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王巧
“下山”轨迹
1995年前
九龙山村村民居住在海拔900多米的高山之上,全村68户189个村民,过着靠山吃山的生活。
1996年11月
九龙山村从九龙山上整体搬迁下山。
1998年以来
多位省委、省政府领导李泽民、张德江、柴松岳等先后莅临九龙山村视察,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也为九龙山村的建设作过重要批示。九龙山村的成功经验,先后吸引了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全国各大主流媒体的目光。
2004年5月
全球扶贫大会在上海召开,九龙山村的成功经验得到全球同行的关注。
2006年
九龙山村实现了道路硬化、路灯亮化、饮水洁化、垃圾无害化、村庄花园化。
2006年至今
夜访手记
解除“紧箍咒”,最终靠自己
傍晚5点半开始,村里热闹起来了。
天色渐渐暗下来,记者循着一处灯光来到一村民家中,仔细一看,邓求智和另外3人坐在那里剥竹叶花。
“我们把竹叶花摘下来,这个果实是一种真菌,也是中药材,懂的人拿去泡药酒。竹叶花每年4~5月这段时间才有,这些是我母亲白天到附近长有毛竹的荒山上摘的。”邓求智说。
边干活边聊天,不少村民也来到了邓求智家。说起九龙山村现在的生活、今后的发展,村民们七嘴八舌。说到了资金不足、土地不够、没有带头人……
九龙山村的村民是淳朴、勤劳的。在他们看来,人活在世上,就是活到老干到老。像邓求智的母亲,60多岁的人了,听说有人收购竹叶花,就去荒山采摘,采摘后还要晾晒。不少从事来料加工的村民都已经超过了60岁。
由于先辈们在高山上生活了500多年,九龙山村人的观念相对保守。初到平地,村民们过上了先辈们之前一直追求的生活。过上新生活的他们要朝哪里去努力,一时还未明确。
创茶叶品牌资金不够,做来料加工土地不足,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怕合作不愉快……一个个的“紧箍咒”,一直笼罩在九龙山村村民的头上。山区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生产习惯,单家独户的思维方式一直占主流。殊不知,大多数品牌的创建都是从资金不够开始的。土地不够,企业可以办到工业区去;有隔阂本来就是合作共赢中的常态。
同样是来自武义的俞学文,时间同样是1995年,25岁的他怀揣2000元到北京卖茶叶。17年下来,他不仅卖出了“更香”的茶叶品牌,年销售茶叶100多万公斤,产品出口美、韩、日及欧盟,还得到了“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中国十大农村致富带头人”等诸多荣誉。
思想没有打开天窗,行动也就一直停留在大山之上。村庄搬下山让九龙山村民实现了脱贫的梦想,要想实现致富梦,九龙山村人更要将思想“搬下山”。
武义县俞源乡九龙山村曾是全国下山脱贫的“明星村”,1995年村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85元。
俞余松,当年是村里家境差的一户。如今,他已在山下新村里造起3层砖瓦房。15年前,村民们出山务工要走一个半小时山路。因为路远地偏,没有多少女青年愿意嫁到九龙山村,1995年,村里40多名大龄青年娶不到媳妇。
弹指间,定居15年后,去年该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为7800元,是下山前的20多倍。与十几年前相比,九龙山村脱贫了。但搬出深山脱贫后,下一步路该怎么走,是十多年来,摆在全体村民面前一直未解开的难题。
A不炒茶,没有更好的活?
