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10日讯 昨天,永康市方岩镇橙里王村村民王和顺向记者反映,在他家的墙上、水槽等潮湿的地方发现了不少类似钉螺的物体,想到钉螺会传染慢性血吸虫病,他非常担心。
发现“钉螺”
六旬老汉三宿没睡安稳
王和顺的家位于永康市方岩镇橙里王村中心位置,他家有个小天井。一见面,黑着眼圈的王和顺就拿出了他收集着的9颗“疑似钉螺”的物体。
记者看到,这些虫子为管状,比米粒略大,头大尾尖,有的头露出壳外正在爬行,头上像蜗牛般有触角,外壳为黄褐色。
为了抓这几颗“钉螺”,王和顺已经有三个晚上没有睡过安稳觉。
5月4日,王和顺坐在天井里剥春笋,无意中看到墙上粘着一个小虫子,他用手按了下,居然没按动。王和顺就把它取下来,两手一掰,掰断了随手扔在垃圾桶里。
直到吃完中饭,王和顺反应过来刚才抓的虫子很像钉螺。“我读中学的时候,全国开展灭钉螺活动,当时我见过钉螺标本。”六十开外的王和顺看到过血吸虫病病人大肚子、双腿肿胀的惨状,虽然过去了40多年,还是心有余悸。
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王和顺想把自己掰断了扔在垃圾桶里的“疑似钉螺”找出来,但没能找到。王和顺记得钉螺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于是继续找。
5日凌晨2时,王和顺爬起来,拿上手电,屋里屋外找开了。屋外有一条阴沟,淤泥又臭又黑,王和顺捂着鼻子,拿铲子一点点拨开。清晨4时,王和顺抓到两颗“疑似钉螺”,分别在下水管道出水口和厨房水槽底下。对照书本,王和顺拿着放大镜和尺子研究。“大小、长短都和书上描写的很相似,但就只有两颗,我还无法确定。”王和顺寻思着想找更多的“钉螺”研究,他又开始行动了。
熬了三个晚上,王和顺抓了9颗“钉螺”,经过几天放大镜下的观察,他断定自己抓到的就是钉螺。
“它们现在处于繁殖期,正在产卵,要尽快消灭。”王和顺的口气有些着急。
这是管螺,不是钉螺
昨天,记者带着这些“疑似钉螺”到永康市疾控中心。“这是管螺。”该中心疾控二科科长应金枝一眼就否定了这是钉螺的说法。她拿出了实物样本让记者比对,从样本上看,钉螺和管螺外形虽然同样是尖圆锥形,但差别很大。
“管螺壳长10~15毫米,个体比钉螺要大,颜色要深,一般有9~10级螺纹。而钉螺的长度小于10毫米,宽小于4毫米。”应金枝说,“两者最大的区别是钉螺口朝左,螺纹右旋,管螺口朝右,螺纹左旋。”应金枝说,近几年永康市发生过几起“疑似钉螺”事件,其实都是管螺。
管螺生活在潮湿环境中,在雨天会顺着墙体往上爬,没有传染病的危险,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而钉螺则生长在有水的地方,或有草的地方,一般没有草的地方不会出现钉螺。
钉螺在永康消失已近30年
应金枝介绍,1984年之后,永康市境内再没发现过钉螺。“血吸虫必须到钉螺里繁殖,繁殖以后释放到水中,动物或人接触了疫水,才可能感染血吸虫病。人与人之间是不会传染的。”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宿主,消灭了钉螺,血吸虫就没有了繁殖的载体。
据了解,永康市疾控中心疾控二科设有专门的人员和经费,每年都会组织查螺队蹲守在该市前仓镇光瑶村、龙山镇西坞村、花街镇大屋村等曾经有钉螺的地方查螺。近年来没有发现过血吸虫病例。在做好境内查螺工作的同时,永康市疾控部门还在外来人员中进行血吸虫病的监测。“重点检查来自于血吸虫病流行区的人员,每年监测500人以上。”应金枝说。
- 永康:小鸽警务室,很潮很管用
- 吃空饷!永康市教育局技管中心原主任不上班领工资
- 永康一六龄童从3楼摔下昏迷40多天 奇迹般醒来
- "本分"的男人8年杀了2个情人 永康警方抓获B级逃犯
- 司机走神致两车追尾 浙江永康消防快速破拆救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