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16日讯 徐志军,38岁,由衢州市常山县人民医院选派,去年3月,响应国家援疆号召,带着对援疆事业的忠诚,来到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天山脚下的国家级边境贫困县乌什县,在县人民医院担任副院长,分管医疗工作。
用大爱援疆
“徐志军和医疗队的4名医生,给我们医院带来的帮助是巨大的,因为有他们,我们医院的各方面工作,都上了一个台阶。”乌什县人民医院院长邓志斌向笔者介绍,徐志军等人刚到乌什时,虽然都出现了水土不服、气候不适应、饮食不习惯等困难,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耽误工作。
作为医疗队领队,来到乌什后,徐志军很快便根据当地医院的实际情况,确立了援建目标,制定了对口援助工作计划,充分借鉴浙江医院管理经验,提出了13条管理、发展的建设性意见,指导医院完善医疗核心制度,促进当地医疗卫生观念、体制和管理机制的创新,在全院推行临床疑难危重病人讨论会诊制度、科室小讲课的业务学习制度、危重病人报告制度等规章制度,使医院管理步入了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同时,在徐志军的牵线搭桥下,乌什县人民医院于去年8月,与衢州市人民医院结成了技术协作医院,目前已先后选送了当地8名技术骨干到浙江省医院及衢州市医院进修学习。而通过徐志军的积极沟通,衢州援疆指挥部对当地医疗事业也非常支持,去年共为乌什县人民医院援赠了350多万元的医疗设备,并安排了900万援助资金,为当地兴建了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目前项目即将竣工,投入使用后,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改善当地医院医疗环境差、设备落后的现状。
用柔情行医
“运用援疆医疗QQ群进行会诊,主持开展蛛网膜下腔出血、扩张性心肌病等30多例重症病人的抢救……”作为乌什县人民医院的兼职副院长,在援疆工作中,徐志军除了坚持每天抽出时间参与内科临床工作的同时,还开创性的运用援疆医疗QQ群,进行会诊讨论,诊断出一例急性肺栓塞的疑难危重病病人,并救治成功。
如今,在乌什县人民医院的许多住院病人,都主动提出,要请浙江常山来的徐志军医生为自己看病。“而每当他组织查房时,内科的许多医生,也都纷纷前来在一边旁听学习,因为大家都坚信,跟着徐医生能够学到许多最新的临床知识和实用的临床技能。”乌什县人民医院内科医生唐睿说。
去年11月,在一次送医下乡活动中,细心的徐志军又发现,该县乡下白内障患者比较多,并且大部分是老年人,他们经济困难,根本没有能力做白内障手术。掌握这一情况后,他立即向市援疆指挥部做了汇报,得到指挥部领导支持,组织全体干部人才捐款,一次性为当地35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做了复明手术,令患者和家属感动不已。
今年2月27日中午,当地阿克托海乡的23岁村民热孜古丽•艾萨,因发热、头疼、呼吸困难被送到县医院急诊科,徐志军闻讯后立即赶到现场组织抢救,及时明确诊断为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给病人插气管插管,并在乌什县人民医院首次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当日,他一直守在病人身边,直到晚上11点多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后,他还亲自带领四名医护人员将病人转到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看着一直为女儿的安危奔波忙碌着的援疆医生,热孜古丽•艾萨的母亲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泪,紧紧地拉着徐志军的手,哽咽着说“谢谢-你-救了-我的女儿!”
再过两个多月,徐志军就要离乌什了,然而他却并没有因为归期的临近而失去工作激情。这几天,他又为乌什县人民医院创建“二甲”医院工作,忙碌开了,加班加点为医院进行人员培训。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使乌什县人民医院的“二甲”评审工作早些步入正轨,也为自己为期一年半的援疆工作,站好最后一班岗。
- 衢州开化开着生态养殖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不误
- 衢州柯城供电分局为中心镇发展再添双翼
- 用不干胶涂改车号 这个创意用错了地方啊
- 4年收集200多条衢州谚语 都与衢州人生产生活相关
- 一个向左转一个向右转 导航仪导晕衢州自驾车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