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的文化建设,为我省在巩固文化大省建设成果基础上,以更高层次、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化大繁荣背后的浙江模式正在稳步启动中。
  • 目标
  • 《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提出深入实施文明素质、文化精品、文化研究等文化建设“八项工程”,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发展体系等“三大体系”。
  • 投入
  • 2007年,全省各级文化的投入总额(不含基本建设投入)突破20亿元,2008年超过26亿元,2009年近32.3亿元,2010年已达37.25亿元。浙江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连续8年位居全国首位。
  • 成果
  • 浙江共建成县级以上文化广场、文化中心近300个。西湖文化广场、浙江美术馆、浙江科技馆、浙江博物馆新馆、杭州大剧院、宁波大剧院、温州大剧院、湖州大剧院等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现代化大型文化设施相继建成。
  • 样本
  •   在浙江图书馆内,有一间特殊的“书房”——浙江省视障信息无障碍服务中心。从2003年以来,图书馆购置了各类助读设备,还面向一些不识字的盲人读者,举办读书会和盲文培训班。
  •   年逾70的徐万三和老伴都是视障三级患者,他说:“免费开放后,这里就成了我和老伴最常来的地方,我们好像‘看见’了这个世界。”
  • 增加值
  • 2010年,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首次跨过千亿元大关,达1056.09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3.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
  • 文化产业会展
  • 2008年时文博会的销售额就是15个亿,2009年达到18个亿,到2010年时义乌文博会升格成为国家级展会,交易额就达到28个亿,2011年的义乌文博会达到40.4个亿,增长非常迅速。
  • 中国国际动漫节固定落户杭州,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七届,七年间,成交金额从最初的30亿增长到128亿,整整翻了四倍。
  • 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
  • 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目前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仅次于京沪粤,居全国第四位。
  • 样本
  •   “浙江文化产业能蓬勃发展离不开平台的建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浙江省两会时省政协委员陈建荣以义乌文博会为例子。“2006年义乌文博会还是一个草根博览会,是一个以义乌小商品单列的文博会,然而到了2010年便升级成为国家级展会。”
  • 改革范围
  • 浙江省在文艺院团改革、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出版发行单位转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省广电新闻出版系统的管办分离、民营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走在了全国前列。
  • 宏观进展
  • 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宏观管理体制日益完善,政府职能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步伐进一步加快。
  • 微观进展
  • 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深化,用人、分配、社会保障等内部体制不断完善,机构活力、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对新闻媒体、出版单位进行制播分离、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两分开等改革;
    对文体场馆实行企业化运作、转企改制、委托管理等改革。
  • 样本
  •   浙江歌舞剧院作为浙江省内最大的国有剧院,率先挂牌转制,随后实施了收入分配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将全院员工推向市场,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创作、演出、营销等步入良性循环。
  •   “我们一个民乐团首席原本的月收入才2000元,改制后可以拿到8000元,收入足足翻了四倍!”改制之后,完全打破了职称和聘任之间的关系,每年一考,每年一聘,竞争上岗。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