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04日讯 谷雨时节,迎着连绵的春雨,记者来到了缙云县新建镇笕川村。在这个远近闻名的香菇专业村里,大部分村民通过培育种植、加工香菇,纷纷走上了致富路。记者却从村民们口中得知,村里有一位“不走寻常路”的种粮大户施德富,去年开始他在当地最为热闹的笕川香菇市场上开出了一家专卖店,自产自销各类大米,因为生产的大米质优价廉,在本地聚足了人气。
今年44岁的施德富,从2005年开始通过承包村里的闲田空地,进行大规模种粮,搞起了粮食专业化生产,成了这个香菇专业村里的种粮大户。刚从田里干完农活回来还来不及换下满身是泥的衣服,施德富就和记者一同坐在“施德富米行”店门口,聊起了他多年来种粮的心得。
“平时我都让妻子在店里看着,我可闲不住,就爱往田地里跑。”施德富面颊被晒得黝黑,他说,“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喜欢种田,更见不得田地荒着。”于是,这也成了他不与村里多数人一样选择香菇种植,而是选择种粮食的主要原因。
香菇种植有着很强的季节性,而香菇种植的空闲期5月至10月份正好是单季水稻的种植生产期。最早,菇农租田都采用全年租用的方式,香菇生产期结束后,耕地就处于闲置状态,施德富就将这些菇农的田转租过来开始种植水稻。
“从最初的50亩,到现如今总共承包的200多亩农田,种的地越来越多了,我这心也越来越大。”作为一个和粮食打交道、有着丰富耕种经验的“大户”,施德富说,要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必须具备一定的种植规模,这样才能在种子、化肥等各种农资价格都上涨的情况下确保稳定的收益。
因为规模大,施德富在村里开始小有名气,这几年,逐渐扩大的种植面积让他保持了较为稳定的种粮收益。同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他先后购买了耕田机、收割机、烘干机等农机设备,走上了粮食机械化生产的路子。
“现在种地,已经完全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了,犁地、播种、收获,全都有机械化操作,省时又省力。”他说,虽然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但还是想多学些技术知识,希望可以把粮食种得更好。
“米是最容易让人评价的,别人吃过一次就知道是好是坏,只有好米才有好市场!”通过选育良种,施德富对自己种植的水稻品种及时进行了“更新换代”。几年下来,他也摸透了市场的“口味”,收粮的客商纷纷开出了高价上门收购。
“如今,政府对粮食生产补贴力度不断加大,我这积极性就更高了!”施德富告诉记者,明年还要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到时候就把自己的“米行”多开几家到县城里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