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29日讯 初夏5月,舟山普陀区六横镇凉帽潭的1200亩盐碱地已是金灿灿一片。几年前这里还是一块荒芜之地,除了水沟里大片的杂草外,更多地方是寸草不生。现在的盐碱地,则变成了一片金黄色大麦的海洋。这一切的改变,源自于今年54岁的老农梅掌平。
初次尝试:种上棉花反亏15万元
4年前,凉帽潭海涂围垦工程竣工,通过表层加客土、开沟排水等改造,该片海涂逐渐成为1200亩盐碱地,而将盐碱地转化为良田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2010年起,在六横已从事种植业23年的宁海人梅掌平,承包了这片盐碱地。
盐碱地改良需要种植棉花、大麦等耐盐碱作物,起码需要二三年时间,之后才能种植蔬菜水果等。而如果管理不善,这几年的农作物将几乎没有收成。“当时就有不少人笑话我,说承包这块地肯定要亏钱,我就偏不信这个邪。 ”梅掌平的犟劲上来了。为了尽快改善土质,前年底他种植了大麦。然而,事实却很残酷,去年5月麦收时,大麦的麦秆只有20多厘米长,几乎没有收成。梅掌平干脆将大麦都犁倒在地头,做了肥料。
不信邪的梅掌平,去年6月又种上了棉花。这次总算老天帮忙,盐碱地的棉花花色洁白,不仅质量好而且产量也很高,收成达到了5万公斤以上。丰收了,但梅掌平依旧高兴不起来:去年不仅棉花价格暴跌,而且销路也不畅。“算下来去年连同承包费、人工以及种植、运输成本等,辛苦一年整整亏了15万元。 ”梅掌平说。
坚持到底:盐碱地里产出“黄金效益”
“那是我这些年搞种植亏得最多的一年,几乎把以往存银行的老本亏了一大半。 ”为了坚持到底,他干脆把妻子、女儿、女婿全叫到了地头,搭起了临时房,吃住都呆在了这1200亩盐碱地里。
去年冬天,梅掌平再次在这片盐碱地里种上了大麦。吸取以往的教训,他开渠挖河道,除草增肥灭害虫,利用雨水冲刷盐碱地,精心伺候着地上的麦苗。眼见着麦苗一寸寸长高、结穗,梅掌平终于放下心来。
5月23日下午,记者在这1200亩盐碱地上看到,金黄色的大麦秆基本都在半米以上,麦秆的顶部都结上了饱满的麦粒,4台收割机正在田地里不停地收割着大麦。“现在大概收割了不到一半的面积,已收上大麦150吨左右。 ”梅掌平乐呵呵地说,“今年大麦产量预计能有300吨以上。 ”如果今年的价格能卖每公斤2元以上,差不多产值有好几十万元,扣除掉承包费、人工以及其他各项费用后,纯利润应该在10万元以上。
痴心不改:欲创品牌闯出更大市场
经过梅掌平的精心伺候,这块盐碱地也提前给了他回报:部分地块淡化的速度明显加快,个别地块甚至已经可以种植瓜果。“种之前我也请教过相关的农业专家,专家说如果土地盐分过高,西瓜生长会受到影响,不易获得高产,但西瓜的品质会明显高于淡水田里出产的。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今年初,梅掌平在土质相对较好的土块上,试种了32亩大棚西瓜。
盐碱地本来很咸,好在上半年雨水充沛,有利西瓜成长。正在梅掌平搭建西瓜大棚时,下了半个月的雨。“土中的咸分被冲淡了,趁这个机会全部盖上了大棚膜,保住了水分,现在西瓜长得不错。 ”
在梅掌平的16只西瓜大棚里,圆滚滚的西瓜随处可见,虽然个不大,但特别甜和脆。“现在六横市场上的经销户都爱来我这里购买西瓜,有时候一上午能卖出1000多公斤。 ”据梅掌平介绍,大棚西瓜可从现在起一直收到10月份,预计首批西瓜可收获3万公斤左右。
为了让优质西瓜卖上好价钱,梅掌平还专门印制了有自己头像的包装箱,每个纸箱装四只西瓜,可作为礼品馈赠。
目前,梅掌平的海涂西瓜除了供应六横本地市场外,还销往定海、沈家门,市场售价达到6元一公斤。“盐碱地会越来越淡化,水果蔬菜的种植面积会逐渐扩大。 ”梅掌平打算在今年成功的基础上,明年继续扩大海涂西瓜种植面积。“现在我很希望能得到工商部门的扶持,帮我创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让六横的海涂西瓜能有更大的市场。 ”梅掌平说。
- 近三成商铺提出转让 中大街“海洋文化”需要突围
- 舟山工商先行先试出台扶持政策 力促科创园健康发展
- 水产品加工业再观察 看优势企业如何“掘金挖银”
- 宁波小女孩从外婆家走出 30小时后出现在舟山普陀
- 舟山洋山港集装箱堆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