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头丽水街李玉祥摄
矴步 李玉祥 摄
浙江在线05月22日讯
【开栏语】
浙江大地上散落着大量的古村落,它们点缀在山水田园风光中,浑然天成;世代以农耕为主,古风尚存。这里的乡民们,诗意地栖居,无争地生活,他们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
然而,这些世外桃源,不少仍避不开工业的冲击,逃不脱或衰败或被同化的命运。令人担心的是,有一些古村落一旦被确定为名村名镇,反而加速了被资源化、商业化的过程,面临千村一面的威胁。
在我省即将颁布《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前夕,我们踏访山水巷陌,推出“走读浙江古村落”系列报道,探究古村落保护开发的真正可行之路。
在刚刚落幕的“中国景观村落”颁奖会上,永嘉林坑村终于占得一席,成为9个新晋“中国景观村落”之一。这使得楠溪江的古村落,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而在今年3月,永嘉县发改委已对楠溪江古村落的维修和保护进行了立项,永嘉县财政拨款1500万元成立专项资金。更有专家呼吁对楠溪江古村落作整体保护和开发,并提出申遗的设想,对此相关部门也在积极行动中。其实,早在1999年初,国家建设部就建议把楠溪江古村落列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清单”。
这是一处吸引了众多目光的桃花源,建筑学专家三番五次深入考察研究,摄影爱好者流连山水之间不思回返。这里的200多个村庄,像珍珠一样撒向这一片叶脉状流域。
人们惊叹于它们的美,却又唯恐这千百年来好不容易留存下来的古老村落,会像那些已经消逝的传统城镇一样,面临千村一面的威胁。
遥远又封闭的村庄
从地图上看,楠溪江的古村落位于温州市区和永嘉县城之间,交通似乎挺便捷的。然而,真要去某一个村庄,却颇费周折。
周边都是山,楠溪江就在山间穿梭,古村落就散落在这些山里。无论是从温州市区,还是从永嘉县城,出发去任何一个古村落,都要一小时以上的车程。
地图上古村落都是挨成一片的,到了那儿才发现,一个个村其间隔得挺远,不仅风俗有异,连方言听上去也不同。村与村的老百姓之间,来往也不多。
“我是从邻村嫁过来的,但是很少回去了。”蓬溪村106岁的陈英老人说,以前都靠走,就算是邻村,也要走好几个小时。
古朴又诗意的生活
“耕田割草积肥料,天晴下雨凤祥忙,妇女送饭田头吃,烈日插秧热难当。”当问起一年中什么时候最忙时,林坑村89岁的村民毛步松,对记者吟起了这首他自己写的诗。
毛步松喜欢写诗,他的诗从不起名字,但写的,都是生活的点点滴滴,劳作的所见所闻。他在林坑生,在林坑长,伴着这个村庄过了一辈子,留下好几百首诗。
不要以为毛步松是村里有名的诗人,其实当地有很多写诗的人。村民们觉得,自己就生活在如诗的梦境里。这里的乡民们,经由优美的山水,古朴的生活,养成了一种独特的气质,他们欣赏保护着自然景观,也细心创造着人工景观。
山在村外,一池映出倒影,水在山间,一渠引入村来。自然山水被村民人文化了,成了村落的一部分。在这些山水浸润的古村里,他们“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让我住城里,我还不干呢!”蓬溪村72岁的村民谢仕进笑呵呵地说,他从小到大,生活方式一直没什么改变。
早上五六点,天才蒙蒙亮,村里的人们就起来了。扛上农具,在黄狗的领路下,出村去农田里干活。鸡和鸭纷纷从圈里飞了出来,一下子,刚刚还静谧一片的村庄就鸡犬相闻热热闹闹了。而晚上太阳一落,村民们都围在一起,喝酒、聊天、打牌,实在没事,就抬头看看星星。没有人家晚上会关门。
来自上海的小杨是学美术的大学生,他在这些古村住了半个月了。“这些日子,我画了很多画。我想,没有什么地方能比这儿更能激发我的灵感了。”
一个村就是一家人
在经济发达的浙江,很少有村庄,居住其中的人彼此之间都能叫得出名字。因为不少地方,非户籍人口已超过原住民。而在楠溪江边上的古村落,依旧保留着一个村都是一家人的原始风貌。
蓬溪村大多数人都姓谢,岭上村基本上都姓金,而林坑村,90%以上的村民都姓毛。那些少数姓的村民,则是从邻村嫁过来的。
“我们这个村,所有人我都认识,而且都是亲戚,说起来都是一家人。村里哪户人家有事情,大家都会去帮忙。有些老人,儿女在外面工作,他们生病了,我们全村人都会去照顾。”蓬溪村村民谢文波说。
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族谱,记载着这个家族的历史,而这个族谱,往往还超越了村的范围。
“我们毛姓,有的在台州,有的在江山,有的在江西,分好几个地方。但是我们都是一家人,不管在哪儿,谁有事都会帮忙。”林坑村的毛光寿说,前不久,他们在临海的一支要修祠堂,林坑村就去了16个人。
“我40多岁了,说起来算不上村里的老一辈,但是宗族意识从小就刻在我们的心里了。我想,我们的下一辈,还是会把这些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传承下去的吧。”毛光寿对记者说。
传承至今的耕读文化
“我在村里念过一年私塾,第二年我就开始边下田边读书了。到14岁那年,我差不多高小毕业,成了整个村里最有文化的人,但是耕田劳动,我一样没有落下。”说起自己早年上学的经历,林坑村89岁的毛步松一脸的自豪。
下午4点多,在屿北村外的田地里,几个孩子正抡着锄头锄地。在孩子们看来,半耕半读就是白天去上课,下课去干活。而在记者看来,他们好像就是那千百年前,牛角上挂书的小小读书郎。
在这里几乎每个村落,都有启蒙的初级学塾。宗族规定,要厚待老师,要资助学子。
而村人也将他们半耕半读的生活理想,寄托于风水。在苍坡村的西池边,祠规教导“耕为本务,读可荣身”。而整座村庄的布局,就是文房四宝。
