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27日讯 “月入1万,这在办托管班的老师里面,基本上就算是困难户了。”一位在职小学老师说。
这位老师姓林,曾在余姚办过小学托管班。
他说,但凡有点“手段”的在职老师,都在自己家里开托管班,而且收入颇丰。
不过,这些培训班大部分都没有经过任何审批,也没有经营执照,缺少监管和考核。结果,就是效果堪忧。
居民楼里的20多家无证培训班 基本是在职老师办的
林老师说,他是从2007年开始办小学托管班的,地点就在余姚城南一带的居民区里。
因为附近有一家小学,这一带开办的托管班特别多。
“有店面、办出证来经营的也就一两家,但是没有店面、在居民房里面开的,就有23家之多!”林老师说,这些托管班,基本上都是在职老师开办的。
林老师说,在职老师办的托管班,有一个特点,老师自己一般不出面,而是由家里人负责孩子的接送。
“我曾经注意过,在放学的时候,学校门口来接孩子上托管班的,大多数都能认出来,不是老师的婆婆,就是老师的丈夫或者别的家人。”
林老师说,这是为了规避风险,“因为万一被有心人认出来,搞不好就要被投诉”。
有些托管班,虽然不是在职教师办的,但里面也有在职教师的影子。
林老师说,一般有证照的正规托管班,也存在着跟在职教师挂钩,由在职教师介绍生源的情况。“这些也都是有提成拿的,一般介绍一个学生进去,能拿10%以上的提成”。
报班交的不光是辅导费 还有“人情钱”
这些托管班收费还不低。
林老师说,因为在职的老师手上有不少的生源,“一旦开起来,开出名堂来了,价格就随自己说了算”。
一般的托管班,也就星期一到星期五下午放学把孩子带到家里辅导作业之类的,每个月收费在500元到800元之间,如果是一对一的辅导,就要1000元左右,如果是在校老师辅导,那就要2000元以上了。
“这个2000元里面,其实不光是纯粹的辅导学费,更多的是家长塞给老师变相的人情钱……”林老师说。
林老师说,这些托管班,往往不向任何相关部门报批备案,也没有经营执照,所以也不存在纳税的额问题,收入几乎都到了老师的口袋里,“月入上万不成问题”。
缺少监管和考核 培训效果堪忧
虽然开价不低,但托管班、培训班的效果,其实谁都说不准,因为很多老师都是半路出家的。
一名从事少儿英语培训近10年的金姓老师说,圈子里很多从事培训的人,都没有教师从业资格证,“以前是文秘专业毕业的,英语水平还行,到了培训班,就可能成了英语老师……”
金老师说,很多家长送孩子来培训,一般都是抱着提高成绩的目的,在培训班里经过老师“填鸭式”教育后,短期效果会不错,家长也乐得送钱,但是否真的能提高孩子兴趣、素质等,那就谁也说不准了。
这种情况,其实在职老师开办的托管班里也存在着。
林老师说,有一个小学老师开了个英语托管班,班上的孩子后来到别的老师那里上课,才发现学到的英语知识存在非常严重的基础性错误。
“当然,大部分老师可能还是想教好孩子的,但没有严格的监管和考核标准,也没有合理的教学计划,真的效果怎么样,谁也说不好。”林老师说。
为何给孩子报班 家长说”不能让老师觉得不给面子”
对此,家长们怎么看?
记者采访了市民倪先生。
倪先生的孩子在余姚市一家知名小学上4年级,平时两夫妻都要上班,比较忙,下班也不规律,就把孩子送到托管班去。
这个班每个月收费1000多元,还不包括孩子的餐费。
办这个班的,就是他孩子班上的一名任课老师。
记者问他:“为什么选择这个班?比起其他类似的托管班,这里收费明显贵了很多。”
“这些钱其实也是图个安心。”倪先生说,孩子班上的同学几乎都上了这个托管班,“不能让老师觉得我们不给他面子,在学校把我家孩子区别对待,就给他也报了名。”
不过,倪先生说,每次给钱的时候,心里感觉很别扭,给多了感觉不值,给少了又怕老师看不起自己孩子,在学校里不关心孩子。
像倪先生这样,处在尴尬境地的家长不在少数。
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几乎每个家长谈到老师办的托管班,都会感慨一句:“不去怕赶不上别的孩子进度,又怕老师区别对待,去了还担心到底对孩子有没有提高,花了冤枉钱。所以只能这么想,学总比不学好……”
家长应首先负起教育责任 不能一味依赖培训
为什么那么多家长,会把孩子送去这样那样的培训班?
金老师说,最主要的是家长都希望孩子的成绩有所提高,毕竟现在升学压力还很大,学习成绩还是很重要的。
“家长们看孩子的同学都在学,就觉得去学了总比待在家里不去学要好。”
不过,在林老师看来,家长送孩子去托管班、培训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家长们放弃了自己教育孩子的责任。
“小孩子成绩出了问题,家长首先想到的是学校里老师的问题,然后就是托管班、培训班老师的问题,却很少考虑自己有没有问题。”林老师说,他在接触托管班学生的家长时发现,他们大多数都很少花时间跟孩子沟通。
林老师说,他问过很多孩子,他们的爸爸妈妈在干什么,得到的回答,有一半以上都是“打麻将去了”。
林老师告诉记者,现在培训班生意这么火爆,他觉得应该考虑一下,家长放弃自己的教育责任,是不是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