“前两个月比较忙,几乎每天都起早摸黑,这几天总算忙完了。”田华平中等个子,皮肤黝黑,一开口就能感受到山里人特有的质朴与憨厚。
从2005年开始,田华平担任九龙山村的党支部书记。他也是村里12户做茶叶的农户之一。搬迁下山之后,由于管理不善,山上的茶园缺乏管理荒废了。山下人均0.3亩的土地,不适宜大规模发展茶园。山里人特有的吃苦耐劳精神,让制茶的手艺在九龙山村一直延续了下来。田华平介绍,每年的3月初到4月底,是制茶农户最忙的时间,两个月忙下来,村民们要瘦好几斤。
“我已经做了17年,老手艺丢不下。不炒茶,我们没有更好的活儿。”田华平说,村庄未搬迁下山时,九龙山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茶、采茶、炒茶、卖茶。
“没有茶叶我们就到外地收购,今年我去过建德、衢州、金华等地,都是自己开皮卡车去的。”田华平说,到外地收购茶叶做茶,利润会好一些,但更加辛苦。
“有一次,我在杭州解放路一家茶叶店卖茶叶,我卖给茶叶店的茶叶是400元一公斤,我还在店里,一个顾客来买茶叶了,店老板一转手就把价格提到了4000元一公斤。”茶农邓求智说,九龙山村加工出来的茶叶品质不错,价格上不去主要是没有品牌,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赚大钱。
田华平、邓求智等茶农都说,今年茶叶行情比较好,从刚开始的600元/公斤卖到最后还有180元/公斤。
【思考】
目前,做茶叶是该村的最大产业,一般只需两万元的成本,村民只是做加工茶叶这一环,卖茶叶给批发商。村民们缺乏闯市场的勇气和胆识。不少九龙山村的制茶农户均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然而他们都认为单家独户力量不足。
“如果自己做市场,要打品牌、开店铺、收购成品茶叶,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村民们说,把大家的力量联合起来,成立合作社、共同创品牌这样的出路,又觉得不如自己单家独户来得方便,资金回笼快。
“自己单干,赚多少、亏多少一目了然,合作社就说不明白了。”九龙山村一些村民说。
该村村民并没有想过把管理茶园、加工茶叶、卖成品茶这三个环节联合起来一起做。没有长远的规划,再加上资金不足,九龙山村村民不可能会有行动上的“大跃进”。他们的制茶业与在山上时的区别,只是从手工改为了机器加工,劳动的附加值还是很低。
长尾夹加工。摄影潘周清
B
来料加工,停留在补贴家用阶段?
来料加工让留守村庄的妇女们总算有了一份收入。
在九龙山村办公楼一楼,有不少中老年妇女在加工一种文教用品———长尾夹。
“一楼有220平方米,出租给新九龙文具厂,年租金只有3600元。”田华平说,这样优惠的租金能为村民换来十几个来料加工的工作岗位。
洪巧敏,今年60岁,做长尾夹时动作相当麻利。“在这里做,一个月七八百元是有的。家里田里都能照顾到,9岁孙子的上下学都是我接送的。”
“以前住在山上,天天只能放牛、放羊,下一次山要走一个多小时,小孩上学、买点东西、到厂里去打工都很不方便,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挣钱了。”对现在的生活状态,洪巧敏等村妇相当满意。
村办公楼是该村仅有的可以对外出租的房子,因此一些来料加工项目只能放到农户家里去做。村民林海兰在组装的竹夹子,就是到邻居家里做的。
【思考】
看着不少村民从来料加工中受益,九龙山村两委一直想引进更多的来料加工项目。“做完茶叶之后,富余的劳动力就更多了,这时出去打工也只能是打零工,如果有更多的来料加工项目,村民的收入就会更多一些。”田华平说。然而九龙山村是一个移民新村,全村只有100亩土地,人均只有3分地。
“现在我们想造厂房没有地,来料加工想多引进一些项目也没有厂房。”土地不足,束缚了九龙山村来料加工业的发展。
C外出打工,村庄80%富余劳力的选择?
下午5点钟,沉静了一天的九龙山村渐渐热闹起来。男人们、女人们一个个从附近的工厂回到了家。
今年42岁的俞余松,在两里地外的王宅镇一家饲料店做帮工。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灶台前帮助母亲洗菜。
“我在饲料店里干一天有八九十元的收入,一个月也有2000多块钱。”
俞余松的妻子、父亲也都在附近的企业打工,靠打工全年一家能存下三四万元。
“四年前,家里造房子的债全都还清了,现在一家子挣的钱主要用于改善生活,让孩子读书。”自从下山后,俞余松一家的小日子越过越红火。
据了解,九龙山村全村人口有230人,常年在周边企业打工的有七八十人。
【思考】
记者认真梳理了九龙山村村民的收入情况后发现,该村竟然没有年收入在十万元以上的家庭。在该村外出打工者中,年龄集中在20~50岁,这些人大多是家里的“顶梁柱”,占村里强壮劳动力的80%。他们从事的行当以周边企业的装卸工、一线流水线工人、保安为主,这些工种对学历、技术要求不高,这决定了他们的收入水平仅够维持他们的日常开支,一旦家里有人出现了重大疾病等意外,经济上就会对他们构成较沉重的负担。因此,该村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在拼命赚钱养家糊口。文化程度低、没有一技之长、家庭父母等因素导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跨出村外的脚步只局限于十几公里甚至几公里以内。
D下山15年,还是5年前的老样子?
