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不惑之年的她困境中获援手 杭州市4050工程送温暖
2012年05月30日 07:11:40

自从当上社区助老员后,吴大姐的生活过得很充实。 本报记者 徐彦 摄

   浙江在线05月30日讯 他们都还没到退休年龄,男的50多岁,女的40多岁。

  他们渴望就业、但因自身就业条件较差、技能单一等原因,很难和年轻人在劳动力市场竞争,高不成低不就。

  他们被统称为“4050人员”,也是急需我们关怀的一个特殊群体。

  住在潮鸣苑的杭州人吴力志,就是4050人员。吴大姐今年49岁,下岗后,在社区的帮助下,做过小区保安,现在被聘为知足弄社区助老员,很受小区老年人的欢迎,她自己也干得津津有味,生活充满阳光。

  下岗后找过好几份工作

  心理落差挺大

  吴大姐,家中五个姐妹,她排行老幺,是家中最得宠的孩子。17岁初中毕业后,她没有像哥哥姐姐一样上山下乡,而是顶了妈妈的职,到杭州春光绸厂当了一名翻纱工。

  “那时候工人最吃香,所以自我感觉挺好的。”吴大姐说,“原以为一辈子就在这个厂里干下去了,没想到干了20年,厂子倒了。”

  1999年,杭州春光绸厂拆散合并,吴大姐下岗了。原本每天都像打仗一样,家、工厂、幼儿园连轴转,一下子闲下来,吴大姐除了失落,还有不适应,她决定重新找一份工作。

  第一份工作是在台球室里做管理,顺便做做清洁卫生,干了一年多,就辞了。第二份工作是在黄龙体育中心的长行公司,在前台接接电话,做了2年多,也不干了。

  “头一个是因为老板换了,我就不想干了;第二份工是因为路太远,每天来回骑自行车得花两个钟头,吃不消。”不过,吴大姐最在意的,还是下岗前后的心理落差。

  以前吴大姐在单位,很吃得开,可下岗后给人家打工,却处处不如意。“年纪大了,手脚不如年轻人麻利,而且没文化,连电脑都不知道怎么用,越做越不开心,干脆辞职了!”

 

 

  社区牵线搭桥她当上了小区保安

  辞职后,吴大姐就在家里做起了家庭主妇,白天除了接送女儿上学,就是睡觉、晚上则到处找麻将搭子搓麻将,在家里一蹲,就是两年多。

  在家里呆久了,吴大姐自己也挺着急,女儿马上要升高中了,家里各项开支日益增多,都快要动用到家里那点压箱底的老本了,想着女儿还要上大学,总要给她存点钱吧!吴大姐决定找工作,可找了好久,总没有合适的。

  2005年那年的冬天,特别绵长。3月份的时候,还下了场大雪。就在这下雪天里,知足弄社区社工小赵给吴大姐打了个电话。

  小赵的话,吴大姐记得清清楚楚。“你是下岗工人,老是呆在家里也不好,我们潮鸣苑小区门口有个保安的岗位空着,你要不来试试?”

  做保安?吴大姐有些迟疑。“保安就是门卫啊,我一个40多岁的女人家,去做门卫,还不给人看笑话啊!”不过社工小赵很耐心地劝她:“大姐,做保安挺好的,工作不累,又在自己家门口,就当出来活动活动,又能贴补点家里的开销。”

  吴大姐的爱人也劝她:“年纪轻轻呆在家里,整个人都要废掉的!”于是吴大姐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成了潮鸣苑48号岗亭的一名保安。

  第一次做保安连袖章都要藏着

  吴大姐第一天上班,是一个雪夜。半夜12点,她怀里揣着个大手电筒,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巡视,小弄堂,她不敢走进去,拿着手电筒晃一晃算数。就算坐在岗亭里守夜,吴大姐也浑身不自在。就觉得腰酸屁股痛,不过还好是上夜班,不用和小区那么多熟人碰面。

  那时候小区保安不用穿保安制服,一个红底黄字的“治安”袖套一套就行了。“刚开始怕难为情,袖章都不肯套。”吴大姐说,“把它折成豆腐干大小,用别针别在衣袖上,‘治安’两个字就不会露出来了。”

  当上保安后,吴大姐连打麻将都很少去了。小区里巡逻,难免碰上以前的牌搭子,“他们会问,为什么最近不来打麻将啦?刚开始我还说最近忙,就急急忙忙跑开了,生怕他们发现我在干保安这活,后来觉得反正避也避不开,干脆就大大方方说了。”

