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建设厅供图
浙江日报讯
浙江城市化一路领跑——
1998年底,浙江在全国率先实施城市化战略;2006年8月,又率先实施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如今,我省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令人向往的城乡新蓝图正全面展开。
浙江城市化独具特色——
浙江的城市化,是注重城乡空间优化布局之路,是重视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之路,是崇尚保护自然和特色彰显之路。
浙江城市化广惠民生——
2011年全省城市化水平达到62.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12个百分点;
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0900元和13071元,连续多年居全国各省(区)首位,是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显著改善,全省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5.3平方米和58.5平方米。
城乡生活品质跃上新台阶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积极发挥部门职能,深入实施城市化战略,浙江的新型城市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加快城乡规划编制,城乡空间布局不断优化。
率先开展了新一轮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修编。在编制实施环杭州湾、温台和浙中城市群规划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编制实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2011-2020),并提出了“三群四区七核五级网络化”的全省城乡空间布局框架和“47624”的城镇体系结构。
创新编制实施县(市)域总体规划。在全国率先推行县(市)域总体规划,统筹安排生产、生活、生态发展空间,实现县市域范围城乡规划全覆盖、要素全统筹、建设一盘棋,实现县(市)域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两规”全面衔接。
全面推进乡镇和村庄规划编制。率先全面推进县(市)域村庄布局规划、村庄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按照小城市建设标准,开展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总体规划修编。加快修编完善全省200个省级中心镇总体规划。
——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区域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网络化建设加快。建成了杭州湾跨海大桥、沪杭高铁等一大批交通基础工程,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村村响”,建成西湖文化广场等一批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实现了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全覆盖,实现了乡镇连锁超市、行政村放心店全覆盖。
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带动农村发展能力显著提高。2011年全省城市和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2758.5平方公里,县以上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6.73平方米,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6平方米,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数字城管”、城市集中供水、城乡燃气普及率、客运班线通村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均有长足进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先后实施两轮“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省村庄整治率达到60%,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行政村覆盖率达到8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40%;2009年以来完成农房改造117.4万户,实现“四年目标提前一年完成”;建立完善3万多个村级便民服务中心;98%的村委会建立和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四和各省区第一。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城市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产业结构调整深化。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区域布局,大力推动制造业由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升级。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服务业发展,总部经济、创意经济、网络经济、楼宇经济、空港经济等新型城市经济迅速成长。“三二一”产业结构加速形成。
产业集聚发展上新台阶。实施了环杭州湾、温台沿海和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规划,大力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四大建设”,加快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建设。城市和县城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超过60%。
特色块状经济得到提升。全省已形成特色产业区块500多个,主要以日用品和轻工产品的生产为主,总产值达6000多亿元,占全省工业经济总量的50%多。选择42个块状经济,建设现代产业集聚转型提升示范区。
——加快节约型城乡建设,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深入推进治污减排。2007年在全国率先实现县县建有污水处理厂。到目前,全省529个建制镇建成了污水处理设施,占建制镇总数的七成以上;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约八成,污水处理厂COD减排贡献率连续多年保持在七成以上。
建筑节能进展较快。省政府出台《关于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力推广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安全的绿色建筑。在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同时,在新建建筑中大力推广节能先进技术,建筑节能对全社会节能的贡献率达10%以上。全省已有六县两市被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县市。
自然和人文资源得到保护。全省已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8处,数量居全国第一。全省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江郎山丹霞地貌和杭州西湖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
开展园林城市和节水型城市创建。全省共创建了国家级园林城市(县城、镇)28个。荣获联合国人居奖城市2个,国家人居环境奖城市3个、人居环境(范例)奖24个。大力推广节水新技术,全省万元GDP用水量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拥有国家节水型城市5个。
——加快推进制度创新,城市化发展机制不断完善。
户籍制度改革深化。开展居住证制度改革试点,推行居住证制度,完善流动人口在子女就学、劳动就业、计划生育等方面的配套政策。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深化。率先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社会保险“五费合征”,率先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率先构建“3+1”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率先实施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老人集中供养。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全面实施扩权强县改革和中心镇培育工程,加强市一级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整合公共资源等方面的职能。农业经营体制、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农村金融体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均有改革创新,有效增强了农村发展活力。
大都市新农村再展新蓝图
令人向往的城乡新蓝图,正在浙江徐徐展开。
“十二五”时期,我省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总体思路是:以城市化科学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主线,以人口向城市合理有序转移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城市群和都市区为基本形态,着力增强城市高端要素的聚合能力,着力增强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辐射能力,着力增强城市宜居宜业的承载能力,构建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市化推进机制,促进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我省将重点开展六个方面工作:
——深入实施城乡规划。深入实施新一轮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推进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义乌四大都市区规划编制。开展省域绿道网规划编制工作,在城市总体规划、县(市)域总体规划中划定并落实基本生态控制线,加快建设以环境导向为主的绿色城乡空间,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开展城市设计,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加快都市区培育建设。加快推进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义乌四大都市区规划建设,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进一步提升都市区中心城市职能,加快推动城市有机疏散、有机集中和有机更新,加强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的功能整合。探索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都市区建设协调机制,积极创造有利于都市区加快发展的制度条件。
——切实完善城市功能。更加注重城市创新、城市生态和城市应急功能、公共服务功能的建设,推进承载力强、功能复合、设施高效、生活丰富的品质城市建设。着力解决当前城市面临的高端要素集聚、城市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等问题,进一步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注重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绿色城镇行动,发展绿色建筑,推进“数字城管”。
——抓好中心镇规划建设和小城市培育试点。加快形成一城带多镇、一镇带多乡的发展格局;坚持旧城改造与新城建设相结合,加快推进小城镇向小城市转变;坚持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相结合,促进产业和人口向中心镇和小城市集聚;坚持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积极破解土地保障、资金保障、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难题,促进中心镇和小城市加快发展。
——全力推进千村农房改造建设示范工程。2012年底前,全面完成4000个中心村规划,完成农村住房改造建设30万户。到2015年末建成1000个规划设计一流、质量安全一流、风貌特色一流、生态环境一流、社区管理一流的农房改造建设示范村。
——创新新型城市化发展体制。进一步深化户籍、土地管理、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进一步明确和扩大居住证持有人可以享有的基本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具体待遇,逐步解决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实际困难。加快公民经济身份与社会身份相分离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探索建立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退出机制,有序开展流转试点等。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供稿)
名词解释
三群四区七核五级网络化。“三群”是指环杭州湾、温台沿海和浙中城市群;“四区”是指杭州、宁波、温州以及金华—义乌四个都市区;“七核”是指嘉兴、湖州、绍兴、衢州、舟山、台州、丽水七个中心城市;“五级”是指由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省域中心城市、县(市)域中心城市、中心镇和一般镇构成的五级城镇体系;“网络化”是指以人流网、物流网、信息网、能源网为支撑,以山海联通的生态廊道为纽带,推动并形成串联“四区”、“七核”的城乡网络化发展格局。
“47624”是指4个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7个省域中心城市,60个左右县市域中心城市,200个左右中心镇和400个左右一般镇。
- 提升畲乡群众的幸福感 景宁城乡遍设文化“舞台”
- 余姚城乡班车退出运营6月底前“变身”公交
- 赵洪祝在湖州调研时强调 统筹城乡发展 增进民生福祉
- 钱江晚报:留守儿童之死与城市化之痛
- 付瑞生:留守儿童之死与城市化之痛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