这里的人们,将自己的山水情怀、环境意识与审美观念融入到了楠溪江的清山秀水之间,从而逐渐形成了浙南农村特有的耕读文化。这种文化在宋代达到了顶峰,曾经出现辉煌的“永嘉学派”、“永嘉四灵”,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显著的地位。
现状:部分古村落面临破坏的威胁
多年前,曾经到访过楠溪江古村落的人们,如今会发现,昔日交通不便的村落,全部通了公路,也通了电和网络。现代化的进程,让乡民们能更便捷地接触外面的世界,但也给千年不变的村落带来了巨变。
早在2002年,就有游客在游览中发现,村里有砖瓦结构的新房和原先的木结构房屋混在一起,显得有点奇怪。而时至今日,在一些旅游发展得比较好的古村落,记者也注意到,大部分人家都开起了农家乐,一到节假日,就有大批的食客在饕餮,他们的喧哗声也破坏了宁静的小村庄。有些村庄,更像是一个大型的度假村。
永嘉县政协文史办主任徐崇统也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楠溪江古村落群保护困难重重、形势严峻。
“像国家文保单位芙蓉村核心保护区里,有大量违法建筑存在,重点古建筑几乎没有保护措施;苍坡村笔街核心区已遭到相当程度的破坏,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所剩无几;丽水街古建筑面临消防、自然侵蚀和倒塌等严重隐患……”说到这儿,徐崇统一脸的忧虑。
而大量违法建筑的背后,其实也存在着众多无奈的原因。蓬溪村一位村民说,现在该村有一半村民住房紧张,有些村民家的孩子长大后要分床,房间太小,床只能挨在一起用,只有一层薄木板隔一下,晚上睡觉就连呼吸声都能听得清清楚楚。有些村民的房子旧了,拆又不能拆,住又不好住,确实很烦。新村建设由于各种原因停在那里,不知何时才能启动。
除了破坏严重,徐崇统认为,古村落还存在着管理不善和隐患严重等问题,当地都是一些木结构的房子,在干燥的季节,挺容易起火的。始建于明成化二十年(1484)的枫林镇圣旨门街,就在去年被烧毁30余间。
探寻
出路:保护开发带给百姓真正实惠
虽然,楠溪江有一大片古村落都开起了农家乐,但是相对于浙江大多数的景区,来楠溪江旅游的人并不多。
楠溪江风景旅游区管理委员会统计,去年,到楠溪江旅游共有257万人次。对于一个4A级景区来说,这个数量并不多。而且,对于楠溪江众多的古村落而言,旅游人数的分布也很不均衡,哪怕是一些已被大家熟知的村落,旅游的人也不是很多。
比如芙蓉村年均门票收入仅约60万元,丽水街约20万元,苍坡村约10万元,旅游收入还不足以满足管理费用支出,更谈不上保护、发展需要。村集体和村民几乎在古村落保护和旅游发展中,无所受益,而在建设上又处处受制,从而严重影响了村集体和村民保护古村落的积极性、主动性。而对于更多的不为大家熟知的村落,就更难见到一个游客了。
昨天,在楠溪江边上的一些古村落里,记者发现,游客并不是很多,主要是一些来写生、摄影的游客,观光客并不多。
业内人士分析现状后认为,要把古村落保护好,关键是要让老百姓从保护中获得回馈,得到真正的实惠,这样老百姓才会配合。
不过,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越来越重视对楠溪江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永嘉楠溪江风景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李修聪介绍,今年3月,永嘉县发改委已对楠溪江古村落的维修和保护进行了立项,永嘉县财政就此拨了1500万元的专项资金。
楠溪江风景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胡旭明说,他们正在准备出台,关于楠溪江保护开发整体的方案,大的原则是保护和开发并存,保护优先,并实现农房改造和保护老房子分离。
记者手记
保护古村落
更重要的是保护一种文化
现在都在提保护古村落,那究竟要保护什么,是想让这些古村落恢复成原先容貌,还是让老百姓继续过古老生活,或者是一味改造成景点,尽可能地吸引游客?我认为,保护古村落,更重要的是保护一种文化,寻找一个精神家园。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方式肯定在变化,让村民延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现代文明相隔离的生活,是不现实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谋生,这是难以阻挡的趋势。
保护古老的房屋、祠堂固然重要,保护古老的民俗、民风也必不可少,但是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保护文化的传承。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志华前不久在访问楠溪江时说,保护文物,就是保护文化。而旅游就是学习文化,学习历史的过程。
在古村落里,你能感受到恬静、安详,也能够体会到那种人与人之间的谦逊、和善、互助和不设防的真诚。再急性子的人,在这些古村落里住上几天,都会变得安静,同时还能够感受到千年相传不息的文化元素。
中华文化能够传承至今,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认同,而这一脉文化气息,恰恰又在古村落里得到了很好的存留。让我们呵护好这些仅存不多的古村落,就像呵护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 林坑入选中国景观村落 温州已有8古村落获此殊荣
- 古村保护和新村建设相结合 宁波一砖一瓦今犹在
- 温州永嘉县岩坦镇林坑村入选“中国景观村落”
- 浙江两古村新入选中国景观村落 林坑斯宅小村大美
- 留住即将消逝的村庄 江山市历史文化村落纪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