“我们村有现在这个样子,主要是政府的支持和帮助。”田华平说,近几年政府补助资金减少之后,村集体有点无所适从。去年九龙山村做了一段水泥路,目前还欠着工程队的钱。今年村里计划再浇一段水泥路,在路旁做一段围栏,对一条水渠进行“三面光”。
“我算了算,这几项工程又要七八万元的投资,村里没钱,就无能为力。”田华平说。为了改善村集体经济的落后面貌,九龙山村两委也想了很多办法。原高山上的复垦田块出租给田歌公司,村办公楼出租给一来料加工企业,两者相加年租金只有11900元。目前武义县林业部门给全县的生态公益林每亩每年补助12元,三项合计九龙山村年集体经济收入为20100元。
“集体经济薄弱,我们想上一些项目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思考】
2006年村庄整治后,九龙山村变得干净整洁。此后几年,除了一些公共设施的小修小补,村庄的外观几乎没什么变化了。
造血功能不足,村集体经济薄弱,涉及一些水渠的大修、村庄道路和外部环境的整治,就显得捉襟见肘了。“村口东侧一段60米左右的路段是去年结对单位———稠州商业银行赞助我们1万元才勉强修起来的。”田华平说,比如水塘沟渠的修补,村里文化娱乐健身设施的添置、维护等方面,村里现在也没有办法。
村民样本1
邓求智28岁
家庭成员:妻子,女儿(1岁半),与父母一起住,一个弟弟在毕业实习阶段
主要收入:上半年制茶,自己开小货车,父亲开农用货车,一家人年收入8万元左右
主要支出:弟弟求学,6口人的生活费、医药费
“想靠弟弟走出一条致富路”
邓求智家是村里经济条件较好的一户。他是家里的长子,文化程度不高,一家人把希望寄托在快要大学毕业的弟弟田智铭身上。邓求智说,弟弟是他家走出的第一位大学生,大学生在该村屈指可数。弟弟学的是畜牧专业,现在东阳市一家养猪场实习,实习期间工资有1000多元。以后要是发展得好,他希望弟弟能够回村来发展畜牧业,毕竟老村那边的山林、土地、水等资源是现成的。这么多年一家人省吃俭用供弟弟读书,为的是有朝一日能够靠他走出一条致富路。
造房子、讨老婆,家里还欠着部分外债,但邓求智觉得只要努力工作,再过两年,他家就可以把债还清了。
村民样本2
林海兰66岁从事来料加工已5年
家庭成员:丈夫、儿子、儿媳妇,还有一个5岁的孙子。丈夫、儿子、儿媳妇均在附近打工。
主要收入:打工为主,全家每年能结余三四万元。
主要支出:孩子教育费用,日常生活开销,年开支2万元
“山下的好日子,做梦都没想到”
从林海兰常挂在嘴角的笑容里可以看出,她对于下山后的生活很知足。
这两天,有人把一些毛竹衣架夹的半成品拿到隔壁邻居家,林海兰与邻居一起做起了毛竹衣架夹的成品加工,工序比较简单,把一个弹簧装进两片毛竹夹之间就可以。组装一小箱200袋,20元/箱,一天最多可以完成一箱,一般只能做半箱,毕竟家里还有一些家务要料理,林海兰只是把来料加工作为副业。她从事这个行当5年,比起其他一些妇女,时间不算长,现在每月有四五百元的收入。
“我20多岁嫁到山里,以前只在家放养猪、牛、羊,其他事情根本干不了。现在这日子,做梦也没想过。”说到这,林海兰又笑了。
村民样本3
刘寿贵51岁现任九龙山村村主任
家庭成员:妻子和儿子,母亲
主要收入:卖茶叶,一年6万元
主要支出:儿子教育支出,基本生活开支
“改造炒茶机是今年的重点”
刘寿贵开过饭馆、承包过企业食堂,以前的积蓄主要用于儿子读书、供养母亲和全家人的衣食住行,还有一笔积蓄是为儿子结婚和家人的医疗等备用的。
目前,刘寿贵家有5台机器,当天下午5点光景,他刚刚从距离武义一个多小时车程的松阳茶叶市场回来。从今年的市场行情看,茶叶价格一路看涨。尝到甜头的刘寿贵说,他打算更新机器,到年底将机器改造成全自动的,这样可以提高茶叶成品的产量。
- 浙江调高扶贫标准为4600元 增加扶持350万人口
- 庆元在职党员深入社区扶贫帮困
- 省强制隔离戒毒所筑牢从警思想根基 争创一流工作业绩
- 浙江省拟表彰民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 名单14日起公示
- 浙江省拟表彰民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 名单14日起公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