  心理负担一放下,吴大姐的保安工作一下子就干得得心应手了。绸厂车间噪音大,吴大姐因此练就了一副大嗓门,这个大嗓门,可帮了她不少忙。

  “记得有一次,我在门口值班,看见一个陌生人走进我们小区,东张西望,就觉得不对劲,悄悄跟着他,结果发现他跟着一个住户进了单元楼,动手偷电动车电瓶。”吴大姐得意地说,“我嗓门高,一喊有贼骨头,楼上的人全部都跑下来,把这个贼骨头当场抓牢了。”

  从保安成为知心大姐

  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从那以后,吴大姐的名气越来越大,找吴大姐聊天谈心的老人也越来越多。

  潮鸣苑是个老小区,住的大部分是老人。“老人信任你,一个表现就是什么都愿意和你说。”吴大姐说,“每天我一上班,就有许多老人跑到保安岗亭,跟我聊天,一聊就是半天。”

  每逢过年过节,还有居民会给吴大姐送点小礼物。“虽然都是些小东西,但真的很暖心。”吴大姐说,“以前打零工,都觉得自己哪儿都不行,现在大家对我这么好,就是在认可我的工作,很有成就感,干起来就更有劲头了!”

  由于吴大姐个性开朗,老人们愿意跟她交流,很适合做助老工作。正是看中了她的这一长处。2007年,知足弄社区聘请她为社区助老员,让她专职做帮扶老年人的工作。

  2008年,吴大姐50岁的爱人也下岗了。那时,恰逢吴大姐的女儿上大学,家里开支很大,学费都凑不出来,吴大姐爱人一天到晚闷闷不乐,又为生活开支操心,觉得非常失落。吴大姐劝丈夫:“下岗了没关系,请社区来帮帮忙,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工作。在小区里面干其实也不错,你看看我,不是干得挺好吗?”

  在社区的帮助下,吴大姐爱人成为了小区里的电工。今年,他们的女儿就要大学毕业了,经济上已经宽松了好多,生活也越来越有奔头。

  “我们不打算换工作了。”吴大姐笑着说,“虽然在小区里干活,收入少点,但是这么多年下来,我觉得做保安、或是当助老员,一样很充实,很有成就感。”

        记者手记

        放下身段在工作中重获尊重

  “上有老,下有小,退休尚早,再就业已老”。“年龄偏大,没啥文化,除去体力,要啥没啥”,这两句顺口溜是对4050人员尴尬境遇的真实写照。

  如何破解4050人员再就业难题,杭州市走在了前面。

  2003年,杭州市4050工程全面启动。启动之初,杭州市政府一口气推出了百余个项目,供4050人员选择。如今,杭州市相关部门还推出了4050人员再就业提供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就业;鼓励灵活就业;鼓励各级政府投资开发公益性服务岗位;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在4050工程的开展过程中,也碰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用工单位提供岗位基本上是偏向体力劳动,这让4050人员再就业心理落差大;4050人员刚刚走出大锅饭时代,难以适应快节奏的工作;好面子,高不成低不就,4050人员很难挑到心仪的工作岗位。

  面对这些问题,政府部门积极调整方案和政策,同时,也一步步引导4050人员,认清自身能力,改变就业观念。去年,杭州市各个社区就全面推开了岗位再就业培训,为4050人员增加就业资本。

  如今,越来越多4050人员放下身段,经过培训后走上了公益性服务岗位,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和家人,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正如知足弄社区书记沈红说的:“工资多少、社会地位高低,与人身价值并不挂钩,作为一个人,首先要自力更生,赢得社会认可,就能获得他人的尊重。”

  

【专题】创业创新成就辉煌 喜迎党代会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 吴佳妮 编辑: 韩波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每日关注
  • 一线湖景房成露天厕所 新年愿望不再有人随地大小便
  • 大头儿子官司上身 杭州公司向央视动画索赔156万元
  • 传销“老总”在咖啡馆里开年会 被诸暨警方一锅端了
  • 每10分钟攻击三国主题网游 玩家和游戏公司彻底抓狂
  • 环卫工人愿年轻人少放点鞭炮 盼着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相关阅读
  • 杭州市首次“三双接线”试点工程圆满落幕
  • 骑车人被工程车卷进车底 三个千斤顶托起生命希望
  • 戚继光英雄传能把戚继光气活了 精品工程咋评的?
  • 省级天然气管道衢州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 杭黄铁路今年开工无望 4座跨海大桥将建成或开工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