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03日讯 一名法官发现卡里莫名其妙地多了十几万元巨款,他会怎么做呢?
4月19日,永嘉县法院执行局法官戴锦平,赴上海出差途中收到一条手机短信:银行卡里多了一笔12.596万元的巨款。戴锦平以为自己看花了眼,特地用纸巾擦擦手机屏,眯起眼睛仔细看了几次短信,信息显示银行卡确实收到了12万多元。
“难道是家里人汇到卡上的?”戴锦平翻开手机通讯录,向常联系的100多个亲友一个一个打电话去核实。两个多小时过去了,亲友都说没有汇过这笔钱。
排除了亲友汇钱的可能性,那么,会不会是执行案件的当事人呢?
戴锦平和一起出差的同事分析、讨论后,也排除了案件当事人将钱汇入他账户的可能性。
剩下的可能,只有别人汇错账号了。
为了尽快联系上汇错钱的当事人,戴锦平打电话给发卡银行,银行出于保护客户信息的目的,未提供这名客户的联系方式。他只得联系上妻子,说明了情况。
原来,这张银行卡是戴锦平妻子的工资卡,而与卡绑定的手机号码是戴锦平的。
等了一天,汇错钱的户主小林终于通过银行,联系上戴锦平的妻子。随后,小林拨通了戴锦平的手机,戴锦平说:“我是永嘉县法院的法官,你放心,我出差回来,马上将钱转汇给你。”
小林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是放下了。小林说,之所以汇错款,是因为他要汇款的账户名跟戴锦平妻子的名字是一样的。
4月24日下午,戴锦平和小林如约来到银行,双方“验明正身”后很快办理了转账手续。
巨款失而复得,小林握着戴锦平的手连声称谢,说:“没想到遇上同名不同人的情况,只怪我汇钱太粗心。”小林还说:“一般情况下,汇错钱没这么容易拿回来的,幸亏这回我遇上了法官。”
戴锦平说:“不是自己的钱就不应该占有,更何况我是一名法官。”这正是:
天掉馅饼很突然,卡里多了十几万;
逐一询问众亲友,携手同事来“断案”;
排除种种可能性,确认他人汇错款;
一身正气好法官,急人所急把钱还。(飞鸿)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