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网曝温州“民间借贷中心”第一单“造假”调查
2012年05月07日 16:11:32

  新华社杭州5月3日电(记者 张遥 张和平 商意盈)被视为温州金融改革迈出“实质性一步”的民间借贷服务中心,成立不到一周,便被网民举报“第一笔贷款造假”“借钱人实为借贷中介公司员工”,迅速引发网民热议。

  去年以来因个别老板跑路、跳楼,一连串的债务风波让温州民间信用体系濒临崩溃。引入第三方公证和登记等制度,本想引导民资健康流动、重建信用,却被曝光是“自编自导”的一场“戏”。“第一单”是真是假?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网民爆料:“历史性第一单”涉嫌“自编自导”

  作为温州金融综合改革的组成部分,4月26日挂牌成立的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被视为温州民资向阳光化探路的一次迈步。额度为5万元的贷款成为服务中心开业当天的“第一单”,来自服务中心的借贷信息登记回执单显示,以一辆汽车作为抵押,胡苏亮获得了为期一个月的贷款,引来了媒体和舆论的广泛关注。

  然而就在开业庆典之后的第三天,28日,新浪网民“胡晓涛”通过微博爆料:“历史性的第一单,借贷双方都是托。男主角是中介公司速贷邦的员工”,“这就是中介公司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出戏”。5月1日,“温州草根新闻”微博转发了“胡晓涛”的爆料,迅速引发了网民关注。

  2日凌晨,一张名为“温州速贷邦员工通讯录”的截图被上传至新浪微博,引发轩然大波。这张通讯录列出了24个姓名以及对应的手机号、QQ号,“开业第一单”的借款人“胡苏亮”名列其中,职务为“直销”。

  一些网民表示,如果爆料情况属实,造假行为与引导民资阳光化、规范化的金融改革初衷完全背道而驰。网民“倪立赶律师”说:“如果连第一单都是搞假的,充斥着虚伪与欺诈,这个中心还有什么存在意义呢?”

  还有网民联系起不久前林春平虚构“收购美国大西洋银行”一事,对温商的诚信表示担忧。网民“米格瓦拉”说:“温州已经假不起了。搞个第一单,用得着这样吗?”

  也有网民表示,借款人是不是员工,与“第一单”是否属于造假并没有必然联系,但借款手续必须合法。“Miss_Partysu”等网民认为,有没有作假只要看有没有办抵押手续,有没有放款。

  据了解,政府引导、企业发起并经营的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目前已有速贷邦等民间借贷中介公司入驻,同时入驻的还有第三方公证机构、律所等等,在这里完成的借贷行为将在服务中心进行登记,并由地方金融监管服务中心监管。

  相关部门很快做出了表态。温州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通过新浪认证微博称,关于网上爆料,“已与鹿城区分管领导沟通,我们一致认为必须查清情况,向社会有个交待。不能让改革创新工作败在个别不讲信誉,弄虚作假之人之手。”

  借款人系中介公司试用员工温州官方调查称借贷“真实可信”

  2日下午,记者在温州速贷邦公司看到了这笔民间借贷的合同证书原件,包括速贷邦与借贷双方各签订的居间合同,以及借款合同、抵押贷款的公证书、车管所的车辆抵押证明,落款日期均为25日,也就是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开业的前一天。银行汇款的回单日期为26日上午。

  速贷邦公司总经理叶振说,“胡苏亮确实已经通过了招聘面试,但还没有和公司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无论他是不是速贷邦的员工,借款手续都是齐备、合规的。”

  “赶在开业做了第一单,确实想借机宣传一下,提高公司知名度。”叶振说。

  记者2日下午来到了胡苏亮所说的这家数码产品店。正在打理店铺的员工自称是胡苏亮的合伙人。当记者提出看看入股合同时,该员工表示合伙没有纸质凭证,只有口头协议。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家数码店是从一家大店铺中隔出的半间,该员工说,铺子是从大店铺老板手里转租的。记者提出要看看转租合同文本,该员工表示没有合同,向记者提供了一张5000元的押金单。

  3日下午,温州市鹿城区政府公布了一份调查结果,称“借贷第一单”真实可信,整个借贷过程符合服务中心的流程,借贷双方登记资料真实、齐全。

  这份调查结果还表示,借款人胡苏亮与曾某在南站数码城共同经营数码店生意。胡苏亮近期因经营需要资金,又不想向父母借钱,又有速贷邦应聘面试的经历,从而想到利用自己的汽车抵押通过速贷邦申请融资撮合。4月26日胡苏亮借款后,于5月2日到杭州进货,购置了一批华硕电脑等店内数码设备,花费了8至9万元。

   用制度规范“人情”温州民资“阳光化”合情更需合理

  网民认为,尽管从借贷手续等方面来看,官方调查称“借贷第一单”真实可信,但这笔贷款仍然“存在水分”。一些受访者表示,温州金融改革正在努力让民间资本“阳光化”,改革过程中允许出现瑕疵,但要让改革落到实处、探索试验取得预期效果,就要祛除浮躁急进的心态,也要将温州民间过去凭借“口头协议”“熟人关系”建立起的商业社会,在阳光化基础上,用法律和制度的准绳加以规范。这样,相关法律制度也需要进一步细化、落实。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作为借贷中介,速贷邦曾表示对这笔民间借贷作了前期入户调查,但2日与记者同行的速贷邦工作人员说,“没有查看过合股或店铺转租的合同文本,之前来店里,看到胡苏亮和其他合伙人挺熟的,谈话间也熟悉很多数码产品的专门用语,加上这笔贷款有抵押物,没必要再去查看合同。”

  浙江省金融法学会理事程学林提出,从“第一单”贷款来看,速贷邦作为中介平台,提供居间服务,尽管现有法律并没有禁止中介公司员工参与借贷,但员工成为借贷人,难保前期入户调查的公正性不受影响。

  浙江省金融法学会会长李有星说,现有法律对中介机构权责的界定并不清晰,尤其是民间借贷中介,本身还属于新鲜事物。浙江省法学会副会长牛太升表示,现有法律规范的重点仍然是借贷方,比如借贷利率约定在什么范围,是否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如果要对民间借贷双方的身份进行限制,具体如何限制,还需要深入调研。

  部分受访者认为,上一轮温州债务危机,已经暴露出“口头协议”“口头承诺”盛行之下的商业社会风险,民间资本“阳光化”还需依靠完善的制度规范与监管。要促使温商承担起金融改革试验的使命,相关法治监管必须要跟上。(完)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钱芳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每日关注
  • 一线湖景房成露天厕所 新年愿望不再有人随地大小便
  • 大头儿子官司上身 杭州公司向央视动画索赔156万元
  • 传销“老总”在咖啡馆里开年会 被诸暨警方一锅端了
  • 每10分钟攻击三国主题网游 玩家和游戏公司彻底抓狂
  • 环卫工人愿年轻人少放点鞭炮 盼着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相关阅读
  • 倒卖个人信息成产业链 浙江查处非法调查公司近60个
  • 5月8日“世界微笑日”:让生活多点微笑
  • 浙粤闽民间借贷暴利化严重 借条可任意流通转让
  • 一季度浙江省游客满意度调查 丽水游客满意度位列第一
  • 金华草根:倒贴老公教大家跳舞 十年调查让日本认错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