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16日讯 “有机茶开发项目实施后,武义茶农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有机茶鲜叶收购价比常规茶高40%以上,仅此一项,有机茶基地的茶农每亩可增收1000元以上。”武义县农业局特产站副站长徐文武4月15日说,开发有机茶,让武义茶产业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统称“三品一标”,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品牌,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标志。武义县争创农业品牌,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走在了全市前列,农民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创牌靠规划引导政策扶持
武义山清水秀,开发有机茶得天独厚。1995年,武义开始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合作开发有机茶,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2000年,武义把争创农业品牌、开发有机茶作为生态立县的重要战略举措,并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有机茶开发规划》。该县农业局成立课题组,对有机茶关键生产技术进行研究、推广。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开发有机茶基地、扶持龙头企业、组建营销队伍、培育品牌等。对申报开发有机茶的茶农或经营者,县有机茶开发办公室在基地建立、送样检测、申报认证等方面提供全程服务。
2001年,武义被命名为“中国有机茶之乡”。到去年底,全县有机茶认定面积达2.96万亩,产量达2150吨,产值达1.51亿元,有机茶生产为当地茶农增收4000多万元。目前该县已有17家企业获得有机茶生产、加工和销售认证,年生产能力达2500吨。有机茶开发还推动了无公害茶发展,全县无公害茶园面积已占全县茶园面积的70%以上。茶叶产业成了武义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2008年,武义县制定了《武义县有机农业发展规划》,开展农业“两区”内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力求以有机茶产业为主导,优质稻米、畜禽产品、高山蔬菜、食用菌、优质水果、蚕桑、油茶等特色产业全面发展。据统计,目前武义县有30家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生产的16个农产品通过有机农产品认证,认定面积达3.7万亩,有机农产品认定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66%;有7家企业生产的6个农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面积为0.7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认定面积达9.5万亩。
武义县农业局农产品质监科科长朱永友4月15日介绍,为奖励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的农产品生产者和个人,去年县财政专门安排了80万元支农资金。
标准化生产确保质量安全
打造农业品牌,必须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以开发有机茶为例。过去茶农一家一户生产经营,茶园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茶叶炒制后直接出售,质量无法保证。武义县参照省有机茶地方标准,制定并公布了《武义县有机茶、无公害茶管理办法》、《武义县有机茶生产地方标准》,各有机茶生产企业订立《有机茶生产企业自律公约》,有机茶开发实行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产业化经营,从基地选择、茶园管理、加工制作到市场营销,有了一整套规范的操作规程。有机茶生产企业内部实行生产过程质量跟踪制度,各挂靠企业、各产茶地块分别编号,产品从运输、加工、包装、检测直到消费者手中,均可溯源到产茶地块。如果发现违规者,由县有机茶开发办公室取消扶持政策和有机茶基地资格,从而给有机茶产品质量系上了安全带。
武义县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发展品牌农业的基础,依托龙头企业在农业标准化中的示范与带动作用,加强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利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有机茶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合作关系,由龙头企业负责技术指导,统一控制茶园农药化肥投入,鲜叶统一收购。比如,该县更香有机茶开发有限公司、武义茶业有限公司等17家有机茶龙头企业与茶农紧密合作,联合开发有机茶、无公害茶园面积7万余亩,占全县茶叶面积70%,带动茶农2万多户,既壮大龙头企业自身实力,也带动了茶农致富。
据了解,武义县今年正着手创建“国家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
- 武义55岁的徐珍兰 从水中托起两个小生命
- 指使工人冒险作业 武义一雇主雇工被处行政拘留
- 武义组织部分事业单位赴外省高校招聘紧缺人才
- 武义妇女车流中勇救小孩 她叫项超美真的“超美”
- 武义退休女工勇救捡球童 被称为“超美妈妈”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