时候,那种成功的喜悦是无可替代的。现在我只想练好基本功,然后就像妈妈说的那样,让大桥的葡萄在这个世界上走得更远。”
4月12日星期四
地址:嘉善县大云镇缪家村
从柏油路到水泥路再到石子路,汽车最后停在了一个水泥场上。屋里走出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子,热情地招呼我们进了办公室,刚倒完茶,她又急匆匆地出去吩咐工人干活。环顾办公室,里面陈列着很多奖牌,墙上还有很多她得奖的照片。原来,她就是杨珍。
“不好意思,今天正好要改造前面那个甲鱼的育苗基地,所以有点忙。”杨珍很健谈,说起养甲鱼、卖甲鱼,她便眉飞色舞,滔滔不绝。“从事现代农业,打出自己的品牌是很关键的,但作为农产品,首先要有好的品质,否则广告喊得再响,它走的路也不会太长。”
在办公室北面的甲鱼养殖育苗基地,记者在池边抓到了一只背上有疤的小甲鱼。“这个估计活不了很久,这个疤不是病害引起的,应该是受到什么攻击。”杨珍的解说很专业,她告诉记者,在她的养殖基地中,一切遵循传统的养殖模式,还原一个原生态的生长环境,这也就意味着甲鱼要经受大自然的优胜劣汰,活下来的都是最健康的。因此,在杨珍的基地里,甲鱼从育苗到商品鳖,折耗率大概是50%。然而,也正因为这样的坚持,她的甲鱼凭借过硬的品质,在琳琅满目的甲鱼市场中,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品质是基石,可在当今的社会,酒香也怕巷子深。4年前,杨珍刚回到村里的时候,父母的养殖场就面临着高品质卖不出高价钱的尴尬局面。
“我爸妈专注于养殖,市场的信息不通畅,停留在传统的销售模式中,经常被小贩压价,久而久之,必然是要走下坡路的。”如何才能突出重围?在大学里选修过“市场营销学”的杨珍,刚回村里的时候,就开始酝酿这么一个想法:打响自己的品牌。
杨珍不再把甲鱼卖给经销商了。她为甲鱼设计、定制好包装后,放到了超市销售,统一售价每斤118元。虽然价格比原来高了很多,但杨珍很有信心打开自己的甲鱼市场。然而,事与愿违。渐渐地,杨珍认识到,要让消费者认识、接受、信赖一个品牌,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
尽管打品牌的道路充满了坎坷,但年轻的她从未想过放弃。她白天跑市场、展销会,搞品牌营销,晚上回来上网学营销,甚至还在节假日跑进市场,向消费者进行现场的推销和讲解。皇天不负苦心人,“华神鳖”的牌子就这样在消费者中获得越来越好的口碑。
第七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嘉善县第二批“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嘉善县“十佳巾帼创业之星”、嘉善县“第三届十佳青年创业先锋”……4年的时间,杨珍摘取了很多桂冠,甲鱼事业小有成就,可依然还有很多人问到那个问题:为什么会放弃那份人人艳羡的留校工作,选择回到村里养甲鱼?
当记者也问出这个相同的问题时,杨珍笑了。
“留校半年做行政,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也不擅长这份工作,反倒是过年回家帮父母忙的时候感觉更踏实,后来也就动了这个心思。”杨珍坦然地说,从小在嘉善长大,亲眼看着当地一些企业从几亩地发展成一个大型的农企,感悟到原来农业同样可以有大作为,其实想得很简单,就是想趁着年轻,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
采访手记:
见惯了城市的繁华,是否还耐得住乡村的寂寞?习惯了空调房的温度,是否还经得起大自然的风吹日晒?这是来自社会各个角落的疑惑,也是每一个决定回村务农的大学生自我的心灵考问。
可是,父辈们正在老去,他们的技术需要传承,他们的视野需要拓展。农村的土地在呼唤:现代农业需要这样一群有知识、有能力、有魄力的年轻人。
为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嘉兴市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财政政策,进行资金补助。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嘉兴有35名从事现代农业的大学生申请了省级财政补助。
留在城市,还是回到农村?这是一个问题。两位主人公的故事在向世人诉说,这无关道德,无法预期成败,亦无从评判好坏,全然只是人生的一个抉择;而不论你在哪里,只要你有信心,农村也可以闯出一片天地。
- 姚庄小城市培育跻身省级优秀 60个项目奏响品质最强音
- 遂昌开发美景美食乡村游 一季度接待人次超20万
- 绍兴边界行:东澄村 乡村游盘活一片好山水
- 金华江上,“城市空调”15年 勾起市民回忆
- 平阳乡村艺站菜单式服务 啥文化送下乡百姓